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楼主: 南无无量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锺茂森博士: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4:3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我们能够真正的依教奉行我们的品行也一定会日日的增长。

  我们继续看下面一章,这是讲「信」,这是正文里的第四章。「信」这章讲了十五条,它是劝导我们做人要守信,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立志向圣贤之道迈进。我们来看第一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句是讲我们说话关键要有信用,不可以说那些诡诈的话,不可以打妄语。孔子曾经讲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人没有了信用,那么他一定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大家都不相信他。特别是现代社会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财富,我们去银行贷款,买房子、买汽车要贷款的,银行都要查查我们的信用历史,公司要借贷统统都要有很好的信用。人希望这一生学做圣贤也要从诚信这里做起。司马光他说过,这一生没有一件事不能跟别人说,这是他的心地非常真诚,没有说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有要隐瞒别人、欺骗别人的事情,所以说话、行动都有诚信。

  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周朝的时候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季札,他有一天奉命出使鲁国,在路上走过徐国,跟徐国的国君见面,徐国的国君很欣赏季札身上的佩剑,那佩剑是很好的一把剑。当时季札也看出了徐国国君的心意,心里就想到我应该把这把剑送给国君,但是话还没说出来,想着我现在要出使鲁国,路上可能还要用,从鲁国回来的路上我就把这把剑当做礼物送给徐国国君。结果等季札从鲁国回来的时候徐国的国君已经去世,当时季札就走到徐国国君的陵墓之前对着陵墓的墓碑说,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了诺言要把这个宝剑送给你,现在你已经不在了,但是我还是要把这个剑送给你。说完就把这个剑挂在树梢上,然后就走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季札挂剑」。古人真是讲究信用,不要说说了话要恪守诺言,就是心里面起了个念头,要做的这个事情虽然还没说出来,但是他已经能做到绝无戏言,一定做到。请看下一句: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是讲我们说话不可以多话,讲得太多,话说多了大部分都是废话,不如少讲几句,避免过失。讲话注重的是实实在在,不要有那种『佞巧』,佞巧就是花言巧语,一句话的意思有很多的装饰,甚至是掩饰,甚至会欺瞒,这是待人没有真诚心,用虚伪的语言来掩饰自己,这叫自欺欺人。古人常说口是祸福之门,所以在人世间说话要非常注意,往往讲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可能我们讲了一句话,自己不觉得什么,这句话就刺痛了对方的心,引起他的怨恨,他怀恨在心我们都不知道,将来他要报复的时候我们自己遭了殃。所以处事要少言、要慎行。

