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148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0423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3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算命大师,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3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No. 423-A 弥陀略解圆中钞序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撰

  夫如来口密。语意多含。譬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四实。惟彼智臣善解其义。俟王之若出若食。若饮若战。一唱乎此。则奉之以马。以盐以水以器。莫不会王之心。适王之意。菩萨智臣。亦复如是。善解如来之所说法。于浅法中作深说。深法中作浅说。亦浅亦深法中。作非浅非深说。非浅非深法中。作亦浅亦深说。造论弘经丰约适所。既不令智退。亦不使义阙。然后可谓升其堂。而入其室也。此佛说阿弥陀经。乃释迦如来于深法中作浅说。广法中作略说者也。说既略矣。而智臣为之解。不得不略。义既深矣。而智臣为之解。不得不深。解略不令其智退。理深不令其义阙。以略探广。从容中道。余于吴门。蘧庵大师略解见矣。其序有曰。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又曰了唯心之本具。亿刹非遥。知大愿之可凭。三祇横截。噫括尽全经。厥语何其略。惟心本性。厥义何其深。微菩萨智臣。乌能至于是乎。今为之钞。而特题为圆中者。意以极乐依正。为妙有一心。持名为真空。微真空。而莫能证于极乐之妙有。微妙有。而莫能显于此心之真空。所谓不思议假。非偏假。真空不空。非但空。合是二者而行之。则圆中圆满。非但中之道成。是故命为钞焉。意欲读是经而修行者顾名思义。诚宜一心不乱而万虑皆忘。则真空之理彰。七日持名。念念相续。则妙有之理显。行成而见佛。心净而华开。娑婆之印坏而极乐之文成。印坏所以空其情。是之谓真空。文成所以立其法。是之为妙有。二者俱忘而俱存。弥陀之经。厥语所以略。厥义所以深。爰因钞次。故揭题义。而漫为之序云。

  皇明天启龙飞之初年季冬哉生明下笔故序

  No. 423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佛说阿弥陀经略解序

  明 吴郡沙门 大佑 述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钞

  △次能述人。

  师字蘧庵大佑其讳也。为苏州北禅天台讲寺住持。精于教理。其于净土一门。尤得其妙。有净土指归集。盛行于世。其俗姓桑梓尚俟详考。

  三所述序二。初序说经之由。次序略注之由。初为二。初序缘起。次序说经。初又二。初推寻源流。次正序缘起。初为二。初真源不二。次妄派成殊。

  盖言约真源。则一性之中。原无苦乐之殊。则何须如来出世说经。唯妄派成殊。故我佛示生演教。今先明真源不二。

  【疏】夫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

  【钞】寂光者四种净土之一也。四净土者。一凡圣同居净土。二方便有余净土。三实报无障碍净土。四常寂光净土。各有净秽。唯上品寂光。为真实净土。余之净土。皆带虚设故。又复应知。真净之言。非离三土。别有寂光可得。只指下三土之体。理本究竟。与寂光更无差别。故四明尊者妙宗钞云。须知四土有横有竖。仍知横竖只在一处。如同居土。趣尔一处。即是实报。若破无明。转身入者。斯是法身。同佛体用。称实妙报。则六根净人。亦莫能预。岂居二乘。此则一处竖论实报。若未破无明。即身见者。此乃诸佛及大菩萨。为堪见者加之。令见实报土也。盖有机缘。虽未破惑。已修中观。如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之机。咸见身土难思者是。实报既尔。方便寂光。横论同处。亦复如是。于同居处。论三土横竖。于方便处。论二土横竖。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5:11 | 只看该作者
于实报处论一土横竖至寂光处。无横无竖。当处亦无。今云寂光真净。乃直标真体也。初无苦乐之殊。彰离过绝非也。盖以四土净秽言之。于同居娑婆则惟苦无乐。清泰惟乐无苦。以方便对同居言之。则同居惟苦无乐。方便惟乐无苦。以方便当土言之。则方便秽邦惟苦无乐。之便净土惟乐无苦。以实报对方便言之。则方便惟苦无乐。实报惟乐无苦。以实报当土言之。则实报秽邦惟苦无乐。实报净土惟乐无苦。若以实报对寂光言之。则实报惟苦无乐。寂光惟乐无苦。以寂光当土言之。则寂光秽邦惟苦无乐。寂光净土惟乐无苦。已上皆约修成。不二而二言之。故有苦乐之殊。今序云初无苦乐之殊者。乃约性具十界。五阴国土。惟有十界苦乐圆融之性。而无十界苦乐差别之相。即生佛等有真如不变之体。本无净秽之殊。何有苦乐之异。故此一句。科为真源不二。以为下妄派成殊张本。楞严所为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又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也。四种净土具如下释。

  △次妄派成殊。

  【疏】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

  【钞】妄识者。三惑之总名也。盖众生无始已来。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中。一念俄然晦昧。而妄为明觉。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因而为三细之。无明尘沙因而为六粗之。见惑思惑一变而为寂光秽土。二变而为实报秽土。三变而为方便秽土。四变而为同居秽土。如是为菩萨。为声闻缘觉。为六道众生。故曰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楞严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所谓。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是故科为妄派成殊。又复应知。初句虽云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不妨乎不殊而殊。即性具十界也。次句虽云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不妨乎异而不异。即在性无殊也。良由真如虽不变。不妨乎不变而随缘。妄识虽随缘。不妨乎随缘而不变。以缘缘故。是以不殊而殊。以不变故。是以异而不异。能知乎此。方能了今念佛之心。乃全性以起净修。全修而在一性也。

  △次正序缘起。

  【疏】由是漂流五浊。莫返一真。故我释尊。示生堪忍。

  【钞】此正序如来说经之缘起也。盖释迦如来。久证真常。何有王宫之受生。但因一切众生。无始堕落。故有娑婆之出世。漂流五浊者。谓众生无始以来从涅槃性海。鼓识浪以扬波。弊澄圆而失湛。渣滓明妙。汩没性真。良由先失之以动。故曰漂流。楞严所谓。觉明空昧。相待生摇是也。次失之以昏。故曰五浊。楞严所谓晦昧为空是也。然而昏必具动。动必具昏。是则流即浊也浊即流也。昏动之惑既形。明静之真即失。但此五浊。有粗细不同。如楞严之言劫浊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此则兼三惑而言之也。若如寻常所说。人寿二万岁时。方入劫浊。此则独指见思二惑。最炽盛时以言之也。然而或有细不兼粗。而未尝有粗不兼细今但正指。释尊示生堪忍之时。而粗者适当其情。若曰莫返一真。亦是兼细以言之也。示生堪忍。正当垂应。凡圣同居秽土。且言劣应丈六老比丘身相而已。若亦兼细惑而言。则义含垂应。上之二土也。

