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10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密宗索达吉堪布译《窍诀宝藏论释》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索达吉堪布译《窍诀宝藏论释》
窍诀宝藏论释

  全知无垢光尊者 著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译 序


  众生的无上怙主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色身虽已融入法界,然而,为悲悯我们这些浊世愚昧的众生而留下了以甚深古萨里派《四心滴》、广行班智达派《七宝藏》以及《三休息》《三解脱》为主数目惊人的丰厚遗产。其中的七宝藏可堪为宁玛派的璀璨明珠、无价之宝。

  《七宝藏》中的《如意宝藏论》有颂词与自释,共分二十二品,详细论述一切显密乘。《实相宝藏论》有颂词与自释,共分四品,分别阐述无有、自成、平等、唯一四大誓言。《宗派宝藏论》共分八品,卷首略述释迦牟尼佛出世经历,纲领全文,继而破斥教外各宗,以诸圣法分别成立佛教共不共乘。《胜乘宝藏论》共分二十五品,依《大密决定十七密乘经》详细阐明一百一十九教言要旨。《句义宝藏论》共分十一品,全文以道用之方式宣说基位实相、道位串修、现前果位。《法界法藏论》有颂词与自释,共分十三品,以空界部要旨为主,论述密乘大圆满之基、道、果。《窍诀宝藏论》是以六偈教言的方式为修行人开示深法。

  七宝藏不愧为享用不尽的宝藏,它囊括了显密一切佛法,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对于这部宏篇巨著,作为宁玛派的修行人如果一无所知,实在是一件憾事。大圆满传承上师华智仁波切曾经感慨万分地在《劝阅七宝藏》一文中写道:“奇哉殊胜功德七宝藏,并非未依圣典自臆造,大海之中所获如意宝,从劣境中随意岂得到?证悟智慧日轮之光芒,需依未失加持师窍诀,否则一切盲修瞎炼者,行至妙道本地极鲜少。无有闻法世间过虽大,颠倒听闻较彼罪更大,故具拜阅智者论此时,为何不睁听闻之双目?此世间中唯一摩尼珠,全知上师论典之至宝,除此之外无有余佛陀,于此谁人不生大喜悦?”

  在藏地,凡是宁玛派的修行人对七宝藏最起码也略知一二,而在汉族的修行者中了知七宝藏的却寥若晨星。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没有汉译法本,虽然法尊法师的传记中记载他曾翻译过七宝藏,但经多方查寻至今仍未找到原译本。据说大陆的郭元辛居士也译过此著,但只见过《实相宝藏论》与《句义宝藏论》,也许由于版本的不同,其中也有与藏文原文不符之处。前几年,台湾佛教界也曾荟萃群英,着手翻译,由于种种原因,现今也杳无音信了。

  作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无一不想得到窍诀,无一不希望自己能如理修持,早日成就而利益无边众生,但多数人苦于无有真正的窍诀,更有许多至力于修行之士翘首以待七宝藏的问世。为此,我今将其中的《窍诀宝藏论》译成汉文,奉献给有缘者。

  此论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既广博,又极其富有针对性,既有共同乘的窍门,也有顶乘大圆满直指本性的密诀。其中也运用了大量恰如其分的比喻。它好似一面无垢的明镜,将我们的污点一一显露无遗,又如一盏明灯,指点迷津,使我们脱离歧途,犹如一把利剑,一一击中要害。此论的确是名副其实,完全是窍诀云聚。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赞叹此论说“摄集一切窍诀之精华,每六偈皆圆满妙法藏,如此妙道纵然遇真佛,一时圆满闻听岂不难?”

