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门遁甲的奥妙解释古堡之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5: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早就听说过张壁古堡,它的城堡式建筑和神秘地道以及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时时吸引着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听朋友说,古堡的设计和内部格局很复杂,其建筑规模在当时来说也是相当大的。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规模的城堡在史料上竟然没有任何建设缘由和始建年代的记载,查阅地方志也是一无所获,这就使古堡显得更加神秘,也更吸引着我想去看个究竟。2004年5月机会来了,我们《一方水土》栏目要拍摄张壁古堡,利用前期采访的机会,我终于来到了张壁。
  那是5月底的一天,编导尚晓东告诉我他已和张壁所在的介休县委宣传部的有关人士取得了联系,这位先生说到张壁后找一个叫郑广根的退休教师,他是土生土长的张壁人,退休后专门研究张壁的历史,找到他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第二天,尚晓东开着他的私家车拉着我和另一位女编导姬丽红直奔张壁。汽车沿着新开通不久的大运高速公路向介休飞弛,车窗外铺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不知是因为走了新路还是进行了治理,原来公路两旁的炼礁炉一个也不见了,空气恢复了原有的清新。前些年介休到处都是炼礁炉,整天黑烟蔽日。据说美国的气象卫星还以为华北某地发生了森林大火,赶紧通知中国政府,上面派人一查,原来是当地人在土法炼礁!
  一个多小时后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在介休城里向东拐进一条岔路。此时,远处清晰可见连绵的大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山——绵山。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周游列国十九年,侍臣介子推在重耳数日吃不上东西时,割下大腿上的肉给他吃。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并没有重用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躲进绵山隐居。后来可能是重耳良心发现,或是觉得介子推这样有损自己的名声,就派人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不从,重耳就命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谁料想介子推抱死不出,竟和他的老母一起被大火活活烧死。后来,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介子推成为一种伦理价值的典范,他遇难的日子也被定为寒食节,绵山脚下的邬县也因此更名为介休。
  绵山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然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绵山。我们在感叹中延着公路往东南方向一路前行,在距介休城十多公里的龙凤乡,我们终于找到了张壁。
  汽车停在张壁古堡的南门外,从这里向村子望去,但见它南靠绵山,北对平原,坐落于黄土塬上,整个村子被包围在黄土夯实筑成的堡墙之中。堡墙高约五到七米,经过千年岁月的冲刷,看上去虽然有些颓败,但透过班驳的墙壁,依然可见它当年的壮观。
  通过暗红色的古堡南门我们进了村,在没有找到郑老师之前,我们随意在村子里走了走,发现这是一个保存非常完整的古村子,村子虽然不大,但它的寺庙等公共建筑却非常完好,大部分民居仍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的模样;古老的街巷和门楼虽然老旧,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注视着脚下不断变换着的人们。这样一个完整的古村落,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量一定很大,于是我们想尽快找到郑广根老师。
  我们向主街上几个聊天的妇女打听郑老师的家,一位妇女说愿意领我们去。于是我们跟着她进入主街东面的一条巷子,拐了一个弯就到了郑老师家。不巧郑老师给亲戚帮忙去了,只有他老伴和闺女在家做针线活,听我们说明了来意,郑老师老伴让闺女领我们到亲戚家去找。
