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楼主: 南无无量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简体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8:58:2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解(三)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剎。于微尘里,转大法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土,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
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
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盘三德,如来秘藏。
等觉大士,历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解(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显涅盘三德如来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觉大士破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3、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解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4、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不退有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2)行不退——断见思,伏尘沙,恒度生,不堕二乘。(3)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觉海。
解又此土修行难,退缘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极乐成佛易,无退转故。经中《往生正因品》云:「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义:(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除见思惑,伏断尘沙,恒度众生,不堕小乘地。(三)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果海。
5、此土修证三种不退:
(1)位不退——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
(2)行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
(3)念不退——别初地,圆初住。
解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见地,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于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于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6、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
解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7、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
(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2)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3)六尘水鸟悉演妙法,增其正念。(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
解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8、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处,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解慨夫!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9、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解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四)方便力用
一、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解如《大毘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8:59:15 | 只看该作者
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二、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
(1)说经,法施利益,令众生破迷开悟,早证无上菩提。
解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
(2)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相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皆能灭罪消业,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解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3)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解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三、「佛告父王,一切众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解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以上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四、念佛有四种:
解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解(一)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2、观像念佛。以供养圣像,注目观视,然像去还无,因成间断。
解(二)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
3、观想念佛。如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方便易行。
解(三)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也。
4、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持名念佛也。
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解(四)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是以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于诸法中称为径路;而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五、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名念佛又何异于实相念佛。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
解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又《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
六、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故暗合道妙,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故念佛号即是念实相也。
解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谓「声字皆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
七、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是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
解又本经大小二本,秦译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两者相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0:02 | 只看该作者
则本经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无极。《弥陀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盖谓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净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实为圣贤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者,试问苦海众生能有几许得度?则此持名方便法门,亦将是难行道矣。又《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八、弥陀无尽大悲胜愿,方便至极,力用难思,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解综上两说,故知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全显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之本心,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五)所被根机
一、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信愿行三,缺一不可。
解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
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器。《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资粮欠缺,便难前进。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疏钞》复云:「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二、净土法门,奇特殊妙,当机之说,亦有三例:
解论「机」,则有「当机」与「不当机」之别。三根之中,谁最当机,古说不一,今当明究。盖以世尊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应病与药。一般而论,则大乘经典,菩萨众当机,小乘典籍,二乘当机。唯此净土,奇特殊妙,独标一格。古有诸说,下标三例:
1、上辈往生,唯是菩萨。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都认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解甲、上辈往生,唯是菩萨。本经明三辈往生,每辈再分三品,则同于《观经》中之九品。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诸师,谓往生极乐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上下品是大乘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若如是解,则九品之中,上品唯是菩萨圣众所生,中上品是小圣所生,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2、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又云:「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又云:「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承此说。
解乙、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于所著《观经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意谓佛说《观经》中之九品往生,祇为沉溺之众生,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复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宗此说。如日《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后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此说之要妙,在于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也。
3、专接上根,傍及中下。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是能直下承当者,肉身大士也。
解丙、专接上根,傍及中下。此说从文字表面上,似同于甲而反于乙,实则与乙同,主我辈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与甲根本相违也。但此谓专接上根者,盖恐世间浅见之士,每谓净宗乃斋公斋婆之行,而鄙视之。故作是说,以济之也。如《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弥陀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盖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0:48 | 只看该作者
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马鸣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也。马鸣大士,东天竺人,传佛心印,为禅宗十二祖,中兴大乘,造《大乘起信论》。论末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龙树大士,南天竺人,为禅宗十四祖。开铁塔,亲觐金刚萨埵,复为密教之祖。入龙宫,取《华严经》,又为华严宗祖。复以广造众论,力宏净土,《楞伽经》悬记云,登欢喜地,往生净土,故又为净宗之祖。我国称大士为八宗之祖,因天台、南山、法相、三论诸宗,亦皆崇为其宗之祖也。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永明大师于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孙。后专志净宗,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著《宗镜录》一百卷,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蔚为法炬,光照万世。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
    三、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解又《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四、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解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五、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议也。
解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浅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海水浴之乐。若欲深穷其底,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若潜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广之无量。故云专接上根,傍及中下。
六、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
以上乙丙两说。文异旨同。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现相有差,本体是一。总之,只是这个庐山。故两说文字虽异,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福慧双圆。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弥陀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语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故云:「专接上根」。同时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复又「傍及中下」也。
七、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而轻此法门乎。
解至于谓此为专接凡夫者,盖显如来之大慈大悲。世尊悯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发无上宏深大愿,故号愿王。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文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盖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沦苦海,头出头没,若无此十念必生之大愿,众生何由得出轮回?故为多障众生,特垂方便,开此易行之法,甚至于经灭时,独留此经,以作舟航,故云「专为凡夫」也。
又密典《毘卢遮那经》云:「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乎!例如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电子计算机,必须安全易用,虽于科技无知之人,一按电钮,便能享受此最现代之科学成果。人必因其安全易用,而赞其科技之先进。依同理,又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轻此法门乎?