  因为本论只有颂词而无自释,藏文中也有些许之处极难理解,所以难免有不妥之处,译文若有不恰当的地方,在此特于传承上师以及护法神前诚心忏悔,以求宽恕,也希望诸位在阅读时联系前后句,反复思维,绝不可断章取义,否则无法了达其中的真正密义。

  虽然七宝藏暂时不能圆满翻译成汉文,但我想,如果是想真修实证的人从其中的一部论也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收益。这的确是活灵活现的无垢光尊者,即便是真正的普贤王如来与无垢光尊者亲自降临恐怕也不会有较此更甚深的窍诀可言了。


  注:本来,无垢光尊者著此窍诀论时均是六偈颂词,可是本文中却有不足六偈之处。如“证悟法性实义之六法:……。”也有一处是七偈,即“忘失解脱正道之六法:……。”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4:46 | 只看该作者
《窍诀宝藏论释》1  



    《窍诀宝藏论释》

  全知无垢光尊者 著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译礼)


  梵语:俄巴得夏那够卡那玛

  藏语:门阿仁波切奏

  汉意:窍诀宝藏论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首先解释论名。窍诀就是言简意赅地演示诸种修行法门的要诀。在此无垢光尊者为利有缘弟子,以简明易懂的文句来宣说修行必备的深广法要,故称为窍诀。

  宝藏:“宝”显珍贵义,对修行人而言,修行的窍诀万分珍贵。因为佛经论典卷帙浩繁,在一期短暂的生命中难以穷其底蕴,唯有依靠历代传承祖师荟萃了经续论典深要的窍诀方能即生取证菩提圣果。“藏”即涵藏,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义。该论涵藏了无量如珍宝般的窍诀,如同宝藏一般。又因具备能断除众生的无明烦恼、端正意念、轨正修行等作用,故名为论。

  虽然经续论典取名的方法有多种,但本论是依意义与比喻相结合的方式命名的。

  论首冠以梵名有四种必要:一表明来源清净;二为忆念佛恩;三是为了获得殊胜加持;四为令异域见闻者在心相续中种下梵语的习气与善根。

  顶礼一切佛菩萨

  这是无垢光尊者作论前的顶礼句,为示皈敬、祈求加持、增上顺缘,亦为遣除作论过程中的违缘而礼敬诸佛菩萨。

  依其大悲胜智之大舟,救渡众生趋向有海岸,

  已诣胜位如意之商主,一切佛陀佛子前顶礼。

  在此,作者将十方一切佛菩萨喻为商主,诸佛菩萨依其无为的大慈悲心与殊胜智慧之大舟,广事救渡饱尝轮回痛苦的无量众生,令彼等越过三有苦海,到达安乐彼岸。如是在已诣胜位如意宝洲的商主——一切佛与佛子前恭敬顶礼。

  为欲解脱殊胜善缘者,总集经续窍诀之精华,

  无余开显一切最深要,此以六法宣说请恭聆。

  此颂不仅演示了作者造论的目的与必要,亦涵摄了全文的一切内容。首先我们应了知该论的所化众生,此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欲求解脱、具有强烈的出离心之人,不具出离心、耽著世间八法者则非为法器;二是具有殊胜善缘之人,有者虽具希求解脱之心,但因缘份不佳而不能值遇具有法相的善知识,或根机低劣、智慧浅陋,故无缘直接受持甚深法义。尊者为欲求解脱、具有殊胜善缘的修行者总集佛陀与历代传承祖师之经续论典的精华,开显此本尊、空行、护法三根本如心血般爱护的甚深要诀。此等皆以六门之方法而宣说,法法涵摄成佛之道。如是殊胜的妙法,并非无因无缘能以值遇,而是行者在百千万劫中累积无量的善根与资粮所致。万望具善缘者屏息诸缘、不生杂念、恭敬谛听、百般谨持,以期即生取证普贤如来的果位。

  最初趣入正道之六法:道之基础护持三学处;

  无偏广闻多思各种法;三门寂静调伏自相续;

  警惕罪业增上诸善法;知惭有愧生起大信心;