  △次序说经分二。初序住处机宜。次序所说法要今先序住处机宜。

  【疏】当祇园之嘉会。告身子之利根。

  【钞】祇园嘉会说经之住处也。身子利根所被之当机也。论此经所被机宜。厥品有三。一菩萨。二二乘三凡夫。盖净土法门。诸小乘经。绝口不谈。以子果既尽。则灰身灭智。不说身后有生。今盛谈之。乃菩萨之法门也。若原此经。说在方等。正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之时。弹斥小乘。界外不生。故云有生。而特指彼国。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又极口称扬。彼土依正二报。微妙庄严。则叹大褒圆。寓其中矣。况舍利弗。又为众弟子中上。是以告之。令回小以向大也。若正所被机。乃居博地。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即得往生。一预嘉会。得不退转。以是而观。虽在凡夫。义属圆顿。又可知也。

  △次所说法要为四。初序经名。次序经体。三序宗要。四序力用。能诠所诠。不出此四。是故括而序之。以尽一经旨趣。可谓善通大乘者也。今初序经名。

  【疏】开法藏之愿门。指乐邦之妙土。

  【钞】此经备说依正。及以徒众。为能诠名。而经题但云。佛说阿弥陀。大师观经疏。所谓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是也。是则题但言正。乃举正以收依。序但言依。乃举依以收正。影互言之。文法之巧也。论此经无开愿门之文。以有大本详言。是故略而不说。

  △次序经体。

  【疏】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

  【钞】琼林玉沼。略举所说依报。从七重栏楯去。至宝树宝网。出微妙音。一节经文。寿量光明。略举所说正报。从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去。至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一节经文。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二句正序其体。盖此经以实相印而为正体无相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也。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之妙法。第言之虽易。理亦难精。玄悟旨归。必有至当。试欲明之。非天台法性之宗而不可。何也。盖极乐国土。远在十万亿刹之外。阿弥陀佛。乃智断圆满。清净具足果人。博地凡夫。污染于三惑。沉沦于二死。造无穷之业系。作不尽之生因。何能顿感弥陀。即生净土。横截五道。便阶不退哉。正由一家之谈。众生法性。厥义有三。一日性量。则周遍于十方。而互彻无外。十万亿刹外之极乐。在吾性量。方近近之一隅。一日性体。则常住坚凝者清净皎洁。弥陀智断。圆满之觉体。与吾性体。正究竟而无差。一曰性具。然若但云无外无差。而不知有性具法门。虽曰无外。而终成有外。虽曰无差。而终成有差。且不知性量性体之德。从何故而周遍。依何法而清净。当知有性具者在。则向之言体德体量者。皆吾性具为之本也。三性之旨。具如生无生论中发明。兹不繁列。

  △三序宗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疏】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乱。

  【钞】下释题五章中。以信愿净业。为一经宗要。今括经文。取略叙之。但言净业。盖三要中。此居其正故也。初句即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又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之所能知。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又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次句即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故曰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三四句即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正以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众生从无始已来。昏动因缘。漂流五浊。莫返一真。今将返本还源。莫先照昏寂动。七日持名。所以照其昏也。一心不乱。所以寂其动也。昏动苟忘。不真何待。譬如尘净镜明。风恬浪静。然七日持名。便阶不退者。正显教属圆顿。不待一生愿力弘深。慈悲与拔。本功德力。不可思议。诚速出生死之要津。行菩萨道之亨衢也。

  △四序力用为二。初正明力用。

  【疏】事理体一。生佛原同。无缘之慈。不谋而应。

  【钞】此经以离。苦得乐为用。即经云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则此之力用。关乎与拔。与拔之功。在乎感应。众生以一心持名。为感。弥陀以拔苦与乐为应。拔苦之道本于悲。与乐之道本于慈。悉系天性相关。毫非勉强。行人则以事理体一。生佛原同之道为感。弥陀则以无缘之慈不谋而应之道为应。岂非弥陀。以不来而来。来此娑婆。接引行人。行人以不往而往。往彼极乐。觐礼弥陀。此实一经。力用所凭之理本也。

  △次所发功勋。

  【疏】了惟心之本具。亿刹非遥。知大愿之可凭。三祇横截。

  【钞】前文既先明力用之理本矣。凭之而念佛求生。能了事理体一。生佛原同。则十万亿刹之遐方。皆我惟心本具。虽远不远。能知无缘之慈。不谋而应。则四十八种之大愿。无缘可凭。识流可截。如是力用。岂不胜乎。言三祇横截者。此明超出三界。有横竖二义。若婆沙论。明三藏菩萨。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阶不退转。获五分法身。此从竖出。自下升高。如兔马渡河。纡回旷久。若依此经。求生极乐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此从横出。即此达彼。如香象截流。一念可获。故此力用。最为殊胜。

  △次序注解之由二初正序三初序广解之由。

  【疏】经文简约。佛旨玄微。持诵虽多。研详实寡。

  【钞】此经不出千言。备诠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之旨。可谓经文简约。佛旨玄微矣。况弥陀世尊。偏与娑婆众生有缘。故闻此法门。莫不欣然顶受。兼之此经。言简易持。逗机易信。是以若僧若俗。莫不读诵受持。第文显可窥。而理深罕究。致令佛意。反晦。而不彰。则前贤之解。又不得不广也。

  △次序略解之由。

  【疏】惟前贤之著述。嗟末俗之罕闻。

  【钞】前贤著述如序后别列。若慈恩孤山等诸师。各有著述。或文辞繁广。或义理深玄。不便初机。故末俗罕闻。则今之略。又不得不出也。

  △三正序略解。为二。初序谦光。

  【疏】窃效流通。略申援引。

  【钞】流通者。金光明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从今以澍当。圣教筌罤。不壅于来世。大师谦言。私窃仿效。古人之流通大法。是故略申援引。诸解成言以为略解。然于其间或用义。而不用辞。略义而不略意。以成一家之言。如出一人之笔。可谓善乎著述者也。

