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9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四书研习报告—大学锺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五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摘自《锺茂森博士:四书研习报告—大学》

四书研习报告—大学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五集)  2009/7/18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2-416-0015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学》,今天我们就能够把《大学》讲圆满。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大段,是以国与天下合释。我们来看今天要读的经文: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这节经文是引用《礼记.檀弓》这一篇当中的个典故,跟上一节《楚书》里面讲到的「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意思是相应的。『舅犯』这个舅是舅舅,谁的舅舅?是春秋时晋文公的舅舅。朱子批注当中说,「舅犯,晋文公舅狐偃」,狐偃是晋文公舅舅的名字,他字子犯,所以称为舅犯,这个是把人名缩得非常的简短。这是晋文公的舅舅说的话,说『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亡人,朱子说,「文公时为公子,出亡在外也」。晋文公当时还是晋国的公子的时候,他的名字叫重耳,因为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宠信骊姬,头脑就昏,把太子杀死了,重耳逃亡国外,所以「出亡在外」这个亡是逃亡的意思。

  这个故事是讲重耳在外面逃亡期间,这是为了避开国家的内乱。后来晋献公去世,秦国的秦穆公就派人去重耳那里吊丧,而且告诉他,现在晋国发生这个大丧事,这种时候很可能失去权位,也很可能得到权位。虽然你在居丧当中,但是流亡不可以太久,得国的时机不可以错失掉,你要好好的去策划。言下之意是提醒他,现在回到晋国夺回政权正是时候。当然秦穆公派人去给他吊丧、说这番话,也是试探重耳。重耳就把这段话告诉他的舅父子犯。他舅父跟他讲,你还是去辞谢他的好意,你告诉他,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宝贵的事物(无以为宝),只有爱自己的亲人才是最宝贵的事物(仁亲以为宝)。朱子这里讲,「仁,爱也」,就是爱自己的父母,这是宝。舅犯就跟他讲,说父亲去世是何等悲伤的事情,怎么能够借着这种事情来图谋自己的利益?如果是这样做的话,我怎样向天下人解释?舅犯劝重耳还是去辞谢秦穆公的好意。于是重耳就把这番话跟这个来的人讲了,讲完以后,就一直磕头,但是并没有拜谢。

  来的这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就问,重耳怎么说的?来的人就把重耳这番话转告给秦穆公,是说:感谢贵国国君好意来吊丧,来问候我这个流亡在外的臣子。现在父亲去世,我不能够亲身在灵前悲哀的哭泣,却让贵国国君为我的将来担忧。父亲去世是何等悲伤的事,怎么可以还有其它的居心,那岂不是玷辱了贵国国君的恩义?秦穆公听了之后就点头,然后问,那他还有什么表现?来的人就说,他说完之后就在那里磕头,而没有像居丧的主人那样来拜谢,哭了之后就站起来,站起来后也不再跟我讲任何私话。秦穆公听了之后就点头,很赞叹,他说,公子重耳真是仁厚,他叩头而不拜谢,是他不以继承人来自居;他响应完了我们的话之后,哭着站起来,这是表示他对父亲的爱慕、怀念;站起来之后就不再跟客人说话,这说明他完全没有借此机会图谋私利的念头。后来,重耳果然成为一位心怀大志的政治家,经过一段周折之后,他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而且是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就是晋文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只要有德行,便会得人心,大家就会对你仰慕、尊敬、拥戴,那你怎么会得不到国土,怎么会得不到财用?所以《大学》经文讲得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朱子批注中说,「此两节又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外本内末,我们昨天讲到了,本是德,末是财,外本就是轻视道德,以德为外;内末就是重财富,以财为内,这是不可以的。这两节的经文,一个是舅犯说的话,一个是《楚书》里面所说的话,都给我们明确的说明这层意思,真正的财富不是钱财,而是什么?《楚书》里说的「善以为宝」,就是善人才是真正的宝,仁亲才是真正的宝,仁亲是孝道,是德行。底下又引《书经》上的一大段来给我们做证明: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秦誓」这是属于《周书》里面的,《尚书》有夏、商、周三部,它是《周书.秦誓篇》。「秦誓」就是秦穆公的誓言,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一次秦穆公要讨伐郑国,郑国跟晋国是联盟的,有一位臣子就向秦穆公禀告,说你最好不要去讨伐郑国。当然也有人赞成秦国去讨伐郑国,后来秦穆公还是决定带着军队去伐郑。结果郑国请了晋国晋襄公,把两国军队合并起来一起对秦国作战,一仗打下来,秦穆公大败。回到秦国,他就对自己的军队发了誓言,这就叫秦誓。「秦誓」里面主要是自责的,如自己没有很好的任用贤能,听取贤臣的劝告。