  我们讲话首先要想到我们讲这一句自己能不能够做到,能不能够对这个话负责,如果我们说的话能够做到,能够负责任,这才能够说,如果是说了话之后不能负责任,这个信用也就慢慢的减少。古人对于诚用的功夫非常踏实,像过去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赵阅道,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下了朝到家里来都会烧上一炷香向天禀告,把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向天禀告。如果说有一件事情向上天报告的时候不好意思,就知道这件事情是违背天理的、是违背良心的,以后他就不能做。这个话说出口,不仅是对自己要负责任,也要对得起天,绝没有自欺欺人,这位赵阅道就用这种功夫修养自己正直的品行。他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都死于一种传染病,很多人都因为这种瘟疫无家可归。当时他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各地的州府说,家里如果死了人,一家老小没办法回家的,都可以到赵阅道所管辖的地方来避灾。当时在宋朝赵阅道不畏权贵,往往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赵阅道也称为「铁面御史」,他曾经做过大官,这也是他善有善报。要知道正直的人能够有天的加佑,所作所言都能够不自欺、不欺骗天,完全把那些佞巧的心里清除干净。赵阅道最后也得到善终,他走的时候头脑都很清醒,说话很安定,就这么走了,这是我们真正看到作善天降之百祥。存养的功夫都是从不自欺、不欺人来做起。请看《弟子规》下面「信」的第三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里是讲说话要戒掉一些不良的语言,这里有『奸巧语』,奸巧语就是虚伪狡诈的语言,那种花言巧语,骗人的话,也包括『秽污词』,秽污词就是肮脏的话,粗言烂语,骂人的话,猥琐的话。『市井气』就是那些粗鲁的话、那些俗气的话,我们都要把它戒除。因为君子要有文质彬彬,文就是表面我们的语言、神态、风度要跟我们的内心相应。内心是指内心充满了仁爱,对于圣贤人的憧憬、向往,所以语言、行为都效仿圣贤人,凡是这些圣贤人都不说不做的事情,我们绝对也不说不做,久而久之自己那种圣贤的风范就慢慢能够表露出来,人们看到也会很敬重你。下面一条讲: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句是讲我们讲话要谨慎,如果是所见的事并不是很可靠,就不可以随便乱说,即使这件事情你知道,但是知道的并不确定,还是有些模糊的东西,不敢肯定的,那就不能乱传。我们不能够讲是非,因为是非很容易伤人、很容易跟人结怨,而且我们如果讲了是非,把自己的德行也败坏了。所以聪明的人碰到这些是是非非的事情,所谓流言蜚语,我们就制止,绝对不能够去跟着传。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因为智者的心在道上,对于那些风吹草动、那些流言蜚语统统都能够置之不理。下面一句: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句讲我们对一件事情要先看这事情应不应该做,决定了之后才能够承诺;如果事情我们还不能够确定,不能够保证能够做好,就不可以随意的承诺。如果那个事情有可能不适当,甚至是非法的,不符合道义的,不可以承诺,往往承诺了以后是进退两难,因为已经答应了,不做就不能够信守诺言,但是如果做了又不恰当,这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凡出言都要懂得这句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5:1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那句话如果讲得不谨慎,而又事关重大,那么它的影响力可能会很大,这样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尤其是在高位的领导人,你看这些高位领导人讲话都非常谨慎,他们出去发言都必定带着讲稿,就怕有时候脱离讲稿就讲错了,讲错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很多方面。我们做事情也要常常看到自己在这件事情里面处在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我们是这件事情的主导人、主持工作的人,我们应该怎么说话我们就知道。假如不是这个事情的主导人,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的,那么说话也要注意分寸,不要你这句话可能让这个事情受到了阻碍。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我们分内的事情我们要少管,管的事情多,讲的话往往会出乱子,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后果。说多就错多,少说一句话,错误就会减少。古人也都讲过多言者少信,讲话讲得多的人他的信用就少,为什么?他说的话常常都不能够兑现,他的承诺都不能够做到,所以渐渐的信用就少了。请看下面一句: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是讲我们讲话吐字要有力而且清楚,说话不可以讲得太急,要缓缓道来,讲得很舒畅、很放松,每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不模糊,让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很舒服,这是说话。我们对孩子从小要帮助他养成说话清楚的习惯,我们自己也要学说话也要懂得讲话要慢慢说,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下,比如说在上课、在演讲,不可以讲得太快,也不能够吐字不清,这样都会让听众听不清楚。说话里头这个语气也能帮助我们提起一种正气,如果讲话声音太小、不舒坦,一定也是心里面可能正气不足,也可能身体有些疾病,这都是我们要好好的去治疗。所以讲话有那种刚柔相济之气,体现出一种浩然正气,人有一种大度,那么这种人也会得到人的尊敬。下面请看: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或者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说人的是非,对这些是非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要管。多管闲事不仅是让自己的心会杂乱,很多的妄念,而且往往会引来不愉快,会跟人结怨。所以古人讲「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所以讲人的是非,特别是讲人的隐私,对人的伤害比利刃伤人更严重,引起的怨恨更大,我们不能够讲人的是非。如果别人讲我的是非,讲我怎么不对,要毁谤我,甚至这种毁谤是恶意的毁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态度?明朝的杨椒山先生在对自己后人的遗嘱上面曾经说过,「人言,某人恼你谤你。则云: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看用这种态度。所以别人要是来害你,来毁谤你,说你的是非,我应该怎么做?我要跟他说他跟我平日很好,哪里可能说恼害我、毁谤我,不可能的。对这个是非完全不放在心上,对别人的毁谤根本不在意。古德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劝导我们不说人长短,不说人是非,修养自己的厚德。下面请看第八句: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讲见到人家的优点我们要马上见贤思齐,要向人学习,即使跟他差距很远,我们也要慢慢的、努力的去追赶,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他相齐,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非常好学的人,所以孔子这么多学生,孔子最赞叹的是颜回。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能好学。孔子赞叹颜回,说他「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看到别人有一个优点,有一个善行,他的心里就总是记挂着,拳拳服膺,总是心里面记挂着要把别人的优点学到自己身上,他不会放弃对善的追求,因为善是本性的显露,对善的追求帮助我们回归本性,回归道。《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本性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善的,看见别人有善,知道这是他的本性显露出来。我的本性为什么没有显露出来?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我的习气,我那种不良习气把我的本善给掩盖了,我现在要把它去除,去除那些习气,恢复我的本善,要知道我肯定能恢复的,因为我本有的。哪怕是圣贤人我们也能做到,像孟子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尧帝、舜帝是圣贤人,这些圣贤人他们恢复本性本善,我们恢复本性本善也就跟他们一样。所以『以渐跻』,慢慢的我们努力的去追赶,我们不放松、不退步,自然有一日可以成就的。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到人有缺点、有恶行,我们是不是去批评他,去指责他,甚至要攻击他、要批斗他?不可以。我们第一个念头不是在对这个恶人进行批判,而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这种恶,如果有,赶紧改过来,如果没有,我也要加强警惕,以后不可以像他那样犯恶。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个人一起走,这三个人不是说随便哪三个人,讲是哪三个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还有一个是我,我们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就是其它的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是我的老师,我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他的善;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为什么?他让我知道,让我反省改过,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改谁的恶?改自己的恶。所以见善我们就思齐,如果见善不思齐这叫自弃,自暴自弃。本性本善不肯恢复,这叫自暴自弃,见到别人的恶不能够先内省那叫自欺。因此我们不可以把别人的缺点、过失放在心上,要时时刻刻都懂得反躬内省,别的人都是来成就我道德学问的,这些善人是我的老师,恶人也是我的老师,帮我能够成就的。甚至那个恶人对我很恶,常常都是要来陷害我、毁谤我、侮辱我,我应该怎么做?还是要对他恭敬、感恩他,感恩他成就我的忍耐,成就我的大德,像舜王一样对他的父母,父母对他这样恶劣,而舜绝没有对父母起一念怨恨,而是常常内省,惭愧自己没有做好,让父母生气。最后谁成就?舜自己成就,成就了天下的大圣。我们来看下面一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德』是道德,『学』是学问,『才』是才华,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6:04 | 只看该作者
『艺』是技艺。我们在道德、学问、才华、技艺上不如人的,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努力去追赶。这个德,古人讲有五德、有八德。五德包括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俭是俭朴,让是礼让,这是孔子的弟子总结出孔子的五种德行,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的。也有讲八德的,八德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这些德上面,乃至我们自己的学习、我们的专业、我们的技艺,我们都要认真的去学。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忧虑的是什么?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他所忧虑的是德学,所谓德学才艺,他的道德如果不能够提升,他如果不能够把圣贤的学问向大家宣讲,知道了真理而不能够向前,自己有不善的行为不能改正,这才是圣贤人的忧虑,这是好学之人他的态度。《中庸》上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个人他真能好学的,对德学才艺能够努力踏实的去学习,这叫近乎智能。学到之后,关键是要力行,如何把我们的温良恭俭让做出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对我们父母如何行孝,对祖国如何尽忠,这是力行。真正的仁要用力行,只会说不会做的,我们所搞的充其量是叫搞儒学,没有学儒,这不叫仁。我们有过失要改,有过失就是耻辱,知道自己有过失这叫知耻,知耻的人他就勇猛改过,他必定是一步一步向着圣贤迈步。

  今天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九集)  2008/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09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昨天学习了《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今天来看: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句话的意思是接着上面那一句,我们所忧虑的是我们的德学、才艺不如人,而对于自己的衣服饮食这些物质享受方面不如人不要心里难过,这个『戚』就是心里难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看重这些物质上面的享受?因为物质的这些享受常常会引起人的贪欲,而贪欲是障道的一个很严重的烦恼,我们的本性本善不能够开显,往往就是因为自己的贪欲。对于物质上的享受我们够用就好,绝对不能够去追求时髦、追求享受,人如果心里有道,他常常想念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他自然而然对于衣服饮食之类的物质欲望就会降低。

  我记得前些天我有幸跟随师长到新加坡去做公开演讲,到新加坡就拜访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大使,这位中年的女士就问起我的情况,得知我是从大陆出去留学的孩子,在学术上面也有点成就,当上了昆士兰大学的教授,又得知我因为跟师长学习传统圣贤教育,把终身教授的职务也辞掉了。当时张大使也很关心我,她就问我:「你的工作辞掉了,你生活怎么解决?」我当时就笑着回答张大使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就是我们向往圣贤,所忧虑的是心里没有道,而不会忧虑贫穷,所谋所虑都是要提升自己道德学问,而并不对贫穷甚至衣服饮食不如人而生难过之心。张大使确实也很现实,她又继续问我一句:「你总得吃饭吧?」结果我就回答张大使说,其实我没有担心这个,古人讲「天不生无福禄之人」,如果我在世上没有福禄,就该饿死,天也就不生我了,我也不可能在这世上,换句话说,只要在这世上,总有一点福禄,就不会饿死。况且真正我们全心全意要为振兴中华传统文化而做牺牲奉献,古人讲的「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上天都会保佑,世上的善心人士看到了他也会欢喜,他也会支持。我们的生活降到低水平,这样在物质上、生活上没有压力,实际上我们的钱如果能省吃俭用,需要的不多,一点点就足够。如果是追求物质享受,特别是要跟人攀比,看见人家穿的好衣服自己比不上,也要去赶时髦,看见别人开名车、买大的别墅,心里又坐不住,又要去追求,这样生活很累,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的。有志于道的,有志于圣贤学问的,哪还能为这些衣服饮食而忧虑?