  依止一切善友善知识。此于诸初学者极重要。

  首先教诫最初趋入正道者应具之六法:一应了知诸道之基础是护持戒、定、慧三学。我们若能秉持戒法逐一修行,则能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经云:“智慧之基,曰戒曰定,如是三学,次第应修,先持净戒,并习禅定,乃得真实,甚深智慧,依此智慧,方能利生,犹如莲花,不著于水,断诸分别,舍诸执著,如是观察,一切诸法,心意柔软,语音净妙,以无碍眼,等视众生,具修一切难行苦行,是为成就,菩萨之道。”二是修行者不应耽著门派、心怀门户之见,因各宗各派非但互不相悖,且有殊途同归之妙。如云:“诸宗观点,貌似有别,意趣同归。”所以我们应当远离偏执,广闻博学诸佛菩萨的教典,思维抉择各种深广法义,断除疑惑、树立正见以备修行之用。三应身口意三门寂静,依教调伏自心相续。如果身心浮躁不安,则无论何种行门都不能如理趣入,若法不能入心,则历劫修行也得不到毫许利益。因此要依教调伏自心相续,令身口意三门寂静。四是我们要时时提持正念,警惕罪业生起,即使微如毫端的恶业亦要励力断除,莫以恶小而为之。并尽力增上一切善法,莫以善小而不为。五要了知修行人必须具有知惭有愧的品性才会时时不忘正知正念,谨慎守护根门,循教轨正自己的言行,最重要的是应对上师与法生起极大的信心,远离一切散乱,专意受持上师的所传授的一切教言窍诀。六应了知亲近善友善知识非常重要,因为修行的旅途是坎坷而曲折的,我们要跨越生死的大沙漠,度过恐怖的罗刹洲,穿过稠密的邪见林,趟过无底的欲泥塘,若无善知识演示教理、指点迷津,又无善友勉励助道,则很难到达解脱的彼岸。此六法对于初学者十分重要。

  若欲独自居于寂静处,事先需要具备之六法:

  辞别上师自己能独立;遣除疑障无有可问事;

  身体无有病魔及违缘;销声匿迹远离诸人群;

  具足成办二利之教授;内心断定正见之密意。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5:01 | 只看该作者
  假如您想独自往诣罕无人迹的森林、岩洞等寂静处闭关,那么事先必须要观察自己是否圆满具备闭关之六法。一是辞别上师后自己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即与上师之间达到“身虽远隔重洋,心实未间毫许”的境界。二是已经无碍精通一切教理及修法,通过闻思、研讨、辩论等彻底遣除了心中的一切疑问,并谙熟领会于心,无有任何怀疑与可问之事。三是闭关实修期间身体要十分健康,无有内在的病魔与外界任何违缘等阻挠,能顺利地用功办道。四是销声匿迹远离人群,断绝一切人际交往,只身一人安住寂静处,专事修持法义。五应泯灭一切妄想分别,圆满具足能成办自他二利的殊胜教授,不仅自己修有所证,且能延续法身慧命,利益他众。六是内心对万法的本性通彻无碍,能断定无上正见之甚深密意,生起无伪的定解,如是方能如探囊取物般证达本地风光——究竟法界的本性。

  如果自己已经具备了上述的六种条件,就可以到寂静处掩关静修。

  独自所居静处之六法:具足寂静方位诸特点;

  前辈成就者曾作加持;无有失戒晦气护法聚;

  无有散乱愦闹诸逆缘;易得修法顺缘诸资具;

  无有人与非人之损恼。

  对独自修行要居住的寂静处亦有六种观察方法。一是对寂静处的风水、地脉、山势等逐一观察,看彼处是否有利自己修行,若是过去诸仙人、大修行者、大瑜伽师们禅坐过的地方,则可安然无忧地安住下来。在莲花生大士的《密咒宝鬘论》中就有选择寂静处的观察方法,乔麦仁波切的《山法》中也有说明。二是前辈大成就者们曾经作过加持的地方,如桑耶青普、刚日托嘎神山、汉地的四大名山、喇荣山谷等。喇荣静处是第一世敦珠法王曾住锡加持、并成就了十三大光身的净土,如今也是集聚了成千上万僧众之宝地,这样的寂静处对行者与修行都有极大的加持和利益。三是欲独自安住的静处必须是未被毁誓者的晦气染污并且护法云聚的净地。有些地方过去虽很清净,但后来被破誓者的晦气所染污,或于该处肆行杀生等诸多恶行,这种地方就很不利于修行。四是该地无有散乱与愦闹等不利于修行的逆缘,行者独自安住于林间,幕天席地,以鸟兽为伴,渴饮甘泉,饥食野果,无牵无挂,真是优哉游哉似神仙。五是该处必须易得修法必备的资具,如炊具、餐具、饮食等资具。六是该地无有人与非人的损恼,一般来说,只要自己具足正知正念及对上师三宝的诚敬信心,则任何人与非人都不会加害于他,反而会悉心竭力予地以护佑。

