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楼主: 南无无量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太上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45:4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何况更有随业受报。正是要紧事在。何谓随业受报。汝平生所作所为。无不是业。才有业。便有报。报之随业。如影随形。此身既死。一个识神。或堕地狱。或堕饿鬼畜生。展转轮回。受无量苦。这个是受报底境界。那个是生死业根。业根者。在汝即今一念间也。汝无始以来。因贪瞋痴。无明烦恼。妄想狂心。触境遇缘。随声逐色。使得七颠八倒。无业不造。即此便是生死之根也。思量生死事。铁汉也灰心。由是佛祖。广运慈悲。大发哀悯。教你参禅学道。令汝扫除妄想狂心。认取主人翁。识取本来面目。趁此眼光脚健。做个清净解脱之人。临命终时。得大受用。生死无碍。去住自由。这个谓之了生脱死。真大丈夫也。

  明杭州云栖莲池大师歌曰。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宵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数。细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方信得。紫阳诗。语的言真果不欺。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伶俐人。休瞌睡。别人与我同一类。狐兔相看不较多。眼前放着多少例。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更可哀。若还要得人身复。东海捞针慢打捱。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鲜血。苦劝世人作急修。回头猛醒须自决。

  宋颜丙。普劝修行文曰。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总归磨灭。自未入胞胎之日。宁有这男女之形。只缘地水火风。假合而成。不免生老病死。雕残之苦。上无丝线可挂。下无根株所生。虚浮如水上泡。须臾不久。危脆似草头露。倏忽便无。长年者。不过六七十以皆亡。短命者。大都三二十而早夭。又有今日不知来日事。又有上床别了下床时。几多一息不来。便是千秋永别。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不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肉块。九孔常流不净。六根恣逞无明。发毛爪齿。聚若堆尘。涕泪津液。污如行厕。里面尽蛆虫聚会。外头招蚊虱交攒。沾一灾一疾。皆死得人。更大热大寒。催人易老。眼被色牵归饿鬼。耳随声去入阿鼻。口头吃尽味千般。死后只添油几滴。此身更无可爱惜。诸人当愿出离。如何迷昧底。尚逞风流。懵憧汉。犹生颠倒。或有骼髅头上。簪花簪草。或有臭皮袋畔。带麝带香。罗衣罩了脓血囊。锦被遮却屎尿桶。用尽奸心百计。将谓住世万年。不知头痛眼花。阎罗王接人来到。那更鬓斑齿损。无常鬼寄信相寻。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身后受苦辛万劫。一旦命根绝处。四大风刀割时。外则脚手牵抽。内则肝肠痛裂。

  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生底只得悲啼痛切。死者不免神识奔驰。前途不见光明。举眼全无伴侣。过奈何岸。见之无不悲伤。入鬼门关。到者尽皆凄惨。世上才经七日。阴间押见十王。曹官抱案无人情。狱卒持叉无笑面。平生作善者。送归天道仙道人道。在日造恶者。押入汤涂火涂刀涂。镬汤沸若崖崩。剑树势如山耸。灌铜汁而遍身肉烂。吞铁丸而满口烟生。遭剉磕则血肉淋漓。入寒冰则皮肤冻裂。身碎业风吹再活。命终罗刹喝重生。人间历尽百春秋。狱内方为一昼夜。魂魄虽归鬼界。身尸犹卧棺中。或隔三朝五朝。或当六月七月。腐烂则出虫出血。臭秽则熏地熏天。胖胀不堪观。丑恶真可怕。催促付一堆野火。断送埋万里荒山。昔时耍俏红颜。翻成灰烬。今日荒凉白骨。变作泥堆。从前恩爱。到此成空。自昔英雄。如今何在。泪雨洒时空寂寂。悲风动处冷飕飕。夜阑而鬼哭神号。岁久则鸦餐雀啄。荒草畔漫留石碑。绿杨中空挂纸钱。下梢头难免如斯。到这里怎生不醒。大家具眼。休更埋头。翻身跳出迷津。弹指裂开爱网。休向鬼窟里作活计。要知肉团上有真人。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但请回光返照。便知本体元无。若未能学道参禅。也且勤持齐念佛。舍恶归善。改往修来。移六贼为六神通。离八苦得八自在。便好替天行化。不妨代佛接人。对众为大众宣扬。归家为一家解说。使处处齐知觉悟。教人人尽免沉沦。上助诸佛转法轮。下拔众生离苦海。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人道不修。他道难修。莫教一日换了皮。纵有千佛难救汝。火急进步。时不待人。各请直下承当。莫使此生空过。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此一节。言人之一身。行住坐卧。皆有鬼神鉴察也。三台六星。上台司命。中台司福。下台司禄。主人生死寿夭。北斗乃紫极都曹。为天地日月江河海之元。合阴阳木火土金水之德。宣威三界。统御万灵。斡旋气运。斟酌死生。人有罪过。录入恶籍。量度重轻。夺其纪算。纪。十二年也。又管辂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若有祈求。宜向北斗。又七真曰。吾每月初三。及二十七日。必一下降。受人醮祭。察人善恶。又业报因缘经曰。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寸。其人为善则光明。为恶则光暗。大善则光愈着。大恶则光灭没。人不见而鬼神见之。今曰在人头上。录罪夺算。询非诬矣。