  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就是读书人,读书人立志就是圣贤之道,要立志做圣贤,这种人还会以衣食不好而为耻,这种心态就不正,孔子说就不要再跟他谈了,都不是同道中人,有什么好谈的。真正有志于道的人,他们的快乐绝不是从物质享受上面得到的,他们的快乐是从读圣贤书,学而时习之,真正把圣贤的道理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得那种真道,那才是不亦悦乎。他有一种法乐,这种法乐、这种喜悦就像泉水汩汩的从内心中涌出来,它不是外来的。况且追求身外之物的满足,他能有真正的快乐吗?《菜根谭》是古代一位隐士洪应明所作的,讲的人生的哲理非常的深刻,里头有句话说,「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家都知道得到功名富贵这是快乐的事情,追求功名富贵,但是却不知道不要这些功名富贵,没有名位,那个快乐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压力,他这种喜乐绝对不是一个功名富贵人的那种乐可以比拟的。得到功名富贵的人他那种乐就像外在的一种刺激,满足了他的欲望他就乐,可是这种乐是短暂的,就好像人抽鸦片一样,抽的时候很乐,鸦片抽完那时候就苦了。所以人得到功名富贵的时候乐,功名富贵失去了那个时候就苦了。所以有智慧的人绝对对这些功名富贵不放在心上,有没有都不是问题,为了求道可以舍弃。

  《菜根谭》底下这句话又说,「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人都知道没有衣食、饥寒的痛苦,但是他不了解不饥不寒的人他在这种安乐的生活当中往往会沉沦,有可能是玩物丧志。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乐都是在物质上面、生活享受方面来说的,那种在所谓安乐的生活里面已经麻木的人不知道进取,这是一个君子看到了反而觉得忧虑。君子他所忧虑的是自己道业不能增长,而不是饥寒,
5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6:52 | 只看该作者
能够让他的道业提升的话,他宁愿去忍受饥寒,生活上清苦一点能够帮助提升。一个有志于道的人看清楚世间的这些荣辱得失、贵贱贫富、是非利害,他在这些境界上他不再分别,他的心住在圣贤的教诲中,他的境界那是一般凡人不能够理解的,我们说他所住的是在乐土,因为心是清净的,所以他就生在清净的乐土里面,那种乐就是孔子所说的不亦悦乎。我们来看《弟子规》下面一句: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是「信」这章第十二条。我们如果碰到人家说我的过失我们就生气,甚至要跟对方辩论,气急败坏,忍受不了别人的批评,但当我们听到别人赞誉的时候心里就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起来,这种人你想想他一定有什么样的结果?底下这句就是『损友来,益友却』,「损友」就是损害他的朋友都来了,让他堕落,真正有益于他的,帮助他提升道德学问的朋友一个个都退掉,不愿与他为伍,为什么?因为他不能接受朋友的劝谏,而自己常怀着傲气,骄傲自满,甚至还看不起别人,谁还愿意劝谏他,一定是避而远之。要知道我们求学的路上,特别是学习圣贤教育,老师和善友都是最重要的,老师带我们进门,他是指导我们学习的,而我们真正能够提升必须要有善友,跟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互相批评指正,成长就快。我们如果希望有善友来,那些不好的朋友、引诱我堕落的朋友我绝对要避免,这是果报,我们得修一个善因,有因必有果。因在哪里?因还在自己。有善友来,不是说我运气特别好,所以就有善友,当然这也是要有个缘分,而缘分能不能成熟,关键是『闻过怒,闻誉乐』有没有犯到?如果是「闻过怒,闻誉乐」的,绝对不可能有善友。

  古人讲「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讲我的过失我就非常欢喜,这种人必定有很多善友。为什么要闻过则喜?因为我们自己的过失可能往往自己看不到,看人家过失容易,回头看自己很难,就像一句诗里面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真面目,为什么?自己会有成见,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来看自己,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因此这就要善友来提携。所以假如有人给我们批评指正,我们就应该很高兴这是善友。人一生中除了父母和老师以外,能有几个可以真心批评指正我们的人?真心批评指正我们的人真的是我们的善友、大善知识,我们要感恩,我们要欢喜,为什么?这下我可以改过,我进步就快,没有他批评指正我还真的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感恩都来不及,怎么可以闻过之后发怒?况且发怒对人的身体健康大不利。

  现在人脾气都很大,动不动就来气,要知道,生气的人他损害谁?损害的是自己。美国一位生理学家叫做艾尔玛,他研究在人发怒的时候出现什么样的生理状况,他拿着一根试管的水叫发怒的人向这个管子里吹气,管子里的水是零度的冰水混合物,结果这个发怒的人在气头上往这试管里一吹气的时候,就发现水竟然出现紫色的沉淀物,这很可怕。要知道我们身上百分之七十成分都是水,假如我们常常生气,变出这种紫色沉淀物,那各种病都会出现。现在人为什么癌症、肿瘤这么多?动不动就发现尿毒症、肝硬化,这些问题很可能都是跟他的脾气有关,因为肾是排毒的,肝是解毒的,如果常常发脾气,血液里面毒素就特别多,让肾可能排不过来,肝去解毒也解不过来,这时候就产生病变。生气的人都短命,《三国演义》里面还讲诸葛亮气死周瑜,周瑜如果脾气没那么大,绝对不会死。

  这位美国的生理学家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他把一个发脾气的人吹了气的水注射到小白鼠的身上,过了没多久这小白鼠就死掉,证明这水里面毒素有多大,发一顿脾气那个毒素可以把一个小生命给害死。像过去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个妇女生了孩子正在哺乳,因为在家里跟她的先生吵了一架,很生气,结果孩子喝了她的奶没多久就死掉,为什么?因为她一发脾气的时候身上产生毒素,因此奶里面都有毒,把这个孩子给毒死了。你想想我们发脾气的时候对身体有多大的损伤?所以不可以发脾气,即使是别人批评我批评错了也不能发脾气。为什么不能发脾气?他批评我错了,既然我没有这个过失,那我不应该发脾气,他说错了,是他自己错,为什么要把他的错来惩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他说对了,那更应该感恩,所以没有发脾气的理由。遇到别人赞誉的时候,要想想别人的赞誉是不是真的,对我会不会过誉。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德行学问,别人赞得过火,我自己要生恐惧心,德行不够,承担不起别人这样的赞誉。即使是真有这样的德行,也要懂得谦卑,对待别人的赞誉也要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怎么可以沾沾自喜?沾沾自喜的人谦虚的心就没了,就已经担不起这样的美誉,他的结果必定是「损友来,益友却」。