  △次序己志愿。

  【疏】愿与同志。普结净缘。咸契无生。同登不退云尔。

  【钞】初二句。乃以私解而公人。与同志者。广结佛国清净之缘。次二句。乃以己欲而施众。与同闻者。契登无生不退之位。正菩萨自利兼人之志。开士大悲旷济之怀也。

  △四傍序。

  【疏】唐慈恩算命师傅。造弥陀通赞一卷。宋孤山净觉灵芝诸师。皆有疏记。三衢伦师。古崖新师。皆有集注。今欲从略。以便初机。故兹别出。各从其志。

  【钞】唐慈恩下。序古师注今欲从下。序己所注。此经持诵既广。注疏必多。今之所引。涉于见闻者。屈指六师而已。以余近所见者。又有宗月溪算命师傅之科注。国朝洪武间。普智算命师傅之科释。近今莲池算命师傅之疏钞。若从简略。则此解为最。愿求博览。亦各从其志也。

  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上

  明 永乐吴郡沙门 大佑 解

  天启天台沙门 传灯 钞

  △次释解文分二。初释题解。次释经解。初又二初题解。二译人。初题解又二。初标题。

  佛说阿弥陀经

  △二分科。

  ○释经为二。初释经题。二释经文。初中二。初正释题。

  △子科为二。初总标。

  【疏】释此经题五重玄义。准孤山算命师傅。以两土果人为名。方等实相为体。信愿净业为宗。舍苦得乐为用。生酥大乘为教相。

  【钞】五重者。名体宗力用教相也。玄者幽微难见也义者深有所以也。此天台智者大师。深得佛心。洞明经旨。未释经文。先以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之旨。以释经题。使人一览经题。即知经义。盖名者经之名也。体者经名所诠。众生之心体也。宗者行也。全性体以起观宗。全观行以归心体之宗要也。力用者。经之体宗。生善灭恶之大用也。教相者。明如来五时说法之进否也。意使学者因名以寻心体。因体以立宗要。断疑而生信。生善而灭恶。善知大小偏圆。不致谬滥经旨也。

  △二别释为五。初释名二。初标。

  ○初释名。

  △二释二。初释今题二。初通别各释二。初释别题二。初约能说所说释二。初释佛说二字二。初二字合释。

  【疏】佛说者。释迦教主。四辩宣演也。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6:46 | 只看该作者


  【钞】佛乃极圣之通号。举其别号。乃娑婆世界。释迦教主也具云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体。今智在于说。乃其教用。故略体从用。号曰能仁。谓能其仁。而利益三界也。四辩者。一义无碍辨。谓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二法无碍辨。谓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三辞无碍辩谓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辨说无滞。四乐说无碍辨。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佛凡说法。以此四无碍辨才。而宣演之。故曰佛说。

  △二二字各释二。初释佛字。

  【疏】梵语佛陀。华言觉者。十号之一。究竟觉了。诸法实相。名圆满觉。

  【钞】题称为佛。梵语犹略。具云佛陀。华言觉者。此则属人。若单云佛。华翻为觉。此则属法通号有十。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七无上士。八调御丈夫。九天人师。十佛。十号具足。为世间尊。究竟觉了等者。此指天台六即。判佛中此当第六究竟即觉也。六即者。一理即觉。二名字即觉。三观行即觉。四相似即觉。五分真即觉。六究竟即觉。六故凡圣不滥。免生上慢。即故初后不二。免生退屈。一理即觉者。诸法实相。一心圆具。昏盲不减。倒惑无亏。故无机子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名理即觉也二名字即觉者。从善知识。或修多罗。闻三宝名。知四谛字全体即是。毫??无差。故无机子颂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全体是。番悔自蹉跎。名名字即觉也。三观行即觉者。全三谛理。起三观修。圆伏五住。入五品位。故无机子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妄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名观行即觉也。四相似即觉者。虽未成器。粗垢先落。见相似理。获六根净。故无机子颂云。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名。相似即觉也。五分真即觉者。分破无明。分见佛性。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故无机子颂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名分真即觉也。六究竟即觉者。无明破尽。三德功圆。穷源到底。称无上土。故无机子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名究竟即觉也。

  △二释说字二。初诂训释。

  【疏】说者悦也。得机而说。称悦佛怀。

  【钞】四明云。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论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叩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

  △二简异释。

  【疏】又经通五人共说。拣异菩萨。天仙化人。故言佛说。

  【钞】五人皆能说经若请佛印。皆可流传。拣非四人。故标佛说。

  △二释阿弥陀二。初翻梵。

  【疏】阿弥陀。此云无量寿。

  【钞】阿弥陀三字梵语。此方翻为无量寿。

  △二释义二。初释无量寿二。初引经释。

  【疏】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钞】彼佛寿命。举其化主。及其人民。举其众生也。彼国净土。虽有其民。而无其王。以其人民。各各调善自居。不须文武兼治。故无其王。但有佛为化主。法王而已。大凡化主寿命。随其国土人民。以为长短。彼国人民。尚然寿命无量。况佛寿命而有量乎。此则举民显主。佛寿无量。

  △三况胜释。

  【疏】以应身无量。而天人莫知其数。况法报也。

  【钞】法报应三身。各有寿量者。夫寿依命立。命藉身持。经既言寿。又有身命。故天台大师。观经疏释题无量寿明三身。三命三寿云。法身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法性寿者。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寿。亦非短寿。无延无促。强指法界。同虚空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也。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经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相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法寿非寿非不寿。智既应冥。亦非寿非不寿。强名非寿为寿。法量非量非无量。智既应冥。亦非量非无量强名无量为量也。应身者。应同万物为寿也。应同连持为寿也。应同长短为寿也。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能为身非身。能为常寿。为无常寿。能为无量。能为有量。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缘。参差长短。然此三身三寿。不可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今文乃以应寿。而况显法报。以是之故。而经题。称为无量寿也。

  △次释无量光二。初别翻。

  【疏】亦云无量光。

  △二引经。

  【疏】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钞】此亦无量寿佛。应身之光。以光而例寿。应亦可论三身。谓法身非身非不身。则法光非光非不光等。今是应身之光。尚然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况法报光耶。

  △二约通号别号释二。初正释。

  【疏】又佛是通号。阿弥陀是别号。

  【钞】诸佛皆有通别二号。今此经题。释迦但举其通。弥陀但举其别。

  △二释疑。

  【疏】释迦是此方教主。庶物咸知。故举通号。弥陀是极乐导师。理须表显。故彰别号。

  【钞】或有疑云。诸佛既有通别二号。经题何不两土化主。通别并举。应云释迦佛。说。阿弥陀佛经。故解中释其疑云。释迦是此方教主。众生无不闻知。故但举通号。以该其别。弥陀是极乐导师。不表其别。名则不显。故彰别号。以该其通。译人为省重繁存略。雅得其所也。