八、疏钞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何人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解故知上之两说,各有所重,乙则赞净法之普被,首在着眼于凡夫。丙则显持名之深妙,彻底承担唯上根。故应会通,莫死句下。
盖此法门巧被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圣凡齐收,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1:34 | 只看该作者
利钝悉被。《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严》如盲,荧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若问何人正是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六)藏教所摄
一、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知此,则有助于理解全经。
解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夫一代圣教之判分,诸家有异,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时、二教与四教、五教。凡释经者,须先判明。今本经三藏中属经藏。二藏中属菩萨藏。五时中主要属方等时。二教中属顿教。四教五教中属圆教。
二、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有二:
1、三藏:(1)契经(2)律(3)论。本经属经藏。
  解甲 三藏。藏者,《大乘义章》云:「包含蕴积名藏。」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一经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二律藏,梵语毘奈耶,此云调伏。三论藏,梵语阿毘达磨,此云对治。本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
2、二藏:(1)声闻藏(2)菩萨藏。本经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解乙 二藏。《智度论》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乘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即声闻藏与菩萨藏也。圣教虽众,不出此二。(缘觉摄归声闻,故止二藏)《净影疏》云。「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地持》亦云:『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今本经中,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三、说时有五:
解丙 五时。天台大师,依《涅盘经》判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
1、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
解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曰华严时。
2、阿含时:次十二年说。
解第二,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说小乘《四阿含经》,曰阿含时。
3、方等时:次八年说。广演四教,均被众机。
解第三,于此后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并此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广(方也)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也)被众机,故名方等时。
4、般若时:次二十二年说。
解第四,又于后二十二年,说《大般若》诸经,名般若时。
5、法华涅盘时:后八年说法华,一日一夜说涅盘。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解第五,最后以八年说《法华经》,一日一夜说《涅盘经》,九界三乘,悉蒙授记,无论小大,皆令作佛,此时名曰法华涅盘时。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四、判教:
解丁、判教。(一)四教与五教。古今诸师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台所立之四教,与贤首宗之五教。
1、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
解天台四教曰藏通别圆。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谓大乘中通说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别教,谓大乘经中所说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等是也。
2、贤首宗立五教:(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
解贤首宗判教云:「圣教万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1)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未尽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义,不许定性阐提成佛,未尽大乘极则之谈,故名为始。(3)终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阐提,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曰终。(4)顿教,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5)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交参,无尽无尽。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一切位,圆成正觉。
3、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净影疏曰:「今此经者,为根熟人顿教法门。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大佑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为顿教所摄。
解(二)二教。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天台、贤首两家,亦皆以渐顿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云:「或分为二,所谓渐顿。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通名为渐。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为顿。」我国隋代慧远师(即净影)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法轮。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大,故知是顿。」明大佑师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故知,本经在顿渐二教中,为顿教所摄。
4、若依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解以上乃就顿渐二教而判。若依贤首小、始、终、顿、圆五教,以判本经教相,古今中外净宗诸大德,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2:20 | 只看该作者
虽因机缘不同,而稍异其辞,而其实旨,莫不以本经不但实属圆顿教,且为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也。
清代彭二林(际清)居士于《起信论》中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日释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直判本经为「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彼土大德,多同此说。《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然彼许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又日溪师云:「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盖指其它圣教,虽具圆融之理,但众生根机粗浅,莫明其旨,无由蹑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但净宗则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直出三界,故实为顿中之顿,圆满之教也。
5、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解又《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指阿鞞跋致,义为不退)……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可见钞意亦与上引日德之说吻同,且所谓「无上醍醐」,自然应是契理契机,最极圆顿之圣教也。
6、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解是以日《秃钞》云:就顿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难行圣道之实教,所谓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之教也。二易行净土本愿之教,《大无量寿经》等也。二超者,一竖超,二横超。《甄解》释云:「由自力修断,故名竖超。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横超。……横超之顿,持名顿中之顿也。」以上诸德咸遵善导大师之说,判本经为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如《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五、印光算命师傅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上之判教,如佛亲判也。