  唐娄师德。高宗朝。勋隆宠优。一日晨起。忽见星官谓曰。汝曾误杀二命。罪当夺纪。星光将尽矣。其日随即神昏。因告人曰。我一生谨慎。只因误杀二命。今遂早死一纪耳。未几果卒。张拱辰曰。娄公夙称明恕。为唐重臣。尚不免于夺纪。况常人造恶多端乎。可不慎哉。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此一节。言人之一心。几微萌动。皆有鬼神鉴察也。上尸青姑。名彭踞。居人首。令人多思欲。眼昏发落。中尸白姑。名彭踬。居人肠。令人嗜食多忘。好作恶事。下尸血姑。名彭蹻。居人足。令人耽色喜杀。肢脏扰动。三尸利人速死。即出作鬼。享受血食。故于庚申日。乘人睡寐。与身中七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所谓心口意语。鬼闻人声者。三尸其最也。今人不知检身克己。清心寡欲。而徒恃道家守庚去申之法。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46:41 | 只看该作者
为断绝三尸入告之路。适足以自欺耳。抑知念虑茍端。鬼神自当退避。三尸亦何足患哉。程子宵诗曰。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尔三彭说是非。

  三尸者。即人身中之魂魄也。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常人呼念其名。则魂安身宁。又道德经注云。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口鼻之所以呼吸者。呼为阳伸。吸为阴屈也。魄者。精之神。有虚有实。耳目之所以视听者。视为阳明。听为阴灵也。阳神日魂。阴神月魄。故至人以魂运魄。众人以魄摄魂。魂昼寓目。魄夜藏肝。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一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家。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大不动。使金木水火土。俱会于中宫。谓之攒簇五行。盖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运行不已。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是以圣人。于万物之来。不对之以心。而对之以性。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无意则无魂。庶不受生死。轮回息矣。栖岩许真人曰。常行内观。遣去三尸。驱除六贼。纳气于丹田。定心于觉海。心定则神宁气住。精气神合。三家相行。结成圣胎。清净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至于佛经。则曰。以智慧剑。破烦恼贼。以智慧刀。裂烦恼网。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谛观四大本空。烦恼何处着脚。转三毒为三解脱。回烦恼为菩提。如此。则三业清净。万德周圆。有何过恶之可言耶。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此一节。言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也。月晦。月尽也。灶神。号曰司命。以其司人一家良贱之命也。于人朝夕罪恶。无微不察。月终奏闻阴阳二景。记之黑簿。呜呼。灶神明察如是。职主奏告又如是。世人行事。但知取快一时。岂复问家有灶神。记其过犯。每到月尽。大小皆奏天曹乎。恐惧修省。一刻不敢懈矣。

  淮郡一士。酒醉戏家中一婢。婢颇知耻。固拒得脱。时正月晦。睡至四更。妻忽叫醒云。适见一星。冠皂服神。乘马奔行。随带有文簿。向我指画而去。不知何说。神威赫赫。不觉惊醒。士人毛骨悚然。不敢明言。但云。定是灶神无疑矣。后将此婢配人。因向妇人曰。汝昔梦灶神。向汝指示者。由我昔曾戏此婢。力拒得免。不意夜间。即有此警。想事虽未行。此心已欺。故为司命所录耳。向不言者。恐汝见疑。难为此婢。今明言者。一以表此婢之操。一以彰我之过也。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傥诸人不举。君亦沉浮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实善可记。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着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善念真纯。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49:30 | 只看该作者
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能勿懔懔。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励。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蔬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我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罪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茍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冤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积。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茍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自此至三百善。实言作善之事。人能身体力行。立有福报者也。道。犹大路也。顺天理。合人心。坦平正直。即是道。逆天理。拂人心。荆棘险巇。即非道。二句。一属迁善。一属改过。然只一意。退非道而进于是道。统归一善而已。两则字吃紧着力。是非在当念辨。进退须即时决也。此处须下斩钉截铁手段。着不得一毫濡滞。转念复堕魔关。须时时省察。事事慎修。乃得此意。