  修行相应顺缘之六法:饮食生活不堕于二边;

  具足所需供品修法物;具全甚深窍诀经续论;

  具足遣除障碍缘起物;所需一切圆满无所缺;

  无有多余财物之牵连。

  能令我们的修行相应一切顺缘之法有六种。一是饮食生活条件适中就好,如果生活条件过于优越,整日沉浸在五欲之中,则难以静心息虑思维法义。此身虽为四大假合之躯,但它是我们获得解脱的基础,若生活条件太差,甚至口中无食、背上无衣,也会成为修行的违缘,故饮食等生活条件适中,不堕于优劣二边才有利于修行。二是应当具备花、香、灯、水等供品以及修法的胜物,如铃杵、手鼓等法器。三是应具足所修持的甚深窍诀以及经续论典,就是说要精通此等法义,如果心相续一片空白,只是闭着眼睛如一潭死水般枯坐则毫无意义。四应积聚遣除障碍的缘起物,如加持丸、解脱丸、金刚带、系解脱、护身咒等都是遣除障碍的胜物。五应圆满具备修行中的一切所需,如食物、药品等必须无有缺乏。六是除修行所需以外的一切财产皆当舍弃,令身心自在,不被多余的财物所牵累,因为财产会增加行者的烦恼与执著,是故必须放弃恶业之因的财产。如云:“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阮囊何事堪羞涩,富有恒沙是佛陀。”

  所依殊胜道友之六法:种姓高贵善良性调柔;

  具大信心精进智慧高;修法一致相处极方便;

  无有我慢诸根皆调顺;誓言无垢具有清净观;

  情真意切严守秘密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5: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修行中所依靠的殊胜道友亦应具足六种条件:一是彼之种姓高贵,心地善良,禀性正直,身心调柔,如是贤善的道友方可依止。若是种姓卑劣、恶心遍布、野蛮狂妄的恶劣道友则不能依止。如云:“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二是我们所依止的道友必须对上师三宝具有很大的信心,对闻思修行亦有很大的精进心,并且具足深邃的智慧和正知正念,能明辨取舍,不昧因果。三是与见解相同、修法一致、志同道合的道友相处极为方便,可以促进彼此的修行。四是为人谦卑无有贡高我慢,诸根皆极调顺者。如非礼勿动、非礼勿听、心意寂静之人,其言谈举止、行住坐卧都能给人一种和善清净的感觉。五是平时谨持上师的教言,严守誓言不令破损之人,这种道友非但不妄论他人过失,且能时常口出赞言妙音,一切禁行清净无染,对上师、道友以及密法等都具有清净观。六是对上师、道友以及其他人均能坦诚相待,情真意切,毫不虚伪,亦能严守一切秘密,无论何者委托的秘密绝不泄漏。若有具足上述六种条件的人,则可作为自己修行的终身伴侣。

  究竟修行六种殊胜法:依据教证以理而抉择;

  实修窍诀次第圆地道;引导高低诸众离边执。

  上述自己、静处、道友等应具足之法都圆满齐备后,我们就可以正式掩关起修,其究竟修行亦有六种殊胜法门。一是凡所修法都依据佛经等金刚语为教证,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修法都完全符合教证的内外密意。二是所修之法不仅以教证为依据而且以理论万般观察亦不得任何过失,如何抉择亦能成立为正量,诸如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等甚深法门。三是一切窍诀皆应实修实证,将其运用到心相续中实地起修,切莫“珍藏”于书本中。若如鹦鹉学舌般仅说不修亦是枉然,如云:“说得千丈,不如行得一尺。”四是修法不能奢望一步登天,必须依循次第才能圆满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取证大菩提圣果。如金刚密乘是通过累积资粮、忏悔业障后,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至无上大圆满。一切修行法门皆应如此。五是为能引导六道众生,佛以大悲心安立了无量乘门,以契合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机。六是待众生根机成熟之时,再施以超离一切边执戏论的一乘了义法门。《法华经》云:“十万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锲而不舍修行之六法:纵然遭杀心不舍正法;

  纵然生病心不生邪见;坚守誓言不被违缘摧;

  入定觉受后得相圆融;未得成就之前永精进;