  这一段文字说,『若有一介臣』,朱子把这个「个」,一个两个的个,给我们解释说,《尚书》里面都作介。一个的个,简体字是「个」,古汉字里面也有这个写法,它只有一竖;介是两竖,大概在抄写的时候有一点点遗漏,当然意思都是一样的,有一个这样的臣子。『断断兮』,朱子解释,「断断,诚一之貌」,也就是诚恳忠心的样子,诚是诚恳,一就是忠心,一条心。这个臣子非常诚恳,非常忠诚,『无他技』,没有其它的技能,他只是忠诚。『其心休休焉』,这个「休休焉」的意思是和乐的样子。『其如有容焉』,这是讲他能够包容的样子,他度量很大,很能包容人。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当发现别人有技能的时候,他就好像自己也有同样的技能那样高兴。道家《太上感应篇》里面讲的,「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这是什么?完全没有嫉妒心,而能随喜别人的优点长处。底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朱子解释,「彦,美士也」,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3:16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很有学问、很有风度的君子叫彦;「圣,通明也」,能通达宇宙人生真相,明了真相,不胡涂,这种人称为圣,看到这样贤能的君子、圣人,他的心都向往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这个啻就是只的意思,不啻就是不只,不只是自己口里赞叹别人的技能、别人的贤德,不是口说说而已;实能容之,他是实实在在的,确实发自内心能够包容有才华的人、尊敬贤德的人,他是真诚的。这种臣子来保护我们的子孙黎民,这个黎当众字讲,也叫做众民,也就是,有这么一位臣子来护国护民的话,『尚亦有利哉』,对我们国家还是很有利益的。这是一位很难得的贤臣。

  下面一位讲的是奸臣。『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当这个臣子看到别人有技能有才能,他就会嫉妒。这个媢就是嫉的意思,媢嫉就是嫉妒,嫉恨贤才,恶之就是讨厌。为什么他讨厌贤臣,讨厌那些有才华的臣子?他是怕自己不能得宠,怕自己的权势被那些有技能、有贤德的臣子夺去。人之彦圣,看到贤士、圣贤,他违之而俾不通,违之就是不让他出来,千方百计阻挠他被皇帝任用,俾不通,就是让他不能够畅通、没有机会被选用。实不能容,他心里头心量狭小,不能容人,只有自己。『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这种臣子他不能够保全我们的子孙和民众,这种臣子是祸国殃民。殆哉,殆字就是危险的意思。历史上秦桧就是这样的人,对于岳飞有领军作战的技能,他媢嫉以恶之,非常嫉妒、非常厌恶,非要将岳飞置之于死地,而让他不能够施展他的抱负。有了秦桧,宋朝真的就被秦桧给危及了,这是个危险的人物,祸国殃民的人物,他不能保全社稷,不能保护人民。

  蕅益大师给这一段加了个批注,说「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纯是无人无我之心。后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这是把根本的原因点出来。「秦誓」这篇文里面说到的两个臣子,前面一个臣子,因为能够格物致知,能够把自己的物欲放下、把私心放下、把分别执着放下,用自己的良知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他的心纯是无人无我之心,所以能够「见人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他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太难得、太可贵,他没有私心,没有嫉妒。嫉妒是从人我分别当中、自私自利的执着当中产生出来的,世间人讲,嫉妒是心灵的肿瘤,把这个肿瘤割除掉,我们才能够健康,自己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后一个奸臣,他不能格物致知,私心很重,分别执着很重,分人分我,不能容人,只有自己,所以祸国殃民,自己最后也不得好的下场。下面《大学》经文说到: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这个『唯』当做唯有来讲,唯有仁人,就是有仁爱心的人。『放流之』,把谁去流放?把那些奸臣,那些自私自利的、不能容人的奸臣,把他流放。『迸诸四夷』,迸当逐字讲,驱逐他出去。四夷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东南西北这些少数民族的国家部落,属于不开化的地区。要把他驱逐出境,『不与同中国』,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国家留下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真正有仁德的人,他大公无私,起心动念都想到民众,他爱一个人,爱的是贤臣,因为这位贤臣能够为国为民服务;他厌恶一个人,因为这个人是奸臣,祸国殃民,他心只有公没有私。