  什么是损友?什么是益友?孔子在《论语》里面给损友和益友都下了个定义,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里讲益友的定义讲了三个,友直、友谅、友多闻。什么叫友直?就是这个朋友他是正直的人,他是正人君子,他来跟你做朋友一定可以帮你的道德学问提升。友谅就是这个朋友很诚实、很宽容,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谅也是这个意思,诚实、宽容、讲求信用。友多闻,多闻就是博学多闻,他很有学问。朋友的这三种特点,确实帮助我们提升,这是益友。如果是损友,也是三种,友便辟,就是他善于奉承、巴结人。友善柔,善柔就是他很会献媚,很会讨好你,用一些花言巧语把你说得心花怒放,其实是蒙骗了你。第三种是友便佞,便佞就是讲善于说话的,很善辩的,很有口才的,这些口才都是歪才,可以把是说成非,可以把恶讲成善,统统都能够颠倒着来说,这种人叫小人。这些损友、这些小人跟你在一起就会把你拖下水,不知不觉你就跟他一样,也成了一个小人。我们想避免这种结果必定要在因上面注意,常常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有一种受宠若惊的心态,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7:39 | 只看该作者
良师益友才能跟我们在一起,决定权还是在自己。底下一句是跟这个相关的: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句话是讲当我们如果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恐惧,真的是受宠若惊,听到别人讲我的过失我就很欢喜,这种人他自然就有那种益友,正直的、诚实的、讲信用的这种人跟我们走过来,跟我们走在一起,对我们的道业、学业、事业有莫大的帮助。孔子的学生子路就曾经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欢喜,这就是君子。真正的大德必定有大的涵养和度量,涵养、度量就可以从这一句来看,看他是不是『闻誉恐,闻过欣』。如果听到别人讲,他马上就坐不住,要跟人反驳,那这人的度量一定有限,涵养一定不够。古时候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就善于接纳大臣魏征的直谏,魏征给他劝谏很不客气的,但是唐太宗都能接受,所以他成为历史上一代名君。唐朝之所以这么兴盛,正因为有皇帝的那种大度、那种德行。做一个领导人要能真正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要有很好的修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别人的劝谏,对自己的不足绝对不隐瞒,欢喜改过,那他一定事业有成。

  在历史上也有一个例子,讲的是苏东坡,苏东坡他这个人一开始也犯了「闻过怒,闻誉乐」的毛病。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有相当的名气,跟他一起学佛的佛印禅师,一起学佛的,佛印禅师比他学得好,但是苏东坡的文才很好。有一次苏东坡自己做了一首诗写给佛印禅师,请禅师来指正,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讲佛像,「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形容一个佛像非常庄严,稽首天中天就是向佛去顶礼,天中天就是佛,佛的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他不动,他端坐紫金莲上。这八风是哪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总共讲了四对,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利衰一对,毁誉一对,称讥一对,苦乐一对,也就是说你在顺境、逆境里头都不动心,这叫八风吹不动。

  这首诗写好之后托人带给佛印禅师,禅师看了之后也没说一句话,就写了一个字「屁」,放屁的屁,然后就叫这个人送回去。苏东坡满心欢喜,看看佛印禅师对他能不能有个什么印证,看看自己的功夫是不是到家,他自己有点吹捧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也是八风吹不动。结果接到佛印禅师的批字,看到这个「屁」字,心里一肚子火就起来了,赶紧拿着这个诗就过江来找佛印禅师,当船快到岸的时候,苏东坡在船上就看到佛印禅师已经在岸边等候,下了船之后,苏东坡是面红耳赤要跟禅师来论理,禅师在那里就哈哈大笑,又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一听他就很惭愧,自己确实功夫差远了,连人家的一点毁谤,毁誉不能动心,毁谤、讥笑他就动了心,怎么能说八风吹不动?原来佛印禅师是在考他的功夫。

  苏东坡回去以后,这个人也了不起,他闻过则改,他就回去好好反省。过了些日子他又来找禅师,跟禅师表现得很谦虚的样子,就跟他说,前些日子弟子有些洋洋自得,后来虚心检讨,通过一段日子的修行,现在可能也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佛印禅师听他这么一说,就已经明白这个人还是傲气没放下,还说自己八风吹不动。结果禅师就给他的小徒弟使个眼色,小徒弟也很聪明,马上满脸赔笑来到苏东坡面前跟他倒茶,说东坡大居士,我们的师父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奖你,说你真不愧是大学士,佛理再深的对你都不难,你真的能一闻千悟。今天又看到你这么气虚意下,谦光动人,果然是不同凡响,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时候东坡先生听了这句赞美,就马上也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说是啊是啊!结果禅师在旁边把脸一沉,他说东坡居士,我们这个小沙弥小徒弟给你几句赞美的话就把你捧上天了,证明你还不能够八风吹不动;八风讲的是毁誉称讥都不动心。这时候东坡也知道自己失态。你看看真正要做到八风吹不动,对待顺境、逆境、好的、坏的都不动心,这不容易。什么人真正做到?心常住在道上的人,对这些顺境、逆境不分别不执着,他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把自己那些虚妄的名利思想放下,这样才能够在顺境、逆境前面都不在乎。下面看第十四条: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这是讲人如果犯过失是无心的,这种过失也算错,总是错误了,这还算好一点,如果是存心犯的过失,这种就叫恶,行为很恶劣,他故意造作的。正如我们过去没有学习过圣贤教育,不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知道怎么做人,没学过《弟子规》,做了很多错事,心里想到过去那种行径也很后悔,过去错了,现在要回头,重新来学习《弟子规》,做个好人,做个有德的君子,甚至要做个圣贤,要发大心,不能再错了。有过失就把它改过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一个人天生下来就完全没有过失。既然不能做到天生下来就没有过失,一定有错误的地方,但是能够把错误改过来就叫善莫大焉。圣贤之所以能成圣贤,就是因为他能够天天改过,假如说我们学习了圣贤学问以后还是我行我素,明知自己做错了也不肯改过,这样叫『有心非』,那就是故意的不改,这就叫做『名为恶』,我们就叫恶人。知过不肯改,知善不肯为,那叫恶人。我们看到这条之后心里也是敲响了警钟,过去做了错事还有个借口,没学过,现在就没有借口了,不能不改。下面一句: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这是讲有过失不怕,就怕不肯改,能够把过失改正过来那就没有了,『归于无』。如果不肯改,甚至还要处处的替自己开脱掩饰,这是过上加过,罪加一等,『辜』就是过错。有过失没关系,能承认、能改过,那就是好人。《菜根谭》上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人造再大的过失,我们说天大的过失,只要能够悔过、能够忏悔,他就有救。只要这口气没断,他能够痛改前非,还是个善人,再大的过失也能够归于无,因为当善心生起的时候,过去的过恶都烟消云散。如果我们不肯改,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8:26 | 只看该作者
哪怕是过去小小的过失我们不肯改的话,那还不能叫善人,甚至还要为自己掩饰,这就叫做自暴自弃。不肯做君子,不肯做圣人,不愿意恢复自己本性的本善,这不叫自暴自弃吗?这叫自甘堕落。所以对于改过要痛下决心。