  值遇外缘立即依对治。

  能令我们一生锲而不舍地勤于修道之法有六种:一是纵然遭到杀害亦不舍弃正法,能够坦然面对,并将此恶缘转为道用。二是纵然身患疾病,痛苦不堪,我们的心也要安然忍受,对上师三宝不生邪见,思维此乃宿业的果报,以此代受众生诸苦、清净累世罪业而提持正念。三应时时如护眼目般防护自之根门,坚守所受持的誓言,令誓愿有始有终,不被违缘破坏,直致修行圆满。四是我们入定时的体验、觉受应与后得位的行为相圆融。若于入定时诸根调柔,而出定时心浮气躁、言行狂妄就完全背离了正道,非为真实禅修,唯是影像而已。如果在入定时见到无有缘相与执著的法性本体,那么出定时亦应念念不离诸法如梦如幻的观修,使出入定的境界相圆融、不相背离。五是乃至获得真实成就之前,当恒时精勤于道业,毫不懈怠。如云:“有一天光阴,忙一天法事,不是益他,总须利己。”当知过一寸时光,则失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经云:“人身难得而易失,光阴易往而难追,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因此我们应当常以身事无常、轮回苦重警策自心,提持正念勇猛精进修行,以期即生取证菩提。六是在值遇不利于闻思修行的外缘时,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予以对治。比如在遇到引生嗔心的外缘时,应立即修慈悲观对治;遇到引生贪心的外缘时,则立即修不净观对治......

  应当深深思维之六法:一切不幸来源于自己;

  一切痛苦来源于宿业;宿业亦依暂时外缘生;

  恶缘由自分别动念生;妄念亦随迷乱外境生;

  迷乱外境遮障解脱道。

  应当深深思维之法有六种:一应思维我们所遭遇的种种不幸之事,皆源于自己往昔的业力,因为“凡所造业,必有因果”。众生只因一念无明导致旷劫迷惑,在六道中流转不息,因此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二是身心所感受的一切痛苦均来源于自己宿世的恶业,如行杀业者必定会感受短命多病等苦报;行偷盗者必受饥寒贫穷等苦。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世间千差万别的尊卑贵贱,都在揭示真实不虚的因果规律。三应了知宿业亦要依靠暂时的外缘才能成熟果报。若仅有往昔的业因,而无现前暂时的外缘,亦不能产生业果。但最终因缘具足之时必定现前其果。《百业经》亦云:“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四应了知一切恶缘皆来自于自己的恶念,逃不出分别心的范畴。五是一切分别妄念也是因为自心随逐迷乱外境而产生的,由无明覆障导致沉沦于欲海中。六是依此迷乱外境而沉沦于苦海中,遮障了解脱的光明正道。我们只有树立正见,精勤修积三学功德,才能根除三毒烦恼,洗涤罪业垢染,成办殊胜道业,乃至打破实执,返璞归真。

  诸罪为己所造之六法:生死苦恼皆由自所造;

  寻而不得寻苦自所造;维护生计苦恼自所造;

  贪亲嗔恨怨敌自所造;怨会爱离苦恼自所造;

  三恶趣中剧烈大痛苦,亦非他造自业所导致。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5:2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了知一切罪业苦果皆为自己所造之六法:一是一切生死苦恼皆由自己无始以来造就的恶业所感。众生流转于轮回,生死循环,苦恼各异。比如人类在住胎时,整整十个月安住在臭闷、狭窄、黑暗的胎狱之中,四肢蜷缩如被绳缚;期满临盆之时,如坠入荆棘丛中一样。渐次长大,其间饱尝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一期短暂的人生旅程眨眼即过,到死亡之时,又得万般无奈地感受四大分离、气息瓦解等痛苦,这一切皆因自己耽著世间法而不寻求出离解脱所致。二是对一心贪恋的世间圆满苦苦追寻却始终不能得到。众生之所以痛苦,就在于盲目地追求缘起假相,如是上下求索,种苦因、感苦果,所以万般痛苦无不是自己所造。三应了知维护生计的苦恼亦为自己所造。因为众生都耽著四大假合之躯,为寻求物资受用殚智竭虑,不惜身临险境,但欲望却永远无法满足,便有了“世间般般有,种种不现成”的感慨。这些苦恼亦是自己造就的。四应了知众生以无明分别心而产生贪爱亲友嗔恨怨敌的痛苦,是故怨敌亦是自己所造。五是怨嗔会、爱别离等苦恼亦为自己的分别妄执心所造。六应了知三涂恶趣中的剧烈痛苦非为他人强加于己身,而是由自己的恶业所造。如嗔心重者感堕地狱、贪心重者感堕饿鬼、痴心重者感生傍生,非他人把自己推堕此等痛苦中,而是我们自己的恶业所致。