  △二释通题二。初约法常释。

  【疏】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三世不易。

  【钞】法常之释。乃依观经疏转释。又依妙宗钞。谓儒经讲解。有兹二训。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7:32 | 只看该作者
万代轨则。故训法也。百王不易。故训常也。佛经亦然。十界咸轨。三世不易也。

  △二以由义释。

  【疏】由圣人金口所宣。故言经也。

  【钞】妙宗钞云。由佛大圣金口。宣吐自证之法。故名为经。

  △二通别合释二。初指通别二名。

  【疏】又经是通名。佛说等是别名。

  【钞】妙宗云。通名者顿说渐说。施权开权。律论之外。皆名为经故称通也。别名者。别相乃多。今从三种。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单三者。单人如。阿弥陀经等。单法如大般涅槃经等。单譬如梵网经等。复三者。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经等。人法譬具足者。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以此七别。与通合标一代佛法。

  △二明通别所以五。初通论一化。

  【疏】经有三种。谓教行理。依教修行从行显理。

  【钞】妙宗云。今家释题。约通别论者。以其二名。各具教行理也。若无此三。徒论通别。无所以矣。何以故。盖依教而后修行。从行而后显理故也。

  △二别指今题。

  【疏】佛是觉义。约修成说。故属于行。说即是教。阿弥陀是理。

  【钞】今题佛字。判属于行者。以佛是觉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义也。约修成边说故属于行。说字属教最分明。阿弥陀判属于理者。以是本性弥陀故。正当行者。称念修行。斯得见故。故判属于理。

  △三判其通别。

  【疏】与众典不同。则三经皆别。以对经字。则三经皆通。

  【钞】与众典不同。则不惟五字成别。即教行理三经皆别。以对经字。则不惟一字成通。即教行理。三经皆通也。

  △四结成秘藏。

  【疏】理即法身。行即般若。教即解脱。三一圆融。不可思议。名秘密藏。

  【钞】今家凡是经题。皆约通别释者。正欲明各各具三经也。各具三经者。又正欲明具秘密藏也。如一题阿弥陀三字。即我行者法身本性也。佛之一字。即全性起修之般若智慧也。说之一字。即智与法身。所得之解脱也。又理即全苦道即法身。正因佛性也。行即全惑道即般若。了因佛性也。教即业道即解脱。缘因佛性也。如是三德。如世伊三点。天王三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乃不可思议。秘密之藏。经题义理。微妙若此。讲者听者。安可忽诸。

  △五结成功德。

  【疏】故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也。

  【钞】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

  △二出本名。

  【疏】此经本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辨译异三。初总标。

  【疏】传至中华。凡二译。

  △二别明二。初唐译。

  【疏】唐译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二秦译二。初与唐辨异。

  【疏】今秦本隐略经题。在六方佛后。即云汝等众生。当信是等。

  【钞】唐译则存本名。而秦译不存者。以其隐略。在六方佛后故也。

  △二赞秦译善巧。

  【疏】以此经正示持名方法。况弥陀圣号。众所乐闻。用此立题。人多信受。故得四海同遵。流通无尽。译人之善巧也。

  【钞】大凡立名。贵生物善。今所生善则有二种。一以此经。正示持名方法。一以弥陀圣号。众所乐闻。故用此立题。人多信受。是以唐译者。秘于大藏。而不见不闻。秦译者四海同遵。而流通无尽。译人善巧。信而有徴矣。

  △二辨体二。初标。

  【疏】二辨体。

  【钞】二辨体者。即前总列中云。方等实相为体也。方等实相有二义。一此经说在第三方等时。方等四教并谈。此经属圆。拣异此经实相。非华严般若法华三时之实相。故云方等。一圆教实相。门门可入清凉池。故方。生佛均有。平等不二故等。观经疏云。体是主质。妙宗钞云。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一切名下。皆有其质。今辨假名下之实质也。

  △二释二。初引论明体。

  【疏】智度论云。诸大乘经。通以一实相。为经正体。

  【钞】妙宗钞云。诸法不生不灭。非有非无。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若以彼义。会归此经。则前段七重栏楯去。至闻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明惟心净土。序云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是也。中段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去。至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是明本性弥陀。序云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是也。琼林玉沼。是明依报。该得四种净土。寿量光明等。是明正报。该得佛菩萨。九品往生之人。此正法华。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天台所谓性具三千。无非实相之体也。

  △二结成所诠。

  【疏】即所诠之理也。

  △三明宗二。初标。

  【疏】三明宗。

  △二释二。初引经证成。

  【疏】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钞】前总列中云。信愿净业为宗。故今引经证成。若有信者。即信门也。应当发愿。即愿门也。若欲证成。净业行门。应具引下文。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求生净土。此为三要之门。信则信有惟心净土。本性弥陀。如来愿力。皆得往生。此当十乘中。第一观不思议境也。虽有其信。若无其愿。则不得生。盖弥陀既以愿力而摄生。我当誓愿而求往。方得天性相关。任运与拔。犹如磁石。自然吸取。十乘往判。此当第二。真正发菩提心也。四弘中。当佛道无上誓愿成。该得前之三愿。虽有其愿。若无行门。其愿则狂。故须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十乘往收。此当第三善巧安心止观也。七日持名。即是观。一心不乱即是止。方持名而一心。方一心而持名。是则止观双照。亦复双遮。善巧安心。方得成就略标上根三法。其余七乘。皆在中矣。

  △二结成宗要。

  【疏】一经之宗要也。

  △四明用二初牒。

  【疏】四论用。

  △二释二。初引经证成。

  【疏】经云即得往生。极乐国土。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钞】初二句。即示以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后之文。次二句。即此前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之文。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8:22 | 只看该作者
前总列中云。舍苦得乐为用。即经云。即得往生。云云之文。若以后足前。则众生生者。皆娑婆念佛之人。必得不退菩提。以此二文合证。此经之力用也。

  △二结成力用。

  【疏】离生死苦。得解脱乐。此经之力用也。

  【钞】余之法门。莫不皆令众生。竖出三界。离生死苦。得解脱乐。如重台九级。自下升高。力胜则进。足疲则堕。其登也难。惟净土法门。令众生横出三界。离生死苦得解脱乐。家庭咫尺。从东至西。举目可观。弹指即到。其去也易。经之力用。岂不大乎。