  了凡先生,这是明朝的一位进士,叫袁了凡,他曾经写过一篇家训传给他的后代。了凡先生在过去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算命高手孔先生,孔先生真叫神机妙算,把了凡先生的一生都算定了,几岁考第几名,哪一岁考上秀才,做个什么小官,拿多少俸禄,一生没有儿女,命中无子,他没有功名,就是没有举人和进士的命,只能当个秀才。这些功名就等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位,古人是三个学位:秀才、举人、进士,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就这么个意思。当然过去考的更不容易,因为过去就这一门,就考个文科,现在不同专业都有博士。结果他的一生没有举人、进士的命,没有儿女,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以后真的他的命运完全是按照这样算定的来走。结果有一天遇到了一位云谷禅师,了凡先生考上秀才以后到国子监去留学,国子监就是国家办的大学,在那里进修,到了南京拜访了栖霞山云谷禅师,跟禅师打坐,对坐了三天三夜没阖眼。禅师就问他,你这功夫很了不起,凡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圣就是因为有妄念,现在看你三天三夜不起个妄念,你用的是什么功夫?了凡先生也很老实,就跟云谷禅师说,我实际上没什么功夫,就是我的命给算定了,反正一切都是命,也没什么好想的。云谷禅师他是开了悟的大德,听到了凡先生这么一说哈哈大笑,我原来以为你是个英雄,结果你还是个凡夫。了凡先生一听,此话怎讲?云谷禅师就说,要知道,你的命运给孔先生算定了,你这几十年也都没有改一改,既然都被阴阳所束缚,你不就叫凡夫吗?

  了凡先生一听就问禅师,难道命运能改吗?当然可以改,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是宿命论,自己的福分要靠自己去求。了凡先生一听就问,难道命运可以改,怎么改?禅师就告诉他改过迁善就能改造命运。难道《易经》上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没读过吗?《书经》上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些了凡先生都读过,一点他明白了。然后云谷禅师就启发他,你想想,你的命里面为什么没有科第?考不上举人和进士,你自己反省一下为什么,这是果,因在哪里?结果了凡先生思考了很久,点头说我真不该有科第,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不能够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过失,凡事都有个原因,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我考不上功名?因为我不能够积功累行,不能够积德,积德就是积福,我德薄就福薄,再加上我不耐烦,很急躁,又不能够包容别人,别人有过失我总是严厉的批评,很看不顺眼,很多人很多事就是看不顺眼,就是要去指责批评,包容心、涵养没有。我又常常以自己的才华能力来盖人,通过压人、盖人显示自己的才华能力,这是轻薄的表现。有德的人他懂得韬光养晦,即使是有才华、有能力,也要含蓄三分,不能够露尽,怎么可以用自己的才华能力去压人、盖人?自己直心直行,轻言妄谈。这个直不是正直,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能够三思而后行,很轻率、很爱发表意见,这些种种都叫做薄福之相,怎么可能考上功名?

  禅师又启发他,那你想想为什么你命中不该有子,你没有儿女,为什么?了凡先生又反省,他讲了六条,他说:「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我们先讲这两条,他说我很爱干净,我很爱清洁,有洁癖,要知道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好清洁就很难生养。这里的洁是一点脏的东西都忍受不了,一点人的过失毛病他看到就不顺眼,没有那种大度包容的心量,怎么能够生养万物?更何况和气能育万物,和气像春天春风,和风吹来万物都生育,我自己善怒,很爱发脾气,和气就少,当然就难以生育。

  下面又讲「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读书人都明理,都知道仁爱之心是生育万物的根本,爱是根本,爱心,而残忍就是不育之根,所以残忍的人没有后代。我为了自己的名节,看见别人有难往往不肯去帮助。看到别人有难,一般人有一种不忍之心,他会伸手帮助,但是了凡先生碍于面子不肯去帮助他,这是没有儿女的第三个原因。还有一个是下面讲「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他爱讲话,耗气,把自己的身体元气耗散出去。「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自己爱喝酒,喝酒喝多了就会损伤精神,精力就会被损掉。「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他晚上很晚都不睡觉,都爱坐着,可能他很喜欢读书或者打打坐。要知道睡眠帮助人恢复精神是最好的。人,我们前面说过,经历这一天就像经历四季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晚上就是一天的冬天,要藏。藏怎么藏?睡眠就是藏,晚上如果没藏好,第二天早上就没精神。冬天不藏,春天就不生,这都是自然之道。晚上早睡,第二天早起,这种是补养身体的一个最好的方式,这叫天补,跟着太阳行动,太阳起你就起,太阳落你也该休息,这是与天同步,保养精神,这样精气神才能够足。了凡先生反省原来没有儿女,过失还是自己,不能怨天尤人,不能埋怨命运不公平,再想想其它有很多过恶,不能够一一道出来。

  了凡先生为我们做出个榜样,他勇于承认过失。他拜别了禅师以后,回去之后认真的改过自新,力行善事来改造命运。刚开始改起来也不容易,但是咬紧牙关,「过能改,归于无」,不能够再纵容自己,不能够苟且因循。所以他说「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9:1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讲他改过以后那种心得。真正认真改过的人,他自然有一种兢兢业业的景象,跟以前不同,以前是放任自流,现在真的有一种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的心态,哪怕是一个人在暗室屋漏里面,也常常有如天地鬼神在旁边监察,不敢放肆。遇到有人来毁谤我、憎恨我,我也能够包容,也能够忍受,福就开始增加。后来改过,他自己给自己做了个功过格,做的善事写上去,做的恶事、犯的过失也写上去。他发了三次愿,第一次做三千条善事,十年完成;第二次发愿做三千善事,三年完成;最后发愿做一万件善事,结果后来一念就完成了。为什么?他的命运改过来了,原来没有功名,后来考上了举人、考上了进士,中了进士以后朝廷命他做宝坻知县,做个大县的县官,结果为那个县减粮,晚上睡梦中神人来告诉他说你减粮,就是我们现在的减税,减农业税,利于万民,你就这一件事就已经足以抵得过万善,更何况了凡先生一生努力改过迁善,改到最后真的是念念都是善,念念都为人,念念都充满了仁爱之心,以至诚心做每一件善事,这种心可以抵得过万善。经过一万六千条的善事圆满,了凡先生的命运改得很好,他命中没有功名,有功名了,命中无子,他生了一个儿子,命中应该活到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三岁,多活了二十年。

  你看看古人学道,进德修业,这样的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终身来奉行,所以他成为大德、君子,成为大丈夫,成为豪杰。我们在本性上来说跟他是一样的,本性本善,只是现在有很多不良的习性,要把这些习性改过来。了凡先生能改,我们为什么不能改?他是通过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成为英雄豪杰,名垂青史,他现在的第十几代的孙都在,家门隆盛,后福无穷,我们为什么不起而效法,而自己轻薄了自己?了凡先生在他的家训里面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我们改过要天天都改,天天都要知道自己的过失,这才能改。所以要改过首先要知过,怎么样知过?通过读圣贤书,读了圣贤书以后,一对照自己的心行才了解自己确实有过失。假如我们发现没有过失,自己无过可改,那叫安于自是,这句话就是说自以为是,自甘堕落。人不是圣贤人,哪能说没有过失?天下只有两种人没过失,一种是圣人,他的过失统统改了,彻底回归本性本善,这种人确实他是大圣,另外一种人他自己觉得自己没过失,其实他是满身的过失,这种人是没救的人,那叫自以为是,最后必然堕落。