解《弥陀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要解》复云:「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指《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夫《法华》者,乃天台宗崇为纯圆独妙者也。《华严》乃贤首宗尊为别教一乘,事事无碍,全圆之教也。今蕅益大师指出,天台之纯圆,贤首之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可见此经正是全圆。又为法华之髓,复是纯圆。故云此经正是圆中之圆,此与日本诸大德之判教,异口同声,正如宗门所谓,一鼻孔通气者也。近代净宗大德印光算命师傅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要解》之判此经如佛亲判也。
    六、疏钞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深意苦心,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黄念祖居士依疏钞义,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之相,取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解又《疏钞》云:「依贤首判教五分: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此三诸教所有。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名为别教一乘。……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故莲池大师判小本为分圆。故列举大小二本中事事无碍法界十例,以证《阿弥陀经》分属圆教。
可见莲池大师亦判《阿弥陀经》为圆顿之教,此则中日诸大德之所同也。所异者,或崇之为圆中之圆,或谦之为分属于圆。此盖机缘之异,而善巧不同耳。莲池本怀与善导、蕅益暨日本诸大德何尝稍异?盖《疏钞》之作,正当狂禅风靡之际,故不得不权宜善巧,俯就群机,而作方便之谈。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至于莲池大师于《疏钞》中,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实寓深意,足证苦心。盖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所专有。故知大师于本经中广作征引,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兹步大师遗踪,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玄义。华严宗立十玄门示此法界之无碍。名为玄门者,以通此则可入华严圆教之玄海,故曰玄门。今依《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则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夫《华严》教理以缘起为主。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为此门之玄义。今此经中,具显此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如经中《至心精进品》,法藏比丘「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3:08 | 只看该作者
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法藏比丘摄无量佛土为一极乐净土,是即华严中一切诸法同时同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具足相应之义。是为十玄之总门,实亦本经之总相,本经实亦同此一大缘起而出现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众生所欲水之冷暖、缓急、深浅,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时同处满足一切众生心意。水是一法,众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时相应于一一众生之意,此正是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也。何况此水复能同时「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乃至)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于同时同处满一切闻者之愿,各各闻其愿闻之法,且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可见华严十玄之总门,已举体显示于本经矣。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盖镜喻狭,而千里之影喻广也。本经《发大誓愿品》云:「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彻十方,是为广。一剎之相不坏,是为狭。力用无限之广与一法之狭,不相妨碍,各各自在,故名广狭自在无碍。又「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亦复如是,同明广狭自在之玄门。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一土满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义也。本相不坏,不同之义也。本经中弥陀宝香普熏愿文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彼国万物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以无量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上显相容,此表相即。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至于本经《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也。又经中《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为本经中显现之第四玄门。
    (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盖指隐处具显,显处具隐也。本经《礼佛现光品》云:「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汗者广大无际之貌。《文选.郭璞赋》有汗汗之辞。)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即表一切法即于佛光之一法。则一法(佛光)显,而一切法(此土万物,圣贤光明)俱隐。是为隐显俱成第五玄门之相。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门,咸明广狭无碍,一多相容之义。今此第六门,更指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诸法,一毛一尘之中,无边剎海,一切诸法,同时涌现,如一镜中映现万象。《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正显此义。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于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夫一光者,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是表至极微细也。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
(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上第六门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是微细相容门,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后之经文,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一阿弥陀佛国中,有无数宝莲华。一一华中放无数光,一一光中有无数佛。一一佛放光说法,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光,光现佛,佛现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每一莲华喻一帝珠,如是莲华周遍佛国。可见本经正显《华严》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玄门。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经中《菩提道场品》曰:「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5:29 | 只看该作者