  郑老师的闺女是个瘦高个,双眼皮儿,大眼睛,窄脸颊,颇有几分西域人的长像。我悄悄地对尚晓东说,你看郑老师的女儿像不像胡人?尚晓东笑着点点头。没来张壁之前就听说张壁有座可汗庙,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对首领的称呼,汉人不这样叫。那么,张壁为什么会有可汗庙呢?张壁人会不会是北方胡人的后代呢?因为据史载古代山西中北部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张壁人说不定就是少数民族后裔。就这么胡思乱想着,不一会儿就到了郑老师的亲戚家。
  原想郑老师可能是个大高个,高鼻梁,棱角分明,一见面却和普通的汉人没什么两样,刚才的想法也就烟消云散了。有趣的是郑老师正在帮亲戚油漆棺材,而他的亲戚却仍然健在!听说我们是山西电视台的记者,郑老师有些不好意思,说马上就油完了。我们连忙说不着急。郑老师说这样吧,我一边干活一边给你们介绍。尚晓东说那就先说说张壁的来历吧。-------八字算命
  郑老师蘸了一下棕色油漆,边刷边对我们说,1996年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罗哲文教授曾经来过张壁,他认真看过堡墙的夯土层以后说,汉代城堡的夯土层每层一般是9公分,而张壁城墙的夯土层在9公分以上,突破了9公分这个范围,所以罗教授认为它很可能是隋唐时期修建的。
不知你们看了没有,张壁古堡是长方形的,东西长374 米,南北长244 米,周长1300米,面积有12000多平方米。据我估计,张壁最初很有可能是一个军事堡垒,后来经过历代不断地建设,现在成了一座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古代城堡。古堡里面有很多军事、宗教、文化、民居方面的建筑;地下还有规模庞大、复杂的军事地道。-------算命网。前些年军事科学院的专家来张壁考察过,他们说,张壁是咱们国家研究古代军事工程的珍贵实物资料。
    郑老师一边说,一边把棺材两头的边框涂成蓝颜色,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棺材的主人还健在,涂成蓝色是为了取“蓝”的谐音,意思是把死神拦住。说话间棺材油漆完了,郑老师打趣地说,碰到棺材是好事,棺材,官财,升官发财,把我们都说乐了。洗完手,郑老师说,走,我领你们到村里转转。
  我们跟着郑老师沿着一条小街往出走,郑老师说,张壁是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的说法修建的,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是西四巷,在金、木、水、火、土中数金,富人们为了聚财,都把房子建在这里。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居住讲究风水,住在城镇里的话,一般愿意居住在高一点的地方。张壁的西部高于东部,所以很多富户都居住在西半部。一个是考虑排水问题,另一个是从安全和社交方面的考虑,他们都愿意集中住在一起,所以在张壁古堡的西半部分富户比较多。而东半部一般都是普通居民住的地方,而且西半部的防御措施也要优于东半部。
  我们跟着郑老师随意走进一户人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山西四合院,看上去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豪华与气派。房屋主人告诉我们他爷爷的爷爷就是商人,他们已在这座院子里住了好几代了。
  我们边走边看,发现西四巷里的建筑错落有秩,街巷格局相对严整,宅院大门的建筑比较考究,门框及影壁上的砖木雕、石雕也较为精美。院子一般都是四合院或三合院。郑老师说张壁最大的院落是清代商人张礼维的宅院,位于西四巷中的贾家巷,由八个院落组成。张礼维当年号称张壁首富,从村里留下的许多石碑上看,他参加了村里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我们看到张家大院所在的贾家巷被整齐地铺上了红砂石板,在巷口还建有一座不算高大的门楼,石拱门洞上方的石扁上用楷书写着“永春楼”。
  明清时期晋商崛起,他们主要来自晋中一带的平遥、太谷、祁县、介休等地,经商范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西至恰克图、莫斯科,东至朝鲜、日本,南至缅甸、印度,在当时堪称海内首富。介休商人作为晋商很重要的一支,也在晋商崛起的过程中显露头角,当年平遥票号中的多数是介休人开设的。在晋商的行规中有一条规矩被普遍采用,就是不论经理或伙计都不得在外结婚和另开店,因此山西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观念。致富后的商人们纷纷回家大兴土木,在晋中一带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森宅大院,他们在修缮自己房屋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村落也加以格式化和城镇化,形成今天的晋商大院格局,张壁古堡内的院落大多是那个时候留下的。