  朱子解释说,这一节经文,「言有此媢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这是说,那种媢嫉之人,嫉妒心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奸臣,他妨害贤能,使很多圣贤君子不能受到国家的任用,这就病国,让国家有灾难、有危害。仁德的人,必定对这些心量狭小的奸臣深恶痛绝,因为仁德的人的心是大公无私,没有想到自己的利益,起心动念都是想到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他爱人也好、恶人也好,好恶都能得其正。正的标准就是大公无私。这是朱子的解释。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解释,说,「唯仁人,无爱无恶,亦唯仁人,能爱能恶。仁是性体,无爱无恶是性量,能爱能恶是性具」,这种批注把意思深化了。唯仁人,就是唯有仁德之人,无爱无恶,没有自己的喜爱,也没有自己的厌恶;有爱有恶,就是有爱憎,这是执着。这里的仁人就像佛法里讲到的菩萨,菩萨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他没有爱,也没有恨,这是从他自受用上讲的。下面说,「亦唯仁人,能爱能恶」,这是他受用上讲的。虽然仁人没有分别执着,但是他能随顺一切众生的分别执着而去分别执着,所以他能爱能恶。表现出的样子,他也有爱憎。这个爱憎是完全随顺众生的,我们讲完全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自己没有立场,他以人民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大公无私。所以菩萨表现出来好像也有分别执着。过去永嘉大师见六祖惠能大师,六祖问他说,你还有分别吗?就是这里说的,你还有爱恶吗,你能爱能恶吗?结果,永嘉大师回答说,「分别亦非意」。不可以说我没分别,但是分别也不是意(意就是自己的意思),我的分别执着是随顺众生的分别执着,我自己没有这个意思。跟这里讲的义理是相通的。自己没有意思,所以无爱无恶,而能随顺众生分别执着,是能爱能恶。这就是前面经文所说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仁是性体,自性的本体。无爱无恶是性量,性量是容量,自性含容法界,无量无边,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自性的量。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之后,才能够恢复这种性量。如果我们自己还有爱憎,就是有分别有执着,那我们的性量就不能恢复,变成我们现在的这个心量,很狭小,不能容人。奸臣就是这样的,他为什么嫉妒人,为什么障碍人?心量狭小。能爱能恶是性具,性具是自性本来具足万法。有万法必定有分别,没有分别的法界,那叫一真法界,那是本来无一物;当念头一起来,便有万法的出生。万法当中,在无分别中说分别,不执着中说执着,就成了能爱能恶,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4:0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什么?性德起用。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把性体、性量、性具这三性,也叫做三德秘藏,为我们讲出来,性体是法身德,性量是般若德,性具是解脱德,三德秘藏。凡夫迷失了自性,把三德秘藏转成烦恼,性体变成无明,性量变成尘沙烦恼,性具变成见思烦恼。这是圣人跟凡夫不同之处,总要觉悟自性、明其明德。下面经文说到: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见到贤能的人才,如果我们不能够去推举他,推举他而又不能够先于自己,也就是说让君上任用他先于任用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命也』。这个命字,汉儒郑康成当作慢字讲,程子当作怠字讲,慢和怠,意思相彷佛,怠慢。我们不能够推举贤才,而且不能够及时的推举,这都属于怠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见到不善之人、奸臣,如果我们不能够马上把他罢免掉,让他退出去,而且退得不够远,流放得不够远,这都是过失。为什么?因为有不善的奸臣在一天,国家人民就会受一天的危害。所以,仁人必定是想到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能够举贤用能、铲除奸佞。

  朱子批注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朱夫子讲的很有意思,他说你能真正做到这样,能够举贤任能,而且见到奸臣马上把他罢黜掉,这是你知道爱恶,哪些应该爱,哪些应该憎恶。但是未能尽爱恶之道,就是还没有完全懂得爱恶的道理,这种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但是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为什么朱子要这么说?仁者爱人,这个爱人,对奸佞的小人爱不爱?还是要爱,但是爱的方式跟爱贤才、爱君子不一样。君子、贤才能够为国家效力,我们爱的方式是举贤用能,帮助国家。对小人的爱,是不让他得逞,所谓「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果让他得逞,真使他有祸国殃民的机会,这也等于害了这个小人,不仅害了国家人民,也害了这个小人,让他造作罪业,将来要受苦报。这里讲的爱和恶,不是用感情,而是用理智,而是用慈悲,厌恶也是慈悲。我们就想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算是尽爱恶之道?譬如说,当父母发现儿女做了坏事、犯了过失,骂他打他,表现的样子好像是厌恶他的样子,可是你要知道,父母之心纯粹是爱心,打他骂他还是爱。我们从这里去体会,对于不善之人我们要用什么心态,不可以由衷、发自内心去憎恶一个人,人人本来是好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表现的方式,用教育的手段可以对每个人不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同是一颗爱心,这个就是仁人。