  我们学习《弟子规》就要用《弟子规》来天天检点自己、改过自新,不能够浪费自己的青春,纵容自己的过失,这样到老的时候留下的就是悔恨。了凡先生说得很中肯,他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这个世间确实很多人很聪明、很伶俐,资质也很不错,为什么他这一生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他德不加修,业不加广,不肯努力改过自新,进德修业,每天都是马马虎虎平平常常想过这一生,最后就因循苟且,耽搁了这一辈子。本来是可以成就圣贤君子,但他没有成就,本来可以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他没有得到,这都是因为因循二字耽搁了这一生。

  我们有幸遇到传统文化,虽然年纪也不小,但是能遇到,这就是大幸,要赶紧亡羊补牢,赶紧去深入学习,努力改过自新,这也不算晚。人如果有过不改,甚至好面子,常常掩饰自己的过失,这种人他其实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像民国之前袁世凯篡位当了皇帝,当了八十八天的皇帝,当时袁世凯没有德行,很多世人都骂他,结果当时的文人章太炎不骂他,为什么不骂他?他说不值得我骂。结果这个话被袁世凯听到之后心里很不高兴,就把章太炎给关起来关了一个月,罪名是什么?他没骂袁世凯。你看看做人竟然做到别人都不想去骂他,不值得人骂,那真的叫大耻辱。所以有过千万不能够掩饰,愈掩饰自己反而过失愈多,耻辱愈多。

  你看古圣先贤不仅是有过失勇于承认,甚至别人的过失他都自己惭愧,归过于己。像商朝的圣王商汤,他曾经讲过「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就是天下的老百姓,百姓如果有过失、有罪,罪在谁身上?罪在朕的身上,朕就是汤王自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百姓有过失是因为我当皇帝我当天子的没有好好教他们,导致他们不辨是非善恶,才有这样的一个地步,谁的过失?我自己有过失,归过于己。真正好的领导人,你看看他有这样的品德,下属犯了过失,他绝对不会去苛刻的责备下级,他反而会说这个事情做不好我有责任。是不是真有责任?是真有责任,最起码的是我用人不当,我不知道他的能力可能做这个事情会做不好,或者是我没有教好他,我不能够把他教得很有能力,或者我的德行不能够感化他,让他能够负责任,所以确实我对这个过失要承担。你看真正好的领导,能够这样做的必定得到下级的爱戴拥护。

  过去我们师长的老师李炳南老教授,他教自己的学生,有一次学生犯了过失,很惭愧,拿着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跪在老师跟前,请老师拿教鞭打他,来惩罚他。结果老师看到学生这样子,知道学生是来忏悔的,但是老师拿起教鞭以后往自己身上打,然后对学生说,这个事情我没教好你,是我的过错,我得先惩罚自己,在场的学生都流眼泪,这就是真正做老师的圣德,当学生的哪能不尊敬?哪能不爱护老师?哪能够再做过失辜负老师的教诲?这里讲的「倘掩饰,增一辜」,不仅不掩饰,还要尽量的把这个过失摊出来,不要怕别人看到我的过失,这样才能够真正进步得快。如果是别人讲我过失讲错了怎么办?要知道,讲错了也没关系,也乐于接受。为什么?他讲我,批评我,甚至我承受了他的批评,或者是把过归己,这好像是吃亏了,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批评,甚至是讥嫌,甚至是毁谤,都是帮我们快速进德修业的方法,这么一想心就平了。

  这一章第四章「信」,我们就在这里学习完毕。这一章教我们如何做个诚信的人,做一个有学习圣贤信念的人,
5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39:59 | 只看该作者
都要在这些小事上面去认真落实。下面我们来看第五章「泛爱众」。《弟子规》上正文部分讲了七桩事情,第一是入则孝,第二是出则悌,第三是谨,第四是信,这是第五泛爱众,后面还有亲仁,还有学文,总共七个部分。我们来看泛爱众的第一句,这一章是讲广泛的来爱护所有的人,前面的四章孝、悌、谨、信,是让我们修养自己的德行,「泛爱众」是让我们对一切人要有仁爱,一个是对己,一个是对人。第一句讲: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是总共二十一条里面的第一条,这句是总说,凡是人我们都要对他有仁爱之心,这叫泛爱。泛是广泛,爱是博爱,这个爱是无私的爱、没有条件的爱,只要他是人我就爱,只要他是『天同覆,地同载』的我就爱,这种爱心是一体的观念,我们前面有提过好多次,宇宙万物就是一体,这叫道。老子说的这个道是生养万物,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根。道是什么?道就表现在爱,整个宇宙是一体,我们就要爱它。为什么?因为爱整个宇宙就是爱自己,那当然宇宙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爱的对象。在这地球上看到所有的人我们都爱,看到所有的物,不管是有生命的物,还是没生命的物,动物、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山河大地那些土石、各种矿产、自然环境,我们都要爱,爱心没有边际的。

  这种爱的原点在哪里?原点在父子的亲爱。五伦关系里面讲「父子有亲」,父子有亲就是爱的原点。为什么?因为父母和子女的那种爱是天性的爱,所谓天性的爱就是本来的爱、本性的爱。所以父母爱儿女没有条件,可以为儿女做出一切的牺牲。我们看到很多报导,父母为了救儿女,不惜献上自己的肾,献上自己的肝,甚至献上自己的生命,而儿女爱父母也本来是这样的。我们看到最近一则报导,美国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跟她母亲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了歹徒,歹徒对她开枪,结果这个六岁的女儿扑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歹徒的枪口,歹徒在这女孩身上开了六枪,她用身体保护她的母亲,最后送到医院,真的苍天都怜悯这种孝心的人,就把这个女儿救活过来。你看看当这个女儿救她的母亲的时候那种孝心,没有经过思考的,就是她本性的自然流露,她那个动作没有经过研究分析,我该不该上去跟歹徒搏斗?我要不要保护我的母亲?没有这些比较分别,一个念头都没有就上前。当一个人一个念头都没有的那个状态就是本性显露的状态,所以她的那个爱心是本性本善的全体起用。我们从父母跟子女之间的那种亲爱可以看到这就是天性,能把这个父子有亲的爱扩大,不仅是爱我们父母,不仅爱我们子女,而爱一切人,爱长者如同爱父母,爱幼者如同爱自己的儿女一样,这就是博爱,这也是本性本善的起用。如果再扩大,不仅是人,一切生命我都爱,动物我也爱,乃至地上的昆虫蚂蚁我也爱,所谓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包括植物、树木花草、森林我们也爱。如果我们不爱,任意的去糟蹋,任意的去砍伐,就会破坏自然生态,那也会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对自然的山河大地,江河湖海,一切自然界的现象我们都爱,对地球我们很爱,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爱护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这样人也能跟地球环境和谐相处。和谐从哪里来的?从爱心来的。