  我们走过张壁的几条主要街巷,发现村子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建筑布局和实用性却很完善,就像一个微缩的小城镇。村子四周的堡墙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堡内主次街道分明,交通畅达;在南北堡门周围建有多座寺庙,还有钟楼和鼓楼;瓮城内建有戏台,即可看戏,又可作为聚会的场所;堡内除了两个蓄水池外,还有11眼水井。这种军事、宗教、交通和生活设施齐全的建设布局,完全是城镇式的建设规划。
  我们跟着郑老师沿着主街出了南门,郑老师说,这条南北主干道叫龙街,它连接着南堡门和北堡门,宽约5、6米,长300米,都是用石块和石条铺成的。郑老师指着南门上的一个龙头和龙头下方地面上的一些石条说,这是龙头,地下这九条石条是龙须,从南门到北门的这条街道是龙身,道路中间的三条平行的长石条是龙脊,龙街两旁原来有两个水池像征龙眼,可惜后来给填掉了。堡墙、龙街加上两个龙眼,如果你站在高处看的话,正好是一幅太极图。
  我们蹬上南门,远远望去,“龙脊”的长度不过300米,完全可以笔直地修过去,而它却被修成了“S”形。南北两门也是互不相见的。这和山阴广武城的主街笔直、东西两门遥遥相望的建筑格局完全不同,这种设计正好体现了晋商大院建筑中“风水不外流”的设计思想。中国古人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说法,认为天和人如果能达到合谐统一,那么人类的生存就会有美好的未来。-------算命论坛。所以在很多古代建筑中,尤其是晋商宅院的建筑中都能看到许多顺应风水的设计,张壁的建设也不无例外地反映着天人合一、顺应风水的思想。比如张壁的南北门互不相见,按风水的说法,风直接从北吹到南,对村子、对子孙、对发财都不利,所以将南北门错开。如果街道修得笔直,那么下雨时水很快就会流走,这在风水上讲是不好的,因为水代表财,财都冲走了这还了得。所以张壁人有意把龙街建成弧形,要让水拐一下再流走,不要去水无情。另外从中国传统建设理念来看,张壁古堡应该是面南背北,朝向太阳,北高南低,这样眼界才能开阔。而张壁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北面无山,南面却朝向绵山,这样就不符合风水的要求。所以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在北堡门的城墙上修建了一座二郎庙和其他几座宗教祠庙,使北面的高度比南面高出好几米,这样就阻挡了从绵山吹来的煞气,同时也弥补了南高北低的缺陷,这些都是风水观念的体现。
  我们在龙街上边走边看,发现临街一侧的墙壁修得非常高大,几乎没有一座建筑的门开在主街上,在几条街巷与主街的相交处都建有巷门,巷门一关,里面就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这种格局颇像古代城市的“里坊”式建筑。楼庆西先生在《中国小品建筑十讲》里面说:“所谓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把城市划分为方形或矩形的里坊,里面整齐地排列着住宅。这种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到隋唐时期已经发展到十分完备的程度。坊内开有十字街或东西向的横街,街头皆设坊门以供出入。” 在张壁,主街龙街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共同形成“丁”字型交通网络,我们刚才看到的“永春楼”大概就属于坊门。里坊制在我国现存的多数古城中已经很难看到了,那么,它为什么又会出现在张壁古堡呢?这显然和它的军事防御作用有关。在西场巷的巷门里有一块不大的石碑,碑文上说:“夫设险者,守国之要图,相保者,仁里之美俗。”显然,巷门的作用是用于防御的。张壁古堡作为一座军事堡垒,从开始建造时就考虑到军事防御的功能,它将城内的居民区分为几个坊。主街两侧基本上没有门窗,只有几个侧街的巷门。假如敌人攻破堡门进入龙街,但两侧根本没有突破口,在冷兵器时代敌军很难攻入居民区,只要把巷门关死,即使一个区被攻破,其他区仍然可以坚守。
  郑老师说:张壁古堡共有三个相互协同的军事防御体系,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南堡门为石砌,北堡门为砖砌,北堡门外还建有一座提升防御能力的瓮城,瓮城之上的多座祠庙在战时也兼有防御的作用,它们和周长1300米的堡墙共同组成了张壁的第一道防御体系,也就是外围防御体系。张壁古堡的“里坊”建制是它的第二道防御体系,也就是内部防御体系。而事实上,这种以“里坊”建制来强化军事防御的设计在山西的古堡式村落中并非独此一处,沁水县郭壁村的“青缃里”和阳城县砥洎城的“世泽坊”都是保存完好的明代里坊建筑实例。张壁的第三道防御体系就是地下复杂的军事地道。-------算命网。” 
  郑老师领我们来到关帝庙大门东侧的一处窑洞内,这里有一条楼梯直通地下。郑老师说,张壁古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地上明堡,地下暗道”。郑老师打开地道里的电灯,为了看得更清楚,郑老师又点燃了两个火把,自己拿一个,另一个由尚晓东举着。-------八字算命网。这时我们才看清地道有一人多高,根本不用弯腰,在里面可以直立行走。
