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4-19 16:22:05
|
只看该作者
适见《六壬》之推演模型,已具易之义理与理、数、象、占于其中者。
再看由《六壬》之推演而产生的课体与《周易》之关系。
《六壬》以元首课、重审课、涉害课、遥克课、昴星课、伏吟课、返吟课、别责课、八专课,共九课为纲,推演随“时”就正,千变万化,皆以其九课为依据,称之为九宗门、九宗元或宗门九式。九式衍生六十四课为目,与《周易》之六十四卦相匹配。如下胪列:
元首课(后皆删‘课’字)统乾、重审统坤、知一统比、涉害统坎、遥克统睽、昴星统履、别责(卦体不明)、八专统同人、伏吟统艮、返吟统震、三光统贲、三阳统晋、三奇统豫、六仪统兑、时泰统泰、龙德统萃、官爵统益、富贵统大有、轩盖统升、铸印统鼎、斫轮统颐、引从统涣、亨通统渐、繁昌统咸、荣华统师、德庆统需、合欢统井、和美统丰、斩关统遁、闭口统谦、游子统观、三交统女后、、乱首(不明)、赘胥统旅、冲破统夬、淫失统既济、无淫统小畜、度厄统剥、无禄绝嗣统否、屯福统屯、侵害统损、刑伤统讼、二烦统明夷、天祸统大过、天狱统噬嗑、天寇统蹇、天网统蒙、魄化统蛊、三阴统中孚、龙战统离、死奇统未济、灾厄统归妹、殃咎统解、九丑统小过、鬼墓统困、励德统随、盘珠统大壮、全局统大畜、玄胎统家人、连珠统复、间传统巽、六纯统革、物类(不明)。
考诸书唯缺“临”、“无妄”、“恒”三卦所配课体不明。
3、课例阐《周易》义理
《六壬》的第一课叫元首课,如上所述它配《周易》六十四卦之乾卦。我们先以此课为例,看它是如何发挥易理的。
元首课说:“凡一上克下,余课无克,为元首课。象天。如君克臣,必顺其正,无动乱反常之理。为九宗之元,六十四课之首,故名元首。君占则有伊吕之臣、臣占必遇唐虞之君,常人占之万事顺利。大哉,元首。元亨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统乾之体,乃元吉第一课也。象曰:天地得位,品物咸新,事用君子,忧喜俱真……门庭喜溢,利见大人。如日辰、用神、年命、值旺相气乘吉将,更逢富贵、龙德、时太、三光、三阳、官爵、高盖吉课,有一助之则有乾之‘九五飞龙在天’云龙风虎相从‘大人’之象也”。
请再看统坤卦之象的重审课:
“凡一下贼上,余课无克,为重审课。象地……积善者庆,积不善者殃……至哉重审,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统坤之体也。象曰:顺天厚载,柔顺利贞……君子厚德,中道而行,则有坤‘六五黄裳元吉’之象也”。
六十四课目莫不如此发挥《周易》之义理。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乾坤又其《六壬》之门邪?
4、当《周易》万物之数
《六壬》由月将加占时起天地盘,布四课,发三传,而推演出九式。九式又衍生六十四课目,以配易卦(已如上述)。又由六十四课目中(各别课目)产生出“格”来(格即支卦),它们是:见机格(后略“格”字)、察微、缀瑕、蒿矢、弹射、虎视、冬蛇掩目、帷薄不修、独足、自任、自信、杜传、无依、无亲、解离、涉三渊、三阳、出三阳、出户、盈阳、变盈、入冥、凝阴、溟蒙、冥阴、悖戾、顾祖、极阴、时遁、励明、回明、转悖、断涧,大约三十三格。六十四课加三十三格,计九十七课格。《六壬》以九十七课格,而又统御七百二十课式。
这七百二十课式来源是:以六十花甲排日推演,则每日十二时,每时一课。其课体有60(花甲)(12(时支)=720课式。是《六壬》的最基本课式。七百二十课式分别是:一、贼克得始入105课,又重审115课,又元首118课。二、比用得52课,又知一29课。三、涉害63课,又见机9课,又察微2课,又缀瑕1课。四、遥克得蒿矢40课,又弹射25课,五、昴星得虎视4课,又冬蛇掩目12课。六、别责得9课。七、八专得16课。八、反吟得无依54课,又无亲6课。九、伏吟得不虞6课,又自任24课,自信9课,杜传21课。合之为七百二十之课体。
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如十二月将、十二来方、60太岁、60本命、60行年,得720(122(月将、来方)(603(太岁、本命、行年)=22394880000个信息单位“当万物之数也”。更何况一课而兼数种课体,比比皆是者。
《六壬》以占时、三传、行年、本命、太岁、来方、日上、辰上、较量与日干支之关系,谓之十事。又有占时为先锋门;月将为值事门;日辰为外事门;三传为发端门;年命(即行年、本命)为变体门;参与岁月日时之星煞作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基本评断依据(此不赘述)。
所以《六壬大全》提要中说:“由干支而有四课,则亦两仪四象也,由发用而有三传,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以至六十四课莫不原本仪爻,盖亦易象之支流,推而衍之者矣……”。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六壬》之学,符合“《易》以道阴阳”的理;体现《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数;契于《周易》仰观俯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象;适于《周易》问断决疑的占。是《周易》衍生的庞大体系,更高层次学(术)文。
三、《六壬》辨疑
《六壬》之学,为历代贤哲所喜爱,视为经典。据说明代禁习阴阳五行之学,而《六壬》为士大夫所独钟,习而用之,得以流传至今。古往今来代有著述,汗牛充栋。其论汪洋,均含精义。然亦因其年湮历久,历法之更替,时代之差异,或学者各秉师承,或独具见解,其论纷纭,莫衷一是者时有所见。譬如:论天乙贵人口诀;论旦贵暮贵(亦称昼贵夜贵或阳贵阴贵)口诀;贵人临昼夜时刻分界之起例;次如月将过宫之定日时之例;又次如涉害课式之起例,竟多见歧义。使人如坠云烟,弗知适从。亦可谓《壬》学三大疑团。
《六壬大全》提要中说:“惟是六壬所重莫过于天乙贵神,阴阳顺逆为吉凶所自出,如匠者准绳矩矱。而先天之德起于子,后天之德起于未,以五干德合神取贵,承学之士多未究其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