  真正的大爱,圣人之爱是什么?爱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我们做不到像圣人那种境界,我们就从地球上做起,从人做起,对一切人我们要学会爱人。什么叫爱?你看「爱」字,正体字里面,爱是「受」字中间有个「心」字,从心从受,也就是说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这就叫爱。看到别人有需要,我们立即去帮助他,这是爱心的流露。古人讲「君子成人之美」,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一定是无私的爱,如果是有私心的、有所图的爱,这就不是真爱。比如是我希望别人回报我才去爱人、我才对人好,那种不是真爱,那叫交易。我对他好换他对我好,这不是等于做买卖吗?爱心是无条件的。父母爱子女无条件,对子女无有所求,本来就该这样,这是爱,子女对父母也是这样,我本来就要对父母孝顺孝敬,没有条件的。我们对任何人也要用这种无条件的爱心。

  当我们有私欲的时候爱心就被蒙蔽,本性本善就显发不出来。比如说我们看见领导就想到我要讨好领导,好让领导对我重视,让我升官、让我涨工资,你看你心里已经有了私心杂念,这个时候对领导的那种热诚已经不是爱的表现,那是一种功利的追求,那就不叫爱。又比如说一个男青年对一个女青年看到之后被她的姿色所迷,就要追求这个女的,然后心里想着「希望她嫁给我,希望得到她」,这是内心里已经有私欲,这种爱是真的吗?他真正的爱心被他的私欲给蒙蔽。我们要学会对人无条件的奉献,这是恢复我们自己的本性本善。我记得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次大学里面组织了一次献血活动,美国很多医院血库比较紧缺,需要人去义务献血,就来到校园里面征募。我当时也就跑去义务献血,有些人就会提到说,你怎么给美国人献血?要知道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对美国人、对欧洲人、对任何人都要有平等的爱心,想到《弟子规》「凡是人,皆须爱」,我们也要去把我们爱的鲜血奉献出去。虽然我当时很穷,没办法用其它东西奉献,还有一股热血,所以在美国我记得两次献血。我们要有一种大的心量,对一切人平等的爱敬。

  在媒体里面刊载了一个感人的例子,这是一位到西藏去服务的领导干部叫孔繁森,他是八十年代被调到西藏去工作的,做一个地区的地委书记。他是个汉人,到西藏去服务藏民,这位孔书记到了寒冷的西藏地区,冬天很寒冷,常常去养老院探望老人。虽然他是书记,但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到了老人院去看老人,发现老人的鞋子破了,他马上弯下腰脱下老人的鞋子,把老人的脚抱到自己的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老人的双脚。有一次他在雪地里走,当时零下三十多度,发现有个藏族的老阿妈看到自己的小羊羔,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裹在这个小羊羔身上,孔繁森看到了以后,冰天雪地老人家穿得这么单薄会冻坏的,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40:48 | 只看该作者
想都没想就把自己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下来给老阿妈穿上,而自己忍受那种寒冷。还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得了肺病,很多浓痰堵在他的喉咙里,孔书记就拿着一根吸管插到老人家的喉咙,自己用嘴在另一头把那个痰吸到自己口里,帮这个老人转危为安,救活了他一命。最后因为他劳累过度,这位孔书记就英年早逝,殉职了,他崇高的道德质量为现代人写出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楷模。

  要知道,圣人的爱心真的可以做到一体的爱,对人是无条件的爱心,对人跟对自己没有两样。为什么?因为在圣人观念当中,人和自己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那讲什么条件?就好像自己如果是左手不舒服,痒了痛了,右手马上帮它去抚摸,去帮助它。右手有没有跟左手讲条件?没有。为什么不讲条件?因为都是一体的。圣人那种存心,把一切人、一切物看成是自己,所以凡是人他真的就会爱,不仅是爱人,他爱一切物。像孟子所讲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的爱心从孝心的原点生起来,用这个孝顺心、爱心对待万民,这叫仁民,通过爱人推展到爱物,一切万物都爱。你想想,这个爱心充满了地球,地球哪里可能有那种自然的灾害、温室效应、海啸、地震,这些统统都能够避免。

  有的人就会问,你说「凡是人,皆须爱」,难道坏人我也爱吗?恶人,那些无恶不作的,我也爱吗?像希特勒,他的暴行是空前绝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多少百万的甚至千万的人民死于战争当中,这种人我们还爱他吗?《弟子规》这里讲得好,「凡是人,皆须爱」,当然我们要爱他,为什么要爱他?因为恶人他的本性还是善的。《三字经》讲得清楚,「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人没有说善人、恶人,就说人,只要是人,他的本性就是善的。为什么他现在变成恶人?「性相近,习相远」,因为后天不良的习性把他给污染了,所以他变坏、变恶。你看一个小孩他都会跟他妈妈讲,妈妈,妳不要踩地上的青草,妳踩了之后小草会痛的,你看他都有那种对草木的爱心,这种爱心就是没人教的本性。当后天有那些不良的教育污染,就让他增长了恶习性,增长了自私自利,增长了对名利欲望的追求,把他本善的本性给覆盖住,我们爱他是因为他本性是善的,我们看他的是本性。圣人看人就是看他本性,不看他的习性,知道那个习性不是本来的面目,只要把习性去除了,他的本性就能现前。怎样帮助他本性现前?通过教育,圣贤的教育帮助人改过自新,恢复本性,他就变成个好人,从本性上看,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这里面也有个引申的意思,你看天地包容万物,没有一样不在天覆盖范围之下的,没有一样不是地所附载的,天地没有分别心,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的来覆盖和附载。圣人所效仿的就是天地的这种博爱、这种平等,我们能够把天地的这种博爱、平等学习到,这也就是圣人。下面我们来看: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这是讲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行高,他自然就有高的名望,他的名望是水到渠成,所谓实至名归,不是求来的,自然而然得到的,人们所敬重他的是他高洁的品行,不是他外表的那种伟大。就像孔子一生,他真正是力行仁道,将圣贤教诲给天下人来宣扬,所以他才有这么大的名气,成为万世师表,为百姓所敬仰,这些都是因为他真正的德行学问高,而不是自己在那里吹捧。我们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德行,人们就不可能真正对你敬仰,我们要懂得修养真实的德行学问。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朋友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集)  2008/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10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泛爱众」这一章,我们从第三条开始学起: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句话是讲一个人的名望很高的话,实际上要跟他的才华相称,才华大的他的名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是佩服他的才华,而并非佩服他的那种大话。这是讲一个人要注重有真才实学,当一个人有真才实学,他自然就有让人信服的言语。在春秋战国时代赵国有位贤士叫做蔺相如,他出身很平凡,后来经人推荐给赵国的国君。那个时候秦国的国君知道赵国有块和氏璧,和氏璧是稀世的珍宝,秦王垂涎很久,因此想把这块和氏璧夺到手。赵国是小国,秦国是大国,秦王跟丞相们就想了个主意,说要用秦国的十五个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实际上秦王根本不想交换,而是想用这种手段把和氏璧骗取到手。赵国国君和大臣们商量,赵王就说,如果我们不去交换,就显得赵国理亏,如果去交换,又恐怕秦王故意设陷阱,怎么办?蔺相如说,还是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如果秦王他真愿意交换,我们就跟他交换,如果秦王他是设圈套,那我一定让这块和氏璧完璧归赵。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去出使秦国,蔺相如把大话说在前面,那是因为他真有才华,真有才华,才大他言也大,他有这种胆识。所以就带着几个随从带着这块价值连城的碧玉到秦国去出使。