  我们在忽明忽暗中跟着郑老师一路前行,不一会儿,郑老师不见了,我们当中唯一的女士姬丽红有点紧张,不敢往前走了。这时忽然从前方不远处的地下传来郑老师的声音,我们上前低头一看,发现地下有四个碗大的小洞,透过这些小洞看到郑老师已经站在地道的下层。郑老师晃了晃火把说,我站的地方是中层,如果有人把说长矛、大刀朝这扎下来,那么我这脑袋就该遭殃了。这个地道里有很多机关,和《地道战》里的地道一样。地道据推测长度应该在十华里左右,目前清理出来的地道有一两千米。中国军事科学院的很多军事专家都来考察过,专家说这个地道暗含奇门遁甲的原理。地道分上下三层,里面曲折迂回,犹如迷宫,像外来的人进入地道很容易迷路,因为它里面修建了很多叉道,而这些叉道往往跟主道不连通,里面再修上陷阱的话,敌人就有去无回了。
  我们在地道里走了很长的一段,里面结构复杂,四通八达,呈S型走向,三层立体网状结构,高层距地面2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至10米,底层距地面17至20米。地道内既有规模较大的屯兵洞、粮仓,还有陷井、伏击坑、射箭坑、通讯道、了望孔等攻击设计,还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并有直井从顶层直通底层。此外,堡外南北沟中也有洞口,既可作为地道进出口,又可以用作哨位。可见当时构筑地道的时候设计者就已经想到了要坚壁清野,坚持斗争。地下的藏兵洞和地上的高墙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我问郑老师地道修建于何时,郑老师说,唐朝天宝年间,李光弼打安禄山的时候就挖过地道,但这个地道修建于何时就不好说了,北京的专家说大概修于隋唐时期,遗憾的是1994年清理地道的时候,由于村民缺少考古知识,在清理挖掘中破坏了原始的洞壁,有可能证明地道修建年代的东西都被破坏掉了,所以无法确定地道的修建年代,真是可惜。
  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出了地道,郑老师熄灭了火把,弹了弹身上的土说,还有可惜的呢,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原先蓄水用的涝池就没用了,在填埋的时候缺少文化知识的村民把一些旧石碑扔到里面埋了,说不定哪块碑上就记载着张壁的历史呢。听了郑老师的介绍,我们都感叹可惜,那些深埋于地下的某一块石碑上,或许真的就记载着张壁谜一般辉煌的过去。郑老师说,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推测张壁的修建年代,根据历史推测,张壁的建设者很有可能是隋末的军阀刘武周。走,我领你们到可汗庙去看看。
  可汗庙建在南门内的东侧一个与城墙连在一起的土台上,规模比较大,是南门寺庙群的主体,也是张壁最古老的寺庙,有正殿、偏殿和戏台。郑老师指着大殿前面左右的空地说,原来这里有两座钟鼓楼,已经很破旧了,村里人维修时由于不懂建筑技术,结果给弄塌了。
  从庙里留下的碑记来看,可汗庙最晚建于14世纪初,而祭祀的是谁,早在明代天启年间重修时就已经无从可考了。现在,张壁人根据史料猜测,可汗庙祭祀的是刘武周。
  我们进入大殿,郑老师指着正中的塑像说这就是刘武周,他身边的两尊塑像是他的部将宋金刚和尉迟恭。像是新塑的,原先的塑像文化大革命时给毁了。刘武周隋末唐初的时候在山西北部举兵抗隋,民间也传说张壁就是尉迟恭屯粮时用过的屯粮所。
  据《旧唐书》记载,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骁勇善射,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鹰扬府校尉。公元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立,并进而攻占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将俘获的宫女进献给突厥,换取军事援助和“定杨可汗”的封号,刘武周不久称帝,图谋天下。同年,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公元619年春,刘武周挥师南下,攻取唐王朝“国之根本”的晋阳(今太原),在介休两次击败唐朝援军,一路南下,很快就打到晋西南,和唐王朝形成隔河对峙的局面。唐王朝在屡战不力的情况下派出秦王李世民和刘武周作战。李世民的部队渡过黄河,在介休南面的雀鼠谷与刘武周的部队打过一场大仗。古村落研究者张珉先生分析说:“介休张壁如果说和刘武周有关系的话,可能就是那时候修建的。张壁村位于河东与晋阳之间,距介休城30华里,对于刘武周而言,在对唐朝的军事防御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年刘武周修筑张壁古堡,应当是作为一项秘密军事工程对外秘而不宣,因此,史籍上没有任何记载。张壁古堡的地道可屯兵万人,一旦唐军反攻,对垒于介休城下,古堡内的这支伏兵将起到出奇致胜的关键作用,即便介休有失,张壁古堡也将成为一柄尖刀,凭险据守,起到制约唐军、策应晋阳的战略作用。然而,军事形势的发展过于迅速,宋金刚兵败如山倒,从柏壁一溃千里,李世民没有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介休、晋阳很快就被唐军收复,张壁古堡这座苦心经营的军事要塞,没有起到任何战略、战术上的作用便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一晃就是千年。”