  △五判教相二。初总标。

  ○五判教相。

  【钞】教者圣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别异同。如来五时设教。适时而进。大小渐顿。各有区分。天台约五时。而分别之。各有攸存。故凡释经。皆须判教。

  △二释相。

  【疏】部属大乘方等教摄。二藏明义。菩萨藏收。渐顿分之。此属顿教。

  【钞】判此教相。而有三说。部属大乘方等教摄者。第一约时判也。前总列云。大乘生酥为教相。生酥即方等时也。天台大师。用涅槃五时。生起次第。以判如来一代之教。初从牛出乳。譬从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次从乳出酪。譬从十二部。出九部修多罗。十二年中。说小乘四阿含经。次从酪出生酥。譬从阿含出方等。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楞伽十六观。并此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声闻之人。得弹诃益。耻小。慕大。出入无难。如小乘偏空。出三界外。无身无土。今则特告身子。而云弥陀有土。菩萨有身。众生生者。皆不退转。即其事也。次从生酥出熟酥。譬从方等出般若。二十二年。说大品般若等诸经。以空慧水。洮汰二乘执情。令须菩提等。转教般若。付财融通。次从熟酥出醍醐。譬从般若出法华。涅槃。九界三乘。会权授记。无小无大。皆令作佛。今是第三生酥。故曰部属大乘方等教摄。二藏明义菩萨藏收者。第二约藏判也。盖佛所说经。有声闻藏。即为诸二乘人说者。明理但至真谛。明惑但破见思。明智但修空观。明果无身无土。今经既明。出娑婆外。别有净土。则果报有乎身土。岂不理惑智果。皆属菩萨藏收。渐顿分之。此属顿教者。第三约教判也。化仪之教。有渐有顿。渐则经劫修行。方阶不退。顿则即生成办。位至阿鞞故结成云。以令凡夫。不退菩提。然而令其即生。位阶不退。固是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致。自非释迦之善权。弥陀之愿力。行者之宿根。现前之三要。一心不乱。而三惑圆伏顿斩业根。而直往无前。安能克此。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涅槃经云。置毒生酥中。食即杀人。可不信诸。

  △二译人二。初标科。

  ○二译人号。

  姚秦三藏算命师傅鸠摩罗什奉诏译

  △二解义二。初明其生处。

  【疏】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丘慈国人也。

  △二明其翻译。

  【疏】后秦姚氏据长安。尊为国师。弘始年间。译诸经论。

  【钞】姚秦者。简非亡秦。前秦。乞伏秦。今是后秦姚氏也。以弘始三年。方入长安。秦主敕僧[((素-糸)*力)/石]等。八百沙门。资受什旨。于草堂寺所译经论。凡九十八部。合四百二十一卷。僧睿僧肇道常等笔受。

  △三证其功德。

  【疏】南山感通传云。七佛以来。译经师。

  【钞】过去七佛。皆生于西天竺。迦维罗卫国。灭度之后。或正法。或像法时。西天梵筴。必传流震旦。译梵成华。译经之师。历代皆有。惟什师自七佛以来。常为我震旦。译经之师。此乃南山律师。问费氏天人所说。又有云什师位证三贤。是知非聊尔人也。

  △二释经文二。初总别科判。二依科解释。今初二。初总科三分。

  ○二释经文三。从初至大众俱为序分。从尔时佛告至六方后。徴释经题为正宗分。从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尽文为流通分。

  【钞】汉明以来。经至震旦。弘法之师。随文讲解。无有科判。至晋道安算命师傅。方判大小诸经。皆有三分。谓序正流通。后西天亲光论至。与其三分义同。又此方出家之士。自汉以来。皆随师姓。如三支之类。后道安算命师傅。谓既舍俗姓。以从释迦。宜合一切。俱从释姓。后增一阿含至。世尊果云。万流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称释氏。故后人赞道安算命师傅云。分经雅合于亲光。释姓颇同于增一。

  △二别明二序。

  【疏】诸经皆有通别二序。此经但有通序。证信而无别序发起。即十二部经中。无问自说也。

  【钞】通别二序者。通者同也。如是等六事。诸经皆同。故别者异也。诸经发起之缘。各各不同。故今经但有通序。而无别序者。乃如来无问自说。盖净土法门。若被菩萨之机。正所当对。必须假问而说。如十六观经。是其类也。但此一经。是对上乘。及凡夫机。令知微妙身土。即生可获。原非小乘凡夫境界。岂能问之。故如来无问自说。称性宣扬何须发起。

  △二依科解释二。初释通序二。初分科。

  ○通序分二。初五句证信。

  【钞】证信者。佛将灭度。阿难咨问。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云。当安如是我闻等。岂惟我然。三世诸佛。经初皆尔。

  △二释经二。初列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二释义五。初释所指法体。

  【疏】如是者。指所闻之法体也。实相之理。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为是。

  【钞】如是者。指法之辞。所指者。即所闻法体。实相之理。如此之理。古今不异名如。即真如不动之体。亘万古而恒新。历千差而不改。如来能称此理而说。无不当理。故称如是。

  △二释所显能闻。

  【疏】我者阿难结集法藏。自言如是法门。我从佛闻。

  【钞】佛地论云。谓结集时。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

  △三释所明机感。

  【疏】一时者。机应和合之时也不言某年月日者。二土正朔不同故也。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9:09 | 只看该作者


  【钞】机即阿难与千二百人。并菩萨等众。应即释迦如来。能说教主。机无应而不成。应无机而不就。砧椎相叩。乃方成法器。机应合一。则此经方说。二土正朔不同者。如此土四时。彼方三际。东夏以合朔为月旦。西方以既望为月旦。两方既尔。四夷可知。既难准定。故但言一时。

  △四释所称化主。

  【疏】佛者觉也。自觉异凡夫之不觉。觉他异二乘之独觉。觉满异菩萨之在因。众圣中尊。故名曰佛。即释迦教主也。

  【钞】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性相真妄之者。即究竟本觉。亦究竟始觉。自觉异凡夫之不觉者。凡夫则终朝昏扰。逐妄漂流。如来则寂照双融。还源返本。觉他异二乘之独觉者。二乘则觉了生死。如獐独跳。如来则自登彼岸。慈航度人。觉满异菩萨之在因者。菩萨则三觉虽修。而三因未满。如来则三觉究竟。而三德圆彰。为二乘菩萨。众圣中尊。故称为佛。以通从别。即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也。