  迷乱恶分别念之六法:自心未调外敌无穷尽;

  怨敌亦是自心不净相;寻觅空洞声响之踪迹;

  于逸然心执著而破立;苦乐不定执著为固定;

  怀恨在心焚毁自相续。

  我们应当认知容易引起迷乱的恶分别念之六法:一是自心未调故外敌无有穷尽。如果不善于调伏内在的嗔恨心,那么外在的怨敌是无穷无尽的。《入菩萨行论》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二是一切怨敌都是自心不清净的显现,无实有自性。如果心能得清净,则一切怨敌亦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三应了知他人的赞叹毁谤等音声皆由迷乱分别心所安立,彼之体性内外中皆了不可得,唯是分别心的执著,亦是缘起和合的一种假声相。所以,应当提起正念,切莫对这些空洞声响的踪迹苦苦寻觅。四应知自心本来是逸然离戏的,但因无始时以无明遮障不见其本性,起虚妄分别而串习执著其有所破与所立。五是身心所感受的苦乐本来是互相观待、无有决定性的,但由分别心执取为有自相的苦乐,因而遇缘触境总是喜怒于形色,殊不知一切苦乐皆来源于充满无明习气的执著心。六是在遇到某些违缘与不顺时难以透视其自性,故怀恨在心而伺机复仇,如是以嗔怒之火必将焚毁自己的相续以及多生累劫的一切善根,所以我们应断除此等迷乱的恶分别念。

  遣除迷现大利之六法:于害安忍生起大悲心;

  不执为魔视为父母师;于执迷乱修炼无实体;

  铲除迷乱根本之自心;一切外缘显现转道用;

  不外散乱依止对治力。

  能遣除一切迷乱显现、使我们获得极大利益之法亦有六种:一是无论自己遭到何种损害皆应安忍,以大悲之心观照造害之人,如是对我们修心有极大利益。二是若将魔障执著为实有则必遭魔殃,此乃修行之极大障碍。因此,对一切魔障不应执为实有,而应视之如父母师长般深怀恭敬慈爱之心,如是亦有利于我们的修行。三是于一切执著与迷乱境现均观修为无有实体、空寂离戏之自性,这样数数修炼就能灭除迷乱执著等一切痛苦。四要铲除一切迷乱之根本——分别心。若能根除分别心,则诸迷乱亦就随之而寂灭于本性之中。如经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五应将一切外缘显现转为道用,简而言之,即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视一切善缘如夏日彩虹而不起喜执,反之亦不应嗔于恶缘,当视之为一切顺缘的基础。六应摄伏自心不散乱于外境,一旦分别念现起时,即刻提持正念,以对治力遣除。这样行持对我们修心有极大利益。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5:45 | 只看该作者
  危害自心轮回之六法:身心恒受痛苦无安乐;

  寻求现世苦恼无离时;自身未得自在无乐事;

  希求兴盛无有安乐时;业未尽前遭受轮回苦。

  危害身心的轮回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种:一是在轮回中身心恒时感受无量痛苦,如身体感受生、老、病、死苦,心里感受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嗔会苦等,分别心执著诸苦,的确无有少许安乐。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二是世人为了饮食受用而早出晚归,甚至连区区蚂蚁也会为觅食而四处爬行,若我们也如是寻求现世诸法,则永无脱离苦恼之时。三是在自己的身心获得解脱与自在前,永无安乐之时。如人世间的三苦八苦,身心无不为之所缚。四是希求兴盛之人永远无有安乐的时候。譬如,力求名利双收之人,往往是费尽心机,百般以诡计争名夺利,结果却是求福不得、避祸不及,真是苦不堪言。五乃至我们的宿业消尽之前,必定会遭受充满罪恶的轮回痛苦。(原藏文中即缺第六法。)