  在山西还有许多像张壁这样的古城堡,晋北就有36连城72古堡之说。山西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城堡式村落,说明山西在古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张壁所在的介休,是山西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介休南面的雀鼠谷为汾河谷地重要孔道之一。《资治通鉴》记载:陈太建8年,周主“遣齐王宪将兵两万,守雀鼠谷”。可见介休一带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张壁周边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使得各个战乱时期都有可能成为张壁古堡的建设年代,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从侧面来寻找线索。郑老师说,古堡西南面有一个砖窑,1995年在挖土制砖的时候,发现了一座金代古墓,古墓的墓志上写着金大定四年和“张壁村”的字样,那就是1164年,按这个时间推断下来,距今已有800多年了。也就是说,最晚在公元1164年就已经有了张壁村。但是,当时的张壁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张壁呢?从已知的文献中我们还无法确定,但从古墓的规模和墓里的砖雕、壁画上看,张壁在宋金时期已经趋于成熟,而且经济状况也比较发达。
  走出可汗庙的大门,对面就是绵延百里的绵山。郑老师告诉我们,北宋靖康之难以后,绵山曾成为抗金义军的根据地。1966年,在绵山悬崖的石缝里发现了一只铜罐,里面保存有这支义军的五份抗金文献。但是,在太原、介休已经沦陷的情况下,抗金义军恐怕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修建工程量如此巨大的城堡。
  在张壁古堡南门上有一块石匾,匾上的题字是“护村镇河”,落款是“岁在大明嘉靖三十八年正月廿十七日共村人等同修”。明末时社会很不稳定,为防止流寇和农民起义军,晋中一带的很多村落纷纷修建堡墙,张壁古堡很有可能就是这时修建的,南门石扁上的“护村”就是一个证明。从石匾上的落款年代看,最晚在明嘉靖年间张壁古堡已经存在了,“共村人等同修”很有可能是对已有城堡的修缮或加固。张壁关帝庙里有一块刻有《关帝庙重建碑记》的石碑,碑文上说:“我等遭明末之时,贼寇发生,寝不安席。附近乡邻俱受侵凌。遇有有贼寇来攻,吾堡壮者奋力抵敌,贼不能入。”这块石碑也可以证明至少在明末古堡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边走边议论,不一会儿就来到北门上的二郎庙,这是一座为改造风水而兴建并在此后屡次改建的祠庙。按照郑老师的解释,这里供奉的并非二郎神,而是即位前的北汉皇帝刘崇。刘崇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又称二郎,而介休也曾是北汉小王朝的领地,从这方面推测,古堡也有可能是北汉王朝修建的。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王晓艺博士说,考古学家曾在张壁发现了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的遗物。庙底沟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此外还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的器物残片,再往后的夏、东周和汉代的陶片也发现不少。这些发现证明,最晚从距离今6000年起在张壁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那么从仰韶时期一直到明清,张壁作为一个古老的村落,从它最初的雏形到形成今天的规模,无疑是一代一代人不断经营、不断完善的结果。
  从二郎庙出来,郑老师告诉我们,张壁一共有200多户人家,在鼎盛时期却拥有二十余座祠庙,保存至今的,仍有十六座之多,这样的密度,在全国也属少见。张壁的宗教祠庙主要有真武殿、空王殿、三大士殿、二郎庙、吕祖阁、西方圣境殿、地藏王菩萨殿、可汗祠、关帝庙等等,它们集中分布于北门内外和南门内外的两个寺庙群,而且大多修建在堡墙之上,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宗教建筑的气势,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风水和军事防御方面的考虑。在空王殿与真武庙大殿的顶端,建有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华丽精美。在大殿廊下立有两座稀世罕见的琉璃碑,碑之通体为琉璃烧制,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它们是我国目前绝无仅有的琉璃碑,堪称琉璃艺术世界中的极品。