  △五释所述住处二。初释舍卫国。

  【疏】舍卫。正云室罗筏悉底。此云闻物。言人物富庶。远闻诸国故。

  【钞】人物富庶者。谓此国具足。欲尘财宝之物。多闻解脱之人也。

  △二释祇树给孤独园二。初出二人名德二。初祇陀。

  【疏】梵语祇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太子名也。

  【钞】波斯匿王太子。初生之时。适与外国战胜。因立美名。

  △二须达。

  【疏】梵语须达。此云善施。长者名也。能惠施国之穷民。名给孤独。

  △二明二人并称。

  【疏】侧布黄金。从祇陀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说法。祇陀施树。故并称也。

  【钞】须达长者。为儿聘妇。往王舍城。得见如来。请佛供养。佛命身子。同往相地。惟祇陀太子。园林茂盛。可造精舍。祇陀戏许。须金砖侧布其地。金钱挂满其林。便当与之。须达欢喜。命车载金。布地将满。祇陀见其精诚。便云地当属卿。林属于我。共施供佛。不亦可乎。故后凡于此地说经。经家序处。必美二人之德。而并称之。

  △列众同闻二。初分科。

  ○二列众同闻三。初声闻众二。初示数。

  △二释经三。初声闻。二示数二。初列经。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二解义为四。初释明类。

  【疏】比丘。此云乞士。乞食资身。乞法炼心。又云怖魔又云破恶。僧者具云僧伽。此云和合众。

  【钞】比丘梵语。而含三义。一乞士。外为檀越乞食。以资色身。永离四邪。内为如来乞法。以炼心性。常趣八正。应供之因也。二破恶能破九十八种。烦恼恶因。能破二十五有生死恶果。杀贼之因也。三怖魔发心出家。魔王怖其出境。精进修行。波旬怖其离欲无生之因也。众和合者。凡为僧者。须具六和。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具此六和。方可称僧。

  △二释示数。

  【疏】三迦叶。有千弟子。舍利目连。共二百五十人。最初归佛。常随众也。

  【钞】三迦叶者。一优楼频螺迦叶。二伽耶迦叶。三那提迦叶若最初度憍陈如五人。合云千二百五十五人经举大数是故略之。得餐甘露。莫先于此。故为常随众也。

  △三释显位。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杀贼。断烦恼尽。破恶果也三无生。不受后有。怖魔果也。

  【钞】比丘因名也。阿罗汉果号也。因果二名。一一主对。如影随形。略无差忒。故为比丘。有乞士之因。方获罗汉应供福田之果。有破恶之因。方获断烦恼尽杀贼之果。有怖魔之因。方获无生。不受后有之果。

  △四释叹德。

  【疏】闻名钦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识。

  【钞】若但闻名。而未睹形。则知而未识。但睹形而不闻名。则识而未知。今既闻名而睹形。必钦德而敬奉。阿难尊者与此辈等同闻。非惟见同列之德齐。亦乃显所闻之法真。以之证信。诚可信也。

  △二列名二。初牒科。

  ○二列名。

  △二释经二。初列经。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楼?。

  △二释义二。初释长老。

  【疏】耆年硕德。通称长老。

  【钞】此诸圣僧。有耆年者。必有硕德。有硕德者。未必定是耆年。故长老者。乃耆年与硕德之通称也。

  △二释众名十六。初释舍利弗。

  【疏】舍利弗此云身子。其母身容端正。眼如鹙鹭。兼母名之故。又名鹙子。智慧第一。

  △二释目犍连。

  【疏】摩诃目犍连。此云大采菽姓也。其族众多。故以大别之。神通第一。

  △三释大迦叶。

  【疏】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其祖感灵龟负仙图而出。遂以名族。又云饮光。身光赫奕。映蔽余光。毗婆尸佛时为治金师。贫女以金珠。同修塔像。从是以来。身光金色。

  △四释摩诃迦旃延。

  【疏】摩诃迦旃延。此云文饰。论议第一。

  △五释摩诃拘絺罗。

  【疏】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从状得名。舍利弗母舅。

  △六释离婆多。

  【疏】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

  △七释周利槃陀伽。

  【疏】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

  △八释难陀。

  【疏】难陀此云善欢喜。佛之亲弟也。

  △九释阿难陀。

  【疏】阿难陀此云庆喜。白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佛成道日生。举国忻庆。因立嘉名。多闻第一。

  △十释罗睺罗。

  【疏】罗[目*(危-(夗-夕)+夫)]罗。此云覆障。本修罗之名。能障日月。佛为所障。不即出家。故以为名。

  △十一释憍梵波提。

  【疏】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

  △十二释宾头卢颇罗堕。

  【疏】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译云。宾度罗?啰堕阇。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39:55 | 只看该作者


  △十三释迦留陀夷。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

  △十四释劫宾那。

  【疏】摩诃劫宾那。此云房宿。母祷房星而生。

  △十五释薄拘罗。

  【疏】薄拘罗。此云善容。形貌端正。昔施僧一诃梨勒。感五不死报。

  △十六释阿?楼?。

  【疏】阿?楼?。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天眼第一。

  【钞】诸经列众。皆有叹德。如法华楞严。是其例也。惟此经无之非无也。盖译人善巧。令顾名而思义也。如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顾何德而不彰。然诸经叹德。必随缘起。如阿难以邪染之缘。浚发。楞严。而经家叹德特曰。佛子住持。善起诸有(云云)。同列之众。既有是德。正显当机。虽托缘于邪染。而实无是过也。此经余诸弟子。且无暇论。即大智舍利弗。位居其首。次之以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三人者岂无意乎。盖极乐法门。微菩萨实智而莫能信。微菩萨大神通而莫能往。微抖擞三惑。而莫能净。微四无碍辨而莫能论。此经说在方等。意令声闻。回小智以成大智。回小通以成大通。回小头陀以成大头陀。回小议论以成大议论。净土即权而实。即实而权者。斯可以照了实相。信受奉行。即近而远。即远而近者。斯可以不速而疾。弹指即到。心净土净。即秽而净者。斯可以生即无生。生化两冥。妙有即空。真空即有者。斯可以妙用辩才。剖析无碍。至于余诸弟子。各有一德。以类而叹德。即事而回向。于此法门。成方等益。了无生而生。感界外生。达无身而身。受变易身。竖出三界。固不可思议。又有横出三界。尤不可思议也。