  思维一切无用之六法:不入正道所作无用途;

  不修善法一切无用途;不行正法长寿无用途;

  除正法外饶益无用途;不积二资资具无用途;

  未修菩提一切无用途。

  我们应思维除修行以外的一切均无任何用处之六法:一是不趋入解脱正道者,一切所作均无用途,即便是达官显贵、巨贾富豪之人,其所作之事都无意义。二是不修积善法者一切无有用途。我们若能修积善法功德,则于今生来世皆有利益,此外无论拥有何等丰厚的家当、崇高的地位均无意义。三是若不行持正法,则寿命再长亦无用途。依人身造恶者枉得为人,彼若得长寿仅是徒增罪苦而无有任何意义。四是除了正法以外,诸如财产、地位等世间利益均无有用途,只有大恩上师以正法对我们所作的饶益才是使我们获得解脱与安乐之因,也是最有利益与用途之法。五是若不修积福慧二种资粮,则希求一切资具、受用均无用途。因唯有无漏的福慧二资才能助成解脱之佛果,其它的世间资具只能助成轮回的流转与痛苦。六是除了修持菩提正道之外,一切世间琐事对于修行者来说都显得毫无用途。因为勤苦行持菩提正道之人,能渐近安乐的彼岸,此外,疲于奔命地忙碌世间琐事的结果只能是沉溺于恶趣痛苦的深渊中而难以自拔。

  解脱商主上师之六法:燃慧灯引漂于暗处者;

  令处险地众人入正道;赐予为水冲者大乐舟;

  引陷囹圄众至解脱地;令沉苦沼者诣解脱地;

  以智剑断束缚者二取。是故当视上师为真佛。

  如大商主般能引导我们趋入解脱安乐宝洲之上师亦应具足六法:一是上师应具有点燃智慧明灯的能力,因为他要以大悲心引导漂泊于三有黑暗处的无量众生。二是上师能令身处罪恶险地的众生步入光明正道。众生依自己的无明烦恼昧于因果,造诸恶业,如是身坏命终之后必将堕落恶趣深渊。而与佛无别的上师不忍众生的苦楚,时时处处广设方便布教,演示因果真理,引领此等众生脱离恐怖险境,趋入解脱正道。三是上师能赐予被三有苦水、四大瀑流所冲击的众生大乐之舟楫,令众生顺利地脱离苦海,到达安乐的彼岸。四是上师能引导身陷执著囹圄的众生到达自由的解脱地,永远不为业惑苦恼囚禁。五是上师能令沉溺苦沼者脱离一切痛苦,诣至解脱之地而获得究竟安乐。六是上师能以智慧的宝剑斩断被缚众生的二取执著。是故应当视上师为真佛,如云:“侍师如侍佛,必得佛加持。”如是方能祈望上师引导我们出离轮回的罪苦深渊,现见本有的法身慧命。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16:07 | 只看该作者
  无常坏灭有为之六法:思维因缘聚合故灭性;

  昔日生者皆亡故定灭;器情变化无常故定灭;

  寿命不定死亡故坏灭;昼夜瞬间即逝故坏灭;

  生际必死之故定坏灭。

  我们应了知无常坏灭之六种有为法:一应思维因缘聚合之理,应知世间万物无有亘古不变者,皆是坏灭的本性,终究趋于灭亡。二应思维昔日生者皆已死亡,回首过去,百年以前之人与事都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灭之循环是必然的。三是思维器情世间无常。人事万物变化莫测,今有后无,循环不失。《佛说无常经》中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又有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故世间一切人事万物必定难逃无常的大网。四应思维寿命无常之理。人的一期寿命长短不一,有的朝生暮死,有的三百六十日亡,长寿者亦少有超过三万六千日的。龙树菩萨云:“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被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希奇。”如是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我等行人当以此教言作为警世钟,提持正念,恒不忘失,精进修行,以期早证菩提。五应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故当思维昼夜瞬间即逝之无常。六应思维生际必死之无常,人之有生即必定有死。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步步接近死亡,不知死神何时出现在面前。《汇集经》云:“所住之处为无常,故当忆念为净土;饮食受用皆无常,观修禅悦以为食;床上睡眠亦无常,迷乱修为梦光明,财物珍宝无常故,应依圣者之七财,亲友近邻无常故,当于静处修出离;名誉地位无常故,应恒处于低劣位,言谈话语无常故,当勤念咒与诵经;信心出离心无常,故应坚定立誓言;思维分别念无常,应具贤善之人格;有为证相无常故,当至法界之尽地。”因此我们应当深深地思维“人事万法无常”之真理,彻底放弃对世间妙欲的贪执,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而策励精进修行正法。