  蕅益大师批注说,「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蕅益大师劝导我们,断恶要像厌恶恶臭一样,修善要像渴慕美物一样,这是《大学》的经文。那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恶、什么才是善?有我法二执这就是恶,执着我、执着法,以为是实有,这就是恶,这是迷惑颠倒。什么是善?修二空妙观,这是善。也就是放下对我的执着、放下对法的执着,观一切人、一切法空相,便能放下执着,你就能够达到自谦的境界。自谦是你放下分别执着以后,断了烦恼,开智慧了,这个时候你真正做到自我满足,谦是当满足感这样讲法,你法喜充满。因为我们不能够断我法二执、修二空妙观,也就是不肯放下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所以就不能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不能站在人民百姓的立场上去想问题。那民之所好是什么?人民喜好贤才,喜好国家任用贤能、造福国民。人民又厌恶什么?厌恶不善,不善的小人。所以,为了一切的民众,我们也要举贤用能、罢黜不善的小人,这就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再进一步引申来讲,民代表一切众生,法界众生。他们欢喜得到的是什么?觉悟、快乐,离苦得乐是他们喜好的,他们厌恶苦。苦的根源是妄想分别执着,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妄想分别执着的束缚,这是真正的仁人,也就是菩萨。下面《大学》经文说到: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好人之所恶』,就是喜好人所厌恶的,『恶人之所好』,就是厌恶别人喜好的。这是跟人唱反调,叫『拂人之性』。这个拂当逆字讲,逆人的性。『菑逮夫身』,这个菑古时候跟灾难的灾相同,灾难必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朱子批注中说,「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也就是说,人人本性本善,所以都有好善好德的心,都厌恶恶事、恶行,这是每个人的本性。即使是一个恶人,他也是好善恶恶的,在暗室屋漏中,他自己有时候也可能扪心自问,受良心的责备;他见到人行善,他也会由衷的起一个感动的念头、敬佩的念头,所以好善和恶恶是人的本性。「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如果我们逆着人的本性,那我们就不仁,而且不仁到极点。悖逆本性,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这是大不善,所以必定感得灾殃。《书经》上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行不善,或者起心动念违逆本性,那必定会受到天灾人祸的惩罚、报应。朱子说,「自秦誓至此,又皆以申言好恶公私之极,以明上文所引南山有台,节南山之意」。前面讲的「秦誓」那段文字到这里,是为我们表明好恶的道理,好恶的标准是公而不是私。不是说我们什么好恶都没有,那就成了个木头人,没有任何反应。有好恶,但是没有私的好恶,而是以民之好恶为自己的好恶。这个是这里意思的重点,跟前面《诗经.南山有台篇》还有「节南山」所说的道理是相应的。

  下面再看蕅益大师批注说,「不过有所好乐,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遂至亲爱而辟,贱恶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独哉?」这是讲到,如果我们内心里有自己的好乐,自己所喜爱的,有所忿懥,有自己所厌恶、所愤恨的,这些属于私心里面的情感,都让我们的心不得其正。所以就会导致后面讲到的亲爱而辟焉、贱恶而辟焉。亲爱就是你有好乐,你有所喜爱的、所亲的;辟就是偏私、偏颇、偏激;贱恶,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4:53 | 只看该作者
轻贱厌恶,也会偏私,前面也给我们讲到了,这些统统属于私心,都是因为不能格物致知。格物是格除自己的私欲,把自私自利放下。有了自私,良知就不能现前,所以不能致知。要格物致知,功夫在于平时慎独,慎其独也,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依然谨慎而不放肆,不放纵自己的烦恼。所以还是要在平日里认真的下格物致知的功夫,然后我们才能够入大公无私的仁人的境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学》。请看经文: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朱子解释说,「君子,以位言之」,这里讲的『君子』是按照他的名位来说的,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在国家他是领导人,在团体他是一位领袖。『有大道』这个道,朱子解释为,「道,谓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术」。这个道就是方法,君子居其位,在这个位置上他能够自己修持自己,而又能够去教化治理民众,修己治人,这种方法叫道。君子的大道『忠信以得之』。什么叫忠?「发己自尽为忠」,也就是说,自己能够尽己所能,尽心尽力为大众,没有自私自利,这叫忠。什么叫信?「循物无违谓信」,循物无违,循是顺的意思,顺着物,不违反事事物物的规律,也不违背人心,这是要有诚意才能做到,这称为信。有了忠信,就能够得到大道,如果有『骄泰』,就失去大道。何谓骄?「骄者矜高」,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这叫骄;泰,「泰者侈肆」,侈是奢侈,肆是放肆,放逸自己。如果自己有傲慢,自己会放逸,就会失去大道。「此因上所引文王、康诰之意而言」,这是延续上文《诗经.文王篇》、《书经.康诰篇》的意思说下来的。也就是要我们好好的修身,只有修身才能够得大道。