  我们把张壁的寺庙简单地看了一遍,发现张壁人祭祀的范围几乎被无限化地扩大,既有佛家和道家的宗教神灵;也有送子娘娘等民间俗神;还有关帝、二郎、可汗等社会人神。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小小张壁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宗教祠庙呢?仔细一想,这正好暗合了中国人神灵崇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神灵并存,兼容并蓄。有一句话叫“闲时不烧香,忙了抱佛脚。”多数中国人拜神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形式上的需要,并没有真正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或者宗教的观念上去。所以张壁村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有二十多个祠庙,供奉着各路神仙,就不足为怪了。可能在干旱时要供奉龙神,在讲究忠义时要供奉关王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心理需求时就去找不同的神诉说,找不同的神去崇拜,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人多神崇拜的宗教观念。也体现着那个时代人们对平安幸福的希冀和长盛不衰的祈盼,这是一方百姓的现实需要和精神寄托。
  由此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多的寺庙是什么人建造的呢?郑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回过身来指着北门上的祠庙说,这些寺庙绝大多数是张壁商人建造的,当时他们的生意做到全国各地,经济实力相当雄厚。他们有了钱以后就要衣锦还乡,所以就通过修建住宅和祠庙来显露他们的财富,同时也需要神灵保佑他们财源不断。我们看到的很多祠庙都是由他们来牵头,或是由他们捐款修建的。郑老师说张壁村过去经商的村民很多,多数都是开典当铺和钱庄的,非常有钱。然而我们在张壁村却发现这里的商人与其它晋商家族不同,他们并没有留下太多深宅大院,眼前的这些并不突出的院落与村中突出的宗教祠庙形成了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反差,尚晓东说:或许先辈们认为,同样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馈赠,精神家园远比现实家园更为重要。
  从北门下来以后,我们的张壁之行就结束了。临别时,郑老师对我们说下次来多住些日子,我陪你们仔细转转,吃住就在我家。握着郑老师的手,我们连声说:谢谢,谢谢。
  告别了郑老师,我们再一次沿着龙街往村外走,街道两侧坐着许多聊天的村民,在他们沧桑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一丝先人们叱咤商海的豪气,问他们祖先从商的经历或是古堡的历史,竟无一人知晓。这不由得使我们感慨万端,难道这就是曾经称雄海内的晋商后人吗?-------算命婚姻。忽然想起了清末山西人刘大鹏,他在《退想斋日记》里写道:“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视商业为甚重。”也许,正是由于晋商只重利而轻读书的风气,使他们的子孙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因而始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商人,导致他们在清末民初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迅速衰落。张壁商人也和其他晋商一样,重新轮回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蜗居于古堡之内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他们甚至没有想到改变自己的生活,任凭时光周而复始地流转。
  此时,夕阳西下。回首望去,颓败的堡墙犹如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在夕阳中巍然挺立,老旧的身躯裹挟着村子,也裹挟着张壁谜一般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5 09:51 , Processed in 0.077887 second(s), 20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