  修持正法功德之六法:信解听闻佛法与随喜,

  赞颂趋入正法稍行持,皆离轮回播下解脱种。

  修持正法之功德有六种:一是信解佛法之功德。我们首先应对清凉的甘露妙法生起希求与信心,如获至宝般地作意思维。如云:“无信心之大地,难长功德之庄稼。”可见修学佛法,信心尤为重要。二是听闻佛法之功德。如理地听闻佛法将会获得不可思议之功德。佛经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三应随喜一切善法的功德,乃至他人一毫之善也要随喜赞叹,我们若能深心随喜,必将获得无量功德。《汇集经》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四是赞颂佛法之功德。我们若能诚意赞叹佛法,也将获得不可思议之功德。五是趋入正法之功德,如云:“皈依三宝,趋入正法,闻思修行,功德无量。”六是虽然不能恒时勇猛精进地修行,但在因缘聚合之时能稍事行持佛法亦将获得无量功德。譬如敬献五供、忏悔礼拜、诵经持咒等众善行皆是殊胜功德之因。如是行持之人的相续中即已播下了解脱的种子,必将超出三界。

  如理行法功德之六法:众人恭敬赞叹天尊护;

  今生多乐死后生善趣;究竟成就圆满菩提果。

  如理行持佛法之功德有六种:一能受到众人的恭敬。若修行人持戒精严,威仪具足,并且时时以慈悲心护念众生,那么此人必定会受到众人的恭敬,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皆以言传身教证明了这个道理。二能受到人天赞叹。凡是如律如法行持之人,人天都会欢喜赞叹彼之功德,时常亲近依止于他。三是受到天尊的护佑。如法行持之人,无论身临何境、作何事业都自然能得到天尊的鼎力相助,并时时护持不离左右。四是今生多乐。如理行持之人,不仅现世中不遭受恶缘的违害,而且一切时分顺缘具足,身心都充满安乐。五是死后转生善趣。依彼如理行持之功德,暂时必定会转生到人天善趣,并且一切衣食受用具足圆满。六是究竟获得佛果。依彼如理行持之功德,能得如意之成就,即获得圆满断证功德之菩提圣果。

  不具正法过患之六法:无明遮障如同盲老妇;

  易受世人欺骗如娼妓;无义散乱如观集市戏;

  易被外境诱惑如孩童;无有主见如同诸儿戏;

  难断迷现如鱼被网擒。如是毫无意义耗人生。

  反之,不具足正法的过患亦有六种:一是被无明烦恼遮蔽了智慧的双目之人,不知取舍,颠倒邪行,如同盲目的老妇,已行近险境却不自知。二是无有智慧与正见者易受世人欺骗。因为不具正法者不会如理抉择和正确取舍,喜于道听途说,随处轻信,结果往往是上当受骗,如同娼妓般卑贱可怜,身为受害者,不仅得不到他人的怜愍反遭众人唾弃。三是不信佛法之人的所作所为皆无意义,其身心极度散乱,如同在集市中观赏戏法的人一样在散乱中虚度光阴。四是未被佛法的正见摄持者,容易被缘起假合的外境所诱惑,执妄为真,颠倒取舍,认为有能执之真我与所执之真法,心随境转犹如愚稚的孩童一般。五是不具正法智慧之人,身心漂浮不定,无论作什么事情都没有主见,总是随声附和,从不观察,如同小儿的游戏一般。六是未从正法中引生智慧之人,执著习气非常坚固,通常因无明而迷执不舍,故难以断除能所二取之迷乱境现,如鱼落入网中一般,难以获得解脱。如是此等补特伽罗毫无意义地空耗了人生宝,实在可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4-29 23:01 , Processed in 0.110913 second(s), 19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