  下面朱子又说,「章内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几决矣」。此章是讲治国平天下的一章,这一章最长,在这一章里面三次提到得失。第一次是讲,「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是讲得人心则得天下,失人心则失天下,这第一次讲得失。第二次,「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这也讲到得失,得到什么?天命,上天的使命降临在善人身上,心善行善就能得天命、得天的护佑,如果不善,就失去天命、失去天的护佑。第三次讲得失,就是这里讲的,「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这里讲的得失,是讲君子之大道,意思愈来愈深化,语气愈来愈恳切。朱子说,讲到此地,天理存亡这些道理我们都已经很清楚,决定不会迷惑。

  蕅益大师批注这一节经文说,「大道,即大学之道」,这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朱子说得比较含糊,说这个大道没有说得很明显,说「修己治人之术」,这个没有像蕅益大师点出「大学之道」那么贴切。因为文到了这里,属于最后,呼应前面开头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如何得到?「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这一贯通起来就很清楚。而大学之道,简而言之,就在明明德,显明自己本性中的明德,就含有了亲民,含有了止于至善。

  忠信和骄泰,这是得失的关键。「君子,不以位言」,这里讲到的君子跟朱子说的君子定义不太一样,朱子说「君子,以位言之」,主要是从他的社会地位来讲的。可是蕅益大师说,不是用社会地位来说,换句话说,谁都可以做君子,你有没有社会地位,都可以做君子,人人皆可做。怎么做?忠信以得之。一个平凡的老百姓能做到忠信,他也是君子,也能得到大道。如果一个有名位的人,他骄泰,他也会失去大道,他也不是君子。蕅益大师说,「忠信,即诚意之异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亦名为忠」。什么叫忠,什么叫信?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上升到大乘教义里面讲,忠信就是诚意的意思。所以大学之道怎么得到?诚意。诚意怎么得到?格物致知你才能诚意。诚意之后必定正心,正心之后必定修身,修身之后,必定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就落实了大学之道。这里讲的忠,心上一个中字,就是心不偏不倚,这叫忠。所以,直心正念真如这叫忠,直心是正直的心,不会邪曲;正念是把一切妄念放下,这叫正念;真如是自性。这句话就是说,念念回归自性,不起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不是正念,都不是直心。直心正念真如叫至诚心,诚到极处叫至诚,也就是圆满,这个时候叫忠。

  下面讲信,「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之为信」。这个信最重要的,信自性,信我们本有真心。你能够了知,了是明了,明了的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这个道理完全明白、相信,佛也好、众生也好,同是一个真心。迷了时候就是众生,觉悟的时候就是佛,哪有差别?说实在话,心、佛、众生不是三而是一,当然没有差别。你能够信这个,你才能够真正希望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大学之道,所以你忠信就得之,得什么?得成佛果。