  △二总结二。初牒科。

  ○三总结。

  △二释经二。初列经。

  如是等诸大弟子。

  △二解义。

  【疏】学在师后。故称弟。解从师生。故称子。此总结前文也。

  【钞】弟则显师之谦让。师乃明资之尊敬。故夫子曰。余也处回如弟。回也处余若父。

  △二菩萨众二。初分科。

  ○二菩萨众三。初明类。

  △二释经二。初列经。

  并诸菩萨摩诃萨。

  △二释义。

  【疏】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同佛所证曰觉。无明未尽曰有情。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

  【钞】菩萨二字。梵语存略。若具足称之。应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摩诃翻大。菩提翻道。质帝翻心。萨埵翻众生。亦翻有情。合为大道心众生。大道心则下异众生。有情则上异诸佛。盖已离此岸。尚居中流。此诸菩萨。乃又居其大者。故以摩诃萨别之。

  △二别名二。初牒科。

  ○二列名。

  △二释经二。初列经。

  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二解义为五。初释文殊。

  【疏】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

  【钞】微妙三德。同佛所证者。圆教始从初住。终至等觉。分破一品无明。分同佛证。微妙三德。若约文殊菩萨。则有本迹之殊。本因如悲华经。对宝藏佛。发弘誓愿。蒙佛授记。字曰文殊。又于灯明佛所。为八王子之师。是释迦九代之祖。昔太邻诸佛。今辅佐释迦。若论本果。现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在南方。离垢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本迹如此。同佛所证。厥位相齐。亦名妙吉祥者。惑业苦三。有少分在。皆未吉祥。位居究竟。三德圆彰。故又号妙吉祥也。佛破二十五有。获王三昧。入法正位。名破有法王。文殊亦位邻等觉。为佛长子。名法王子也。

  △次释阿逸多。

  【疏】阿逸多此云无胜。超出偏小。故慈氏之名也。

  【钞】梵语阿逸多。翻为无能胜名也。又名弥勒。翻为慈氏姓也。思益经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合而言之。是则此菩萨。以地位证入邻极。慈心及物。以受姓名也。

  △三释干陀诃提。

  【疏】干陀诃提。此云不休息。勤修不懈故。

  【钞】思益经云。恒河沙劫为一日夜。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诸梵行。修习功德。然后授记。心不休息。故号为干陀诃提。

  △四释常精进。

  【疏】常精进者。乃法性常住。成无作正勤故。

  【钞】宝积经云。是菩萨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无一念弃舍。以身心俱进。名常精进。祇以见法性常住。成无作正勤。虽精进而无精进相也。

  △五释总结。

  【疏】大菩萨者。迥出偏小故。

  【钞】灵芝云。菩萨名通初后。如是菩萨。莫非深位补处。或权现影响。故称大也。诸经列菩萨众。亦有叹德。如法华等是其通例。惟此经无之非无也。亦令读是经者。顾名而思义。仰德而受行也。何也。如文殊以妙德吉祥。阿逸多以无能胜。慈氏。干陀诃提。以自强不息。勤修无懈。常精进。以悟法常住。成无作正勤。顾何德而不具。经家独列此四人者。意令修行净土者。先以微妙三德。即吾心之三谛。为能观三观之本。即所谓先观不思议境是也。继之以无能胜之。无缘慈悲。而真正发菩提心。以表今之求生极乐者。一以化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而为初志。然后加之以全性起修。自强不息。勤修无懈。了法性常住。成无作正勤。庶舍秽能尽。取净穷源。即娑婆之塞。以臻乎极乐之通。则道品自然调适。对治法尔助开。九品可阶。疑城不住。法爱不生。金台可升。得预如是等。诸大菩萨之列矣。经家之意。其在是乎。

  △三人天众二。初牒科。

  ○三人天众。

  △二释经二。初列经。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二释义三。初释提桓因。

  【疏】释提桓因。此云能天帝。忉利天主也。

  【钞】梵语具云释提桓因陀罗。此翻能作天帝。忉利天主也。忉利此翻三十三。须弥山顶。四面共八城。每城居四天。天帝居善见城中。合三十三。因果庄严。具俱舍颂说。

  △次释无量诸天。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40:43 | 只看该作者


  【疏】无量诸天者。欲色界中。诸梵天王。护世四王等也。

  【钞】欲界有六天。地居二天。即下四王天。并第二忉利天。空居四天。即夜摩。兜率。化乐。他化也。色界四天。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四禅九天。佛凡说经。皆来会集。惟无色界天。既无色质。故不云来。

  △三释大众。

  【疏】兼四众八部。故言大众俱。

  【钞】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等也。

  △次释正宗二。初总判三科。

  ○二正宗分三。初依正庄严。二修证行法。三诸佛称赞。

  △二依经释义二。初分科。

  ○就初为二。初总示。二别释。初又二。初依报庄严。

  △二释经为二。初依正庄严二。初总示二。初依报庄严二。初列经。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二解义六。初释尔时。

  【疏】尔时者。将说经之时也。

  【钞】尔时即前通序。机应合一之时。惟其合一。故将说经。

  △二释当机。

  【疏】以身子利根。故特告之。不俟其请问也。

  【钞】净觉云。不告菩萨天龙者。应有四悉意。一是左面弟子。大小法集。多居其首故。二由智慧第一。四众八部罔不钦仰故。三为令四众闻佛净土。自鄙绝分故。四复欲小乘。未取证者。回心向大故。佛凡说法。必获四悉檀益。今谓于佛说十二部经中。此当无问自说。以净土法门。非小乘境界故。复欲令彼回小向大故。此经唯无祗夜。伽陀。因缘。譬喻。优波提舍。而长行。直说。方广。受记。未曾有。此皆显有。若未本生。本事。则以略望广。于大弥陀经。亦复具有。

  △三释界数。

  【疏】一大千世界。称一佛土。十疑论云。西方去此十万亿刹。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而言之耳。但使众生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实非远也。

  【钞】解中先依经明远。次约理明不远。一大千世界。称一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卢六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世。此小千千倍。说名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是也。如此观之。极乐世界。去此甚远。次引天台大师。十疑论明不远。盖言凡夫之人。以先世烦恼惑善恶业报。得此生五阴苦果。所有凡夫肉眼。远即不见。乃以不见者为远。所有生死心量。远则不知。亦以不知者为远。无怪其然。若念佛之人。一心不乱。则惑道伏。净业成就。则业道清。临终之时。娑婆印坏则苦道脱。当尔之时。化肉眼为天眼。变凡心为圣心。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言动念者。乃垂终得见三宝。与夫见光见华等。一有所见。便名动念。非妄念之念也。虽在此土。得见已是华池受生之时。故曰实非远也。又般舟经。明众生有三力。故得见弥陀。一者三昧力。即论中所明是也。二者佛力。四十八愿。经云设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三者本功德力。此有二义。一者众生自无始来。曾有念佛求生净土种子。当时未生。今种已熟。应得往生。二者众生心性。本具尘刹。虽十万亿之遥。无非性具。即性体性量。如帝网之一珠。影含众珠。如大海之一浪。具全潮体。非但互具。亦乃互即。故四明云。若心性不具尘刹。则生无感见之功。佛无应现之理也。