  见了秦国国君以后献上这块宝玉,结果秦王看了之后愈看是愈欢喜,看了之后又让自己的大臣和这些婢女们轮流来看,根本就没有想要用城池换碧玉的意思。蔺相如看出秦王的意思,于是就跟秦王说:大王,这块和氏璧上面有一块污点,我来指给您看看。秦王说是吗?就赶快给他看。结果当蔺相如接过这块宝玉之后立即退到大堂的柱子旁边,厉声的对秦王说,秦王,今天你让我们过来是想要用十五个城池换和氏璧,赵国是守信约的,所以赵王特地斋戒五日来把这块和氏璧送出来,如果你们真正想要用城池交换美玉,秦王你也应该五天斋戒才来接受,如果你是设圈套来骗取这块碧玉的,那我现在就连同我的人头跟这块碧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的这种威武不屈的气势,
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3:42:18 | 只看该作者
让秦王和大臣们看到之后都震服,马上就赔笑说,不要这样,我们是想要跟你换,那我们就斋戒五天。等蔺相如回到自己的客栈,他也知道秦王真正不想换,所以就连夜派自己的随从乔装打扮成平民的样子,拿着这块和氏璧偷偷的跑回赵国去。

  五天以后秦王又召见蔺相如说,我们现在要来交换了。结果蔺相如就说,秦王,您这个国家的国君好几代都有背弃信义的前科,你们今天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我们也知道你们并没有诚意,我已经把和氏璧偷偷的派人送回赵国,如果你们真正想要和氏璧来换,我们国君一定跟你们签订这个条约。但是如果我们赵国的国君弃约,秦国是大国,你可以来打我们小国。假如你们没有诚意,你现在想要毁约把我杀掉,我也没有关系。蔺相如这番话让秦王也觉得非常懊恼,和氏璧也走掉了,想想就算了,不要再落个小人的恶名,于是就把蔺相如放回赵国去,结果和氏璧果然是完璧归赵。

  事后秦王又想了个主意想要侮辱赵王,有一次在庆贺生日的时候就邀请赵王来到边界上举行庆典,赵王当时就请蔺相如一起出去,另外请廉颇将军,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带上重兵偷偷的镇守在边疆,准备一出事就开始反击。蔺相如陪着赵王来赴宴,在宴会上面秦王就故意对赵王说,听说国君你很懂弹琴,今天是我的生日,请您给我弹奏一曲。赵王无可奈何,只好弹奏古琴。结果秦王马上命自己的史官在旁边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为秦王弹琴,这显然是一种羞辱。这时候蔺相如看到就拿起了一个瓦缶,就是那种瓦器、瓦盆来到秦王旁边,跪下说听说秦王很会敲瓦器,现在请秦王为我们赵国国君敲瓦器来祝寿。秦王听了大怒拒绝。结果蔺相如走前两步,拿着瓦器怒气冲冲的对秦王说,我们现在就近在咫尺,我要用我的颈血(脖子上的血)跟你同归于尽。秦王看到这种情势也吓得不敢动,旁边的军士也不敢轻举妄动,怕伤害了秦国国君。结果就在这种形势下,秦王无可奈何就敲了那个瓦器几下,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请你们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击那个瓦器。当时大臣们也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但是知道廉颇将军带着重兵把守在边界,最后这个宴会也就不了了之,大家就散去了。

  蔺相如他的机智勇敢令赵国国君没有被秦王羞辱,回到赵国,赵王非常高兴,就把蔺相如提拔到很高的位置,位置在廉颇将军之上。廉颇将军很不服气,我是为赵国出生入死,蔺相如就光凭着几句话,竟然骑到我的头上!就很不服,就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处处故意躲避廉颇,甚至托病不上朝,不要跟廉颇将军见面,以免发生不愉快。有一天蔺相如和家人坐车出去,迎面看到廉颇将军的马队来了,蔺相如赶紧撤回来。家人们就很不服气说,我们来投靠你是仰慕你的那种机智、勇敢、正义,怎么你见到廉颇反而变得胆小如鼠?结果蔺相如就对家人们说,你们说廉颇将军跟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厉害?家人说当然秦王更加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我避让他是因为赵国不能够没有廉颇将军跟我,我们这一文一武才使到赵国能够不被大国欺负,如果我们两个人斗起来,龙虎相争,那是两败俱伤,最后必定是让国家处于危难,所以我一定要以和为贵。这些话后来传到廉颇将军那里,廉颇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听了蔺相如这番话非常的惭愧,知道自己错了,自己是因为有嫉妒心,嫉妒人家的才华、嫉妒人家的名望而不服,把个人的恩怨摆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私心,所以他忏悔。怎么忏悔?他就把上衣都脱掉,光着膀子背着荆棘走到蔺相如的府上向蔺相如请罪,这就是有名的「负荆请罪」。后来廉颇跟蔺相如成为生死之交,两个人互相都非常尊敬、非常敬服,连手来辅助赵国。

  从这个历史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人他的名望跟他的才华相称,真正有这样的才华、有这样的见识、有这样的德行,不要怕别人不服,他不服是因为他暂时对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心是坦然的,等到有一天他了解我们他也会服的,不必用语言来辩驳,这就是蔺相如他德行高于平常人所在的地方。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当人家比我们能力、才华都高的时候,我们要对他尊重,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我们不能够不服,不服是因为有嫉妒心,嫉妒的心是对自己心里最大的伤害,不仅伤害自己而且伤害别人,甚至伤害国家、伤害人民的利益,可能会导致国家灭亡,甚至世界动乱,特别是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身分的人,这些要非常的小心谨慎。嫉妒心强的人往往总是在找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才华高、名望大,心里不服,于是千方百计的来刁难他,用各种难听的语言来侮辱他,这种行为一定会反而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自己是自食其果。要伤害这个人,那个人如果真正有德有才,不会因为我们的嫉妒而让他的德行才华降低,对他的伤害并不大,而对自己的伤害是非常严重。所以看到别人有优秀的地方我们应该懂得赞叹,懂得向他学习,为他高兴,这叫随喜。

  《朱子治家格言》上面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看见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够嫉妒,看到别人有灾祸我们不能够欢喜,应该同情怜悯他,而且要帮助他,这是养自己的厚德。当我们把私心放下的时候,嫉妒心就没有了,同情怜悯别人的心、仁爱的心就能生起来,见到人家好的就会生欢喜,见到人不好就会生同情,这是本性的本善,要把这个本善发扬光大。见到别人好的这种欢喜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说我学了《弟子规》这一条,看到别人好就说几句恭维的话赞叹他,但是心里并没有真正由衷的去欢喜,这样还是虚伪,还是心中有自私自利的恶念在作怪,所以不能生起跟人同体、跟人同乐同悲的那种心情。《弟子规》这句给我们很多方面的启示,教导我们如何用心。下面我们来看第四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自己如果有能力,不可以自私,要把这种能力跟大家分享,教导别人,只要有人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3 15:13 , Processed in 0.054214 second(s), 14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