  下面讲骄泰,「自恃为骄,骄则不忠,轻他为泰,泰则不信」。骄泰是忠信的反面。自恃,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就叫骄。这种骄慢是烦恼,根源就是我执。我执也是自恃,有个我的观念,有个自己的观念,这叫自恃,这就是骄。要破我执,骄就能够没有。如果有骄,则不忠,为什么?他不是直心,没有正念,不能够跟真如融合在一起,而是跟自己妄想分别执着融成一片,那就得不到大道。轻他为泰,轻是轻视他,他是指谁?一切众生。我们有一丝毫轻视他的念头,就不信。不信什么?不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来是佛,你信不信?你要是不信,你肯定会对众生有轻慢心,你以为他不是佛,甚至以为他不如我,那就是轻慢,那自己必定会放逸,我在佛面前不敢放逸,在众生面前就会放逸,这就是泰。所以,忠信跟骄泰,一个是性德起用,一个是烦恼起用,看你用什么。你随顺性德,必定得大道;你违背性德,必定失大道。下来,我们看《大学》经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这是讲到生财的大道,
5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6:14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人都非常关心这一条,如何得到财富,《大学》里也告诉你了。朱子解释引用吕氏的批注,吕氏是北宋时期的学者,叫吕大临,字与叔,他曾经注过四书。朱子用他的解释来注这个经文,「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矣;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吕氏的解释说,国家如果没有游手好闲的这些民众,大家都从事生产,那么生产的人就多了;朝廷里面没有闲职,幸位就是闲职,闲置的职务,吃白饭的,没有这些职位,那么食者寡矣,吃这些俸禄而不做事的人就少了。这是解释『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不夺农时,如果生产都按照农耕的时节及时的耕种收获,这叫『为之者疾』,就是你生产的时候注意要及时,不能够拖延缓慢;量入为出,就是你要节俭,收多少用多少,收获多少粮食就吃多少粮食,看着你入的量来定你出的量、消费的量,这是『用之者舒』,用一定要舒缓。就是说,生产要及时、要快捷,但是消费要减缓,这个意思。能够这样做到,当然『财恒足矣』,财富就能够永恒的富足。这是生财的大道。

  这个道理不难懂,可是偏偏我们并不能够认真的奉行,所以就导致财恒缺矣,不是财恒足矣。特别是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提倡要刺激消费。《大学》里面讲,是要「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结果这些消费政策倒过来,要什么?食之者众,消费的人愈多愈好,这样鼓励消费,刺激市场,通过刺激市场的需求来刺激生产。本来应该生产的要及时,消费的要缓慢,它反过来,消费超前消费。用信用卡就是超前消费,本来不是你该有的钱,你还没有赚得的钱,你是靠借贷来消费,这超前消费。变成什么?用之者疾,为之者舒,反过来了,跟《大学》里的生财之道背道而驰。

  譬如说像美国,我这里有一些数字,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四点五,可是,百分之四点五的人口竟然消费世界三分之一的物质资源,三分之一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三。这是什么?消费过度。消费其实含有很多的浪费,据统计,美国大约百分之二十七的可消费食品被浪费掉。本来还是可以吃掉,或者是因为不喜欢吃了扔掉,或者是放在冰箱里忘了,放过期了扔掉。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会浪费一磅的食品,按照这个数字统计,每年美国会浪费掉四千三百七十万吨的食品。这真是用之者疾,不是用之者舒,消费得太狠了。美国的经济就是靠这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来维持,所以一有什么经济不景气,“替换词”第一个想到的,如何刺激消费,这个观念跟《大学》里头讲到的生财之道就不同,违背了。

  相比美国,我们中国消费的理念要好得多,毕竟中国人受到孔孟思想的熏陶。据统计,在中国居民消费率在下降。消费率也就是消费占生产总值的比率,就是《大学》里讲的用之和为之的比率。你为之一定得超过用之,你生产的如果不能超过消费的,消费的把你所生产的全部都消费掉还不够,那怎么行?中国消费率从一九九一年百分之四十八点八下降到二00七年的百分之三十五点四,这是好现象。这十六年来,消费率在下降,证明什么?「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所以西方国家经济学者都惊叹,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年年都持续这么高,为什么?那是生财有大道,简单得很,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能做到。

  美国居民消费率大概是百分之七十左右,相比是我们中国的两倍。你就想想,你能剩下多少财富?中国从一九八六年到二00四年,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四,很高。相对来讲,居民的消费年均增长低于GDP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十四点四八,低了一个多百分点。美国的居民消费率增长平均每年都高于GDP的增长,这明显的说明它用之者疾、为之者舒、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跟大学之道反过来,所以,当然必定会有经济危机出现。美国现在还是属于经济大国,但是你要知道,它里面是很空虚的,它的消费比率这么高,增长这么快,靠什么维持?靠借债维持。美国的家庭债务目前已经超过三十万亿美元,平均每个人大约是十万美元的债务,你就想想,压力多么重。美国累计的总债务已经达到六十五点五万亿美元,这比美国GDP四倍还要多,而且还超过了整个世界生产总值,这就是危机。《大学》里告诉我们,「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现在美国是财不足,甚至连美国国债,原来是最有信誉度的,现在信用度都大大下降。