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一见彼树,可证无生,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华果树木,皆作佛事,亦复如是。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于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别异之法俱时成就,谓之异成。)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又《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本经之中,亦多显此。如《大教缘起品》云:「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德遵普贤品》云:「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又《歌叹佛德品》云:「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同显此第九玄门。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它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它一切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今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十念必生愿」为大愿之本。专重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此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举体是华严玄门圆明具德之义。经中《三辈往生品》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此明净心念佛一声之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又大愿中有闻名得福愿。十方众生以闻名故,「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可证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如东密《阿字观》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罗尼与一切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无量无边,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国土,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故见光、见树、闻声、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波扬无量微妙音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又「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又《宝香普熏愿》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可见一尘一毛,莫不圆明具德也。
《华严玄谈》谓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从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唯自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华严金狮子章》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唯心善成门,即主伴圆明具德门。
七、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极乐,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
解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妙土庄严即是清净法身,无二无别。经中《寿乐无极品》云:「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经云一旦开明,其所开明者,当人之自心也。七宝与万物,佛之国土也。由自一心,而现妙土,由心回转,以成世界,是故事事无碍,圆明具德。故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故知所显现者,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无非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是故超情离见,圆具十玄也。《华严》之独胜,端在十玄。今本经亦具,足证本经不异《华严》。《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净宗,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又据《要解》判小本曰:「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且极乐不离华藏世界,弥陀即是毘卢遮那,故判本经为圆教,谁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若是圆人则法法俱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是差别中之平等相。
◎(七)部类差别
解为深究本经,应知同部同类之经论,傍及带说净土之典籍,以便参研。
一、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小本现有三种,秦唐二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夏莲居居士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会本依古德意,补入此廿一字,大有益于圣教也。
解甲 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本经吴译本,曾亦名《阿弥陀经》,与秦罗什所译之小本同名。故世称本经为大本,秦译之《阿弥陀经》为小本。《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现小本弥陀,共有三种。
1.《阿弥陀经》姚秦三藏算命师傅鸠摩罗什译。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算命师傅玄奘译。
3.《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现代菩萨戒居士夏莲居会集。
秦唐两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先师会集两译,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6:20 | 只看该作者
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廿一字。宋代元照师,载入《灵芝疏》。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师于《圆中钞》大声疾呼:「今传(指秦译本)讹说,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会本依先德意,补入此廿一字。于是会本,既备两译之长,复补秦译之佚。圣意备显,易启正解。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此八字应一气读下)。正同于唐译之「系念不乱」,亦复与本经之「一向专念」同旨。弥显持名妙法,从果起修,果觉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议。《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可见众生但能信愿持名,决可往生彼国凡圣同居土。实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持名法门妙用,和盘托出。足证会本实大有功于圣教也。
二、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如: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4.往生论。
5.安乐集等等。
解乙 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经与以上大小二本,合称净土三经。乃净宗基本经典,具谈十六妙门,劝导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
2.《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劝导持名兼主持咒。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4.《后出阿弥陀佛偈经》始终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发愿喻诸佛,誓二十四章」,与本经汉吴两译中弥陀廿四愿相同。
5.《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劝导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6.《般舟三昧经》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另《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乃此经之异译。经主九十日为一期,不坐不卧,修佛立三昧,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唱名观念阿弥陀佛。
7.《往生论》天亲菩萨造。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净土宗三经一论,即此论。)
8.《往生论注》北魏昙鸾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9.《游心安乐集》唐道绰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三、带说净土经论,净宗经论合刊,内载有二百四十余种。此乃略举其要,遗漏难免。
    解丙 带说净土经论。复有诸经论,虽不专论净土,但亦带摄称赞极乐,劝导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华经》。2.《悲华经》。3.《随愿往生经》。4.《文殊说般若经》。5.《目连所问经》。6.《十往生经》。7.《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8.《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求生极乐)。9.《入楞伽经》(佛记龙树,生极乐国。)10.《毘婆沙论》(龙树大士造)。11.《大智度论》(龙树大士造)。12.《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等等。
净土经论约百数十部。以上就本经部类,与带说净宗经论略举其要。至于密部有关净宗之典籍,为数尚多,均未列入。
◎(八)译会校释