  △四释极乐。

  【疏】梵语须摩提。此云安养。或云清泰。又云极乐者。犹言最胜也。

  【钞】安养者。对娑婆八苦交煎。所养者非安也。清泰者。对娑婆五浊恶世。所处者非泰也。极乐者。对娑婆众苦之剧。所受者非乐也。

  △五出四土二。初总标。

  【疏】一切国土。随机所感。有乎四种。

  △二别释四。初寂光土。

  【疏】一常寂光土。诸佛究竟。极果所居。

  【钞】观经疏云。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伊。不纵不横。名秘密藏。妙宗钞云。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私谓钞中。既有上品寂光之名。则知彼土亦分九品。惟上上品为极果所居。余之八品。皆圆圣分证人所居。为分证寂光也。疏云分证究竟。寂光净秽是也。

  △二实报土。

  【疏】二实报土。法身大士所居。

  【钞】观经疏云。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无有二乘。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私谓诸佛亦有报土。何必定为菩萨所居。亦可准分九品。上上品为佛所居。余之八品。随菩萨所破无明多少。以为差降尔。疏云次第顿入。实报净秽是也。

  △三方便土。

  【疏】三方便土。三乘人所居。

  【钞】观经疏云。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云。若我灭度后。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便得决了。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私谓既曰。就中复有利钝净秽。是则准望亦分九品。圆方便道。居上三品。别通方便道。居中三品。藏方便道。居下三品。疏云体析巧拙。有余净秽是也。

  △四同居土二。初出名。

  【疏】四同居土。六凡所居。

  【钞】观经疏云。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

  △次释义。

  【疏】以五浊轻重。而分净秽。娑婆五浊重。故兼四恶趣。轮回不息。安养五浊轻。故惟有人天。皆得不退。故名极乐。

  【钞】以五浊下。标娑婆。下释一往言之。娑婆众生。以五浊之因重。故名同居秽。是故感报兼四恶趣。此由烦恼浊中五钝使。随其强者。而牵生四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9:41:29 | 只看该作者
人天既由戒善。故烦恼稍轻。安养五浊轻者。由在娑婆。专修净业。轻于五浊。故得往生极乐。受人天报。况至彼邦。尘境轻清。不生烦恼。故虽人天。皆得不退。故名极乐。再往言之。极乐国土。亦分净秽。如观经九品。大本三辈。品位既分高下。所见亦自不同。故妙宗钞云。初五浊轻。为同居净者。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轻薄。感同居净。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最净。如经中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余经。修众善行。感安养土。其相天殊。

  △六简别。

  【疏】尽理言之。惟究竟寂光。是真极乐。

  【钞】尽理言之等者。此约四土展转简之。是则分证寂光。犹如秽土苦域。惟究竟果人。所居之土。方得名为真实极乐。故前序先明。真源不二云。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此之谓也。

  △二正报庄严二。初牒科。

  ○次正报庄严。

  △二释经二。初列经。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二释义二。初释三身二。初总标。

  【疏】佛有三身。

  △二别释二。初法身。

  【疏】一法性身。居寂光土。身土一如。名秘密藏。

  【钞】观经疏云。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妙宗钞云。师轨释法。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及非心智。色是初阴。心智即四阴。既其非阴。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此则已简。分段变易。以示生死。阴等摄故。亦可色质简应。心智简报。三科简因。既非此等。何以状名。为物机故强指法性。名为法身。此能居之身也。所居之土。正如前释。

  △二报身。

  【疏】二者报身。居实报土。

  【钞】观经疏云。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妙宗钞云。报即酬报也。修行是因。感于妙报。而酬因也。法华证智德。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大般涅槃证断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报。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应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觉。菩提简之。即是无上菩提之智。与法性境。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其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水乳可见。言非身者。非应佛有分齐身。非不身者。非报佛无分齐身。又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忘。为成现故。强名报智。土义同前。

  △三应化身。

  【疏】三应化身。居不二土。随九品机。所见不同。

  【钞】观经疏云。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能为身非身。然此三身。不可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妙宗钞云。如谷答响。大小随声。如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智即报身。体即法身。此二冥合。应用无方。真金上色。须水银和。方能涂物。阙此一缘。金无涂用。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无不往。上所说报。但论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迹用。是故双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齐相。故名为身。非身是报。无分齐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他身者。一时随机。变化而有。义则同于应身。体用少有差别。应身则从法报。冥合之体。以起应用。化身则从应身之体。以起化用。乃从用而为用也。更或从化而化。则化化无穷。应身则八相始终。化身则倏起倏灭。居不二土者。报身为能证之智。法身为所证之理。是则寂光实报。皆能应之体。他受用土。及方便同居。皆应身所居之土。机缘差别。有乎九品。故视之为异。佛应无差。则寂光实报。横在三品。故云不二。应准观经疏。判九品往生人。须者往检。又四土。土土各分九品。随土感见。三身有异。随机感见。四土不同。

  △次释简异。

  【疏】现在说法。拣非过未也。

  【钞】下经云。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则知弥陀现在成佛。而为众生说法。非过去未来之诸佛也。

  △二别释二。初分科。

  ○二别释二。初依报二。初总明极乐。

  △二释经二。初依报二。初总明极乐二。初列经。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二释义。

  【疏】彼土下徴起。其国下总释。无有众苦者。无三途八难等诸苦也。对娑婆极苦言之。故云极乐。

  【钞】娑婆世界。具乎六道。人天修罗。名三善道。以戒善为因。地狱饿鬼畜生。名三恶道。以恶逆为因。道即能通之义。谓一切众生。造作善业。能通人天等处。造作恶业。能通地狱等处故也。又谓之三途者。乃约果为名。即由恶业。而通至于火途。刀途。血途也。一地狱道谓。此处在地之下。并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狱。即造作极重恶业众生。堕于此道。故名地狱道。二饿鬼道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即造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三畜生道。谓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等。即造作恶业众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8 10:36 , Processed in 0.069426 second(s), 19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