  我们再回到朱子的解释。朱子有一段按,就他的一个评论,「愚按: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用,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以至终篇,皆一意也」。这一句经文是讲的有土有财这个意思,这是显明让国家富足的方法在于务本。本,根本在于什么?在于德行。而具体来讲,就是多生产、少消费、多积累这样的一个哲学,这是务本。像美国提前消费、超额过度消费,这就是不务本,不能节用,不能够节俭用度,这还是关系到他的德行的问题。节俭是德行,忠信是德行;骄泰就散财,财就不足。不是说要外本内末,也就是轻德重财,只一味的追求财富就可以聚财,不是。美国一直提倡经济竞争,鼓励所谓的自由经济、良性竞争,这是以财做为本,那最后结果还不是财空了吗?所以这个意思,从此地到最后都是一语贯穿下去的。

  蕅益大师解释说,「大道」,生财有大道的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蕅益大师把这个意思给说破,说生财的大道其实还是大学之道,还是明明德的大道。明明德之道以外,哪有什么生财大道?这把意思就能贯通了。所以,整部《大学》还是用明明德这个大道贯穿下来。这里讲到的用人之道和生财之道,这是治国平天下要用的,都是大学之道的体现。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已经有了大学之道,何必还要去聚财敛财?财自然就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了根本,
6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7:05 | 只看该作者
必定有枝末。「生之者众,为之者疾」,这是讲到,生产的人多,工作的人多,而且工作、农耕都快速及时。这是民之所好,人民喜欢生产的人,不喜欢好吃懒做的人。「食之者寡,用之者舒」,食之者就是只消费不生产的人,这是人民所厌恶的,这种人要少;还有「用之者舒」,用之者是消费的人,人民不喜欢铺张浪费,所以用要舒缓一点,这就是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德,这就能得民心,这就能生财。底下说: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这个「发」当作起字讲。朱子解释说,「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仁德的人散财,用财富来帮助民众,而得民心,从而增进自身的德望,这叫『以财发身』。不仁的人,冒着杀身之祸来增殖货物、积累财富,这叫『以身发财』。

  蕅益大师在批注里面用到的是大乘佛法,跟我们讲,「观心释者」,观心释是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的一种体例,这是属于大乘的一种方法。「聚财,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长在生死,名为以身发财」。聚财就是修福,如果用染污的心、用分别执着的心,执着福、执着善去修善,果报在生死轮回,这叫以身发财。福是得到了,但是牺牲的是自己的法身,得到的是三界有漏的福报。「不达生财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称性修习菩提资粮,不名以财发身」。如果我们执理废事,就是不能通达生财大道,佛法里讲的就是修福大道,执理而废事,就变成枯禅、狂慧。不能够称性修习菩提资粮(就是积功累德而不执着功德,就是《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那我们就不能以财发身。这里的身是法身,用财,就是用我们修来的福慧、菩提资粮,去恢复法身。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佛法里的解释,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有些就跳过去,大家可以自己看。下面《大学》经文说: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朱子这里解释,「上好仁以爱其下」,在上位的人喜欢仁,喜欢仁德,就爱护自己的下级,自然就会「下好义以忠其上」,下级、下属也能够喜欢义,而对上位的人忠心。「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得到圆满,都能成功,而上位的人仓库里囤积的财物也不会悖逆而出,没有这种忧患了。也就是说,真的是你的财富,不是『非其财』,是你的财。下面《大学》又说: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孟献子』,朱子解释说,「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他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位大夫,他说的话。说『畜马乘』,这是「士初试为大夫者也」,就是刚刚升任为大夫的士人,他们可以有四匹马拉的车。『不察于鸡豚』,他就不会计较养鸡养猪,豚就是猪,这是讲不跟一般民众去争这个利益,养鸡养猪让给民众。『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做为卿大夫以上的地位的人,在祭祀的时候、办丧事的时候,他们会用冰,这是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他家里不会养牛羊,不会跟民众争这种养牛养羊的利益。