一、「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解「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二、本经译本,自汉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永嘉四年壬寅。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沙门法贤译。
解甲 本经译本
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见梅光羲居士本经序)自汉迄宋,凡十二译。宋元而降,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以下简称《汉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以下简称《吴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以下简称《魏译》)。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此本出《宝积经》。(以下简称《唐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沙门法贤译。(以下简称《宋译》)
三、佚失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有:
1、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桓灵之世。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甘露三年戊寅。
3、无量寿经,二卷,晋沙门竺昙摩罗察译。永嘉二年。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恭帝元熙元年己未
5、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沙门佛陀跋陀罗译于道场寺。刘宋永初二年。
6、新无量寿经,二卷,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永初二年。
7、新无量寿经,二卷,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密多译。元嘉年中。
解至于佚失之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为:
1、《无量寿经》二卷 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
3、《无量寿经》二卷 晋沙门竺昙摩罗多(晋言,法护)译。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 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
5、《新无量寿经》二卷 东晋迦毗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晋言,觉贤)译于道场寺。
6、《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
7、《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蜜多(宋言,法秀)译。
四、以上连现存者,总八代十二译。甄解云:「凡放诸经中,传译之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解以上阙失者七,连前存世者五,世称十二代译。实则八代十二译:计汉二、吴一、曹魏二、西晋一、东晋二、刘宋二、唐一、赵宋一。盖译时,分在八代,译本则为十二种也。《甄解》云:「凡于诸经中,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07:06 | 只看该作者
传译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五、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
解存世五种,差异较著。不似《阿弥陀经》之两译与《金刚经》之六译,其文之详略虽稍有异,而内容实是相同。今经五译,不但文字详略差别悬殊,且内容深广亦复有异。例如弥陀因地大愿,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宋译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且愿之内容,各译亦复不同,可见出入之巨。现世流传,魏译较广。《甄解》指出,以汉吴两译,对校魏本,粗举大者,计有八异。如与唐本对检,略有七异。今不详录。至于宋译,与诸译差异更大。
诸译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1)译手巧拙不同……(2)梵本传写不同……(3)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故知《无量寿经》,乃佛多次宣说,梵本不一。译者所据不同,且译笔之巧拙有差,于是译文自然差异也。
沈氏复明梵本易误之因曰:「盖梵筴皆写本,易致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又《四十二章》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又曰《甄解》云:「以审诸译,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可见《甄解》与沈氏意同,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有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
日本日溪师亦同沈氏之说。伊云:「异译文句,与今经(指魏译本)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
以上诸德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实有所据。例如本经《唐译》本名《无量寿如来会》,乃《大宝积经》中一会之文。足证佛说《宝积经》时,亦宣说本经也。
沈氏又云:「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涩,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沈氏虽未能直从古梵筴取证,但今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故知沈氏之说可信。至于他师有认为五译祇是同本异译,各本差异,祗因译者意乐不同,实未能服人。例如本经小本秦唐两译,罗什大师因秦人尚简,乃摄十方佛为六方佛,此诚译者应机之妙。文简应机,而经义无失,是始为译者之意乐与善巧也。至于本经诸译之差别,大异于是,不但详略不同,且义理之深广亦异。故不应是译人意乐不同也。
例如弥陀大愿乃净宗之缘起,与本经之纲宗,而「十念必生」之愿,正是弥陀大愿之髓。此愿见于魏唐两译,而汉吴两译之愿文中无之。若谓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与汉吴两译之廿四愿,祇是译笔开合之不同,则实难自圆其说。世间焉有如是大胆之译人,敢率自意,妄删大愿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
又如《吴译》廿四愿中有「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之胜愿。而魏唐两译虽具四十八愿,反而无之。若谓原本是一,诸译只是开合不同,则请问《吴译》此二愿从何而来?何以廿四愿中有之,四十八愿之本竟然无之?可见诸译所据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说,本经蒙世尊多度宣说,又因梵筴易脱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从上之例,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是以从宋至今,王龙舒、彭二林、魏默深与先师夏莲居诸居士,先后均曾校会本经也。
六、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民国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解乙 四种会校之本
以上五译,互有优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愿与一向专念之要旨,于汉吴两译则未彰。至于五恶五痛五烧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诫,于唐宋两译则不具。魏译较备,为诸译冠。但于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两愿,亦未明具。故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于是乃取汉吴魏宋四译,校正会集,叙为一经,名曰《大阿弥陀经》。是即本经会集本之始也。
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 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 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原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荫福居士校订,并改今名)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现代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于是本经乃有五种原译本,四种节会本,共有九种。
五译之中《魏译》流传独广,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莲池大师《疏钞》中谓:「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清末印光算命师傅亦称王本为「文义详悉,举世流通。」由上可见王本在我国之流通,远过《魏译》。
王本虽甚流通,并收入龙藏与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则有得有失。例如《疏钞》云:「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3 00:56 , Processed in 0.052886 second(s), 14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