  『百乘之家』,朱子说「有采地者也」,采地在古代是给这些卿大夫的封地,也叫采邑。有了百乘(就是百辆兵车)的这些大家族,他们有封地,就不会畜养『聚敛之臣』。什么叫聚敛之臣?就是爱财的,以财富为目的,帮助百乘之家来聚财、忽视道德的这种人。为什么百乘之家不养这些聚敛之臣?底下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朱子解释,「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真正的君子宁愿把自己的财富散掉,自己有损失,也不忍心去伤民之力,就是夺取一般老百姓的利益。假如家里有一个聚敛之臣,他可能对民众发放田地,租放出去,横征暴敛,是给家里聚集了不少财富,但是伤害了民众的利益。有这样的臣,必定给家带来灾难。所以宁愿有一个盗臣,盗臣是去偷我家东西的,这还好,不会给我家带来灾难。这是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利做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做为真正的利益。有了仁义,国家就能够安定和谐,这是最大的利益。底下经文又说: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是第二次再深化这个意思。『长国家』这个长,是一国之君长。一国的君长如果要『务财用』,务就是致力于,致力于什么?财用,也就是他要搜刮财物,要聚敛财富。『必自小人矣』,自,朱子解释当由字讲,「言由小人导之也」,就是必定是由小人做主导来施政。一个国君如果观念错误,以聚财为中心,不以明德为中心,他必定会任用这种聚敛之臣(这小人)给他敛财。『彼为善之』,就是那些小人最善于敛财。那结果是什么?「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由这些小人来操纵国家,掌握国家的经济政治,导致什么?最后会有天灾人祸一起都来了。『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这个善者是贤能善良的人才,即使国家有这些人才,也没有办法改变国家的命运。朱子说,「此一节,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这一节经文深刻的显明,国家如果以利为中心,那个害处有多大,应该以仁义为中心,以德治国,以德化民。这是又一次的重复『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意思。这种叮咛恳切的意思,我们要去体会。

  最后朱子有个小结,说「右传之十章」,第十章,「释治国平天下。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这一章主要的意思是让我们知道,治国平天下要与民同好恶,不能有私利,能够推己及人,自己以仁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这样便能使得君子亲其亲、贤其贤,小人乐其乐、利其利,各得其所,
7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3:17:53 | 只看该作者
天下太平。

  最后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这一大段的批注。「此二节,以用人、理财合说,尤见二事只是一事,须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财」。这是把这个意思给我们理顺出来,经文中所说的用人之道、理财之道,是一不是二,都是慎德中事。所以君子先慎乎德,有了很好的德行,自然能够用人,自然就懂理财,那都是我们自己明德当中本有的智慧。「大约贤臣,决以爱民为务,聚敛,决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须得一贤臣,则不必聚财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贪财,则小人便得进用而致菑也」。一个贤臣必定是以爱民为己务,不会想到财利。念念想到财利、聚敛财富,那就是小人,那是舍本逐末,重财轻德。所以仁者只须得一个贤臣,就能帮他治国安邦,不必用聚财来使经济发展。可见得贤臣之重要、道德之重要。那不仁者统治一个国家,他只是一味贪财,以利为利,必定是任用小人,任用聚敛之臣,他的财富可能在短期内聚集起来,可是灾难免不了。我们现在讲,经济危机免不了,社会动乱免不了,古今的历史都为我们证明了。

  下面提升到佛法的高度,「观心释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缘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炽然修习菩提资粮而不成有漏有为」。佛法里讲,我们悟了法身,法身是我们自性,就是真如,这是宇宙的本体、性体,才知道性具缘了二因。这是佛法的名词,佛法里讲三因佛性,所谓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讲法身的果德;了因佛性是讲照了真如之理的智慧,也就是成就般若果德,叫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是缘助了因、开发正因的一切善根功德,依之成就解脱的这个果德,叫缘因佛性。三因佛性都是本性中具足的,由于智慧力,这个智慧力是般若智慧,它能够照了,于是才会修习。炽然修习,就是勇猛精进的来修习菩提资粮。目的是为了证法身、成菩提,而不成为有漏有为的果报。有漏是指三界六道里面的果报,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有为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真如之性是无漏无为的,三界里面都是有漏有为的。有为讲的是因缘离合、虚妄的生灭,都叫有为法。这里蕅益大师把世间法提升到出世法来讲,告诉我们修因证果,我们的目标是证法身,不能够落到三界有漏的果报里面。落到三界有漏的果报,就好比什么?任用了小人,聚敛之臣,他在三界里面聚集这些福报,但是不能够出离。应该用贤臣,贤臣在这里是指用智慧照了、用般若、用了因佛性,开显正因佛性当中功德法财,这是有德此有财。这是提升到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上来说,可见得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其实是不二的,其理是相通的。

  讲到这里,整部《大学》我们就学习圆满了。这次《大学》的学习总共用了三十个小时。我们是依据朱子的批注和蕅益大师的批注,结合世间法和出世法,连通起来看。真正体会到,大学之道真正是成圣成贤之道,是成佛之道。朱子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希望我们学习了《大学》之后,把圣贤的规模定下来。就是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也懂得方法、懂得基本的原理了,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把我们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指导我们一切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真正立志成圣成贤。《大学》讲完之后,我们下一个学科是四书里的《论语》。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4-27 02:11 , Processed in 0.078884 second(s), 19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