  此道。即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之道。日用之间。语默动静。无处不是。只要知之真。而行之勇。古德云。大道不离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道德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内观经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华严经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盘无上道。盖道体人人具足。虽在万欲沉溺之中。若肯一念回光。其真非真是。自然毫厘瞒昧不得。所谓天理不息之体也。扩而充之。万劫千生。不遭堕落矣。知行合一。入圣无难。信哉。

  昔有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谈虎伤人。众皆惊。独田夫色变异常。夫虎能伤人。人莫不知。然未亲历。故止一惊。田夫身受其苦。故色变。人之于非道犹为者。亦是不曾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今人日夕昏昏。只如梦呓。唯瞬存息养。此心惺惺。一点灵光。常寂常照。虽有尘缘起灭。本体自如。方是通乎昼夜皆知之道。自无非道惑乱得他。

  宋赵清献公。每夜焚香告天。人问之。公曰。吾自少来。昼有所为。夜必拜告上帝。不敢告者。不敢为也。

  张其蕴。潜心理学。笃志孝友。一言一行。动遵礼法。稍失误。即痛责悔改。终夜不寐。父母没。每遇生时喜食物。对之恒掩泣。夫妇相敬如宾。终身不二色。居家严肃。虽晏居独处。无惰容。见子弟。必勤勤劝导。使其有成。亲党有急难。己力不能周。必多方转乞营救。事成怡然。否则愁叹不已。晚年益精进。每言曰。我家自高祖观心公。以孝友开基。世守忠厚。我性拙。不能事生产。以贻子孙。止求弗堕家声。保全一片心田。留与后人耕种而已。

  后汉管宁。尝与华歆(xin1)锄地得金。宁不视。歆捉而掷之。会世乱。宁避地辽东。公孙度礼之。不就。因山为室。人多从之。邻牛坏田。宁牵至荒处看牧。牛主惭谢。所居渐广。宁于是讲诗书。陈俎豆。明礼逊。非学者。无见也。风行辽东。民化其德。每见度。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52:13 | 只看该作者
虽不在于钻石。即此而推。人患不为。及中途自画耳。有志者。事竟成。此非明验欤。

  宋镇江太守葛繁。每日行数善事。四十年不废。人请问之。繁曰。吾无他。惟日行一二利人事。因指座间踏子曰。如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我为正之。人渴与之杯水。皆利之事也。自卿相至于乞丐。皆可行之。惟行之悠久。乃有利益耳。

  杨旬任夔州推司。积累功德。效周篪行太上感应篇十种利益。一。收街市遗弃婴孩。倩人看养。俟年十五。愿识认者。还归父母团圆。二。每冬十一月初三日为始。收六十以上。十五以下。乞丐贫人。入本家养济院。每日给米一升。钱十五文。满三月后。令其自便求趁。三。普施应验汤药。救人疾苦。四。施棺木。周给无力成殓之家。五。女使长大。不计身钱。量给衣资。听其适人。六。专一戒杀。救护众生。遇有飞走大小物命。买赎放生。七。每遇荒年。其粮食贵籴贱粜。赈济贫民。八。寺观圣像。损坏剥落者。为修理装饰之。桥粱道路。沟渠不通者。咸为整治。九。远乡士大夫流落者。助资还乡。十。居官辨冤申枉。推己及物。济困扶危。锄强安弱。后子杨椿。大魁天下。夫不知有秋之利者。见人投种。怪曰。奈何以可食之物。弃之淤泥。不知福田者亦然。谚有之曰。种竹得笋。栽莲得藕。凡我同人。业已知之。慎毋惜种。

  后周燕山窦禹钧。为五代时谏议。三十无子。梦祖父曰。汝无子。又不寿。当早行善。禹钧唯唯。钧为人素长者。先有家僮盗钱二百千。虑事觉。有女尚幼。自写券。系女臂云。永卖此女于本宅。偿所负钱。遂远遁。钧怜之。焚其券。嘱妻善抚之。既笄。以钱二百千。择良配嫁之。仆闻而感泣。还而待罪。钧置不问。又元旦在延庆寺。拾金二锭。银十两。持归。明日至寺。候失主还之。其人得赎父罪。又同宗外姻有丧不能举者。出钱葬之。凡二十有七。有女不能嫁者。出钱嫁之。凡二十有八。故旧穷困者。随多寡贷之。使之贸易。由公活者数十家。四方贤士。赖公举者。不可胜数。又于宅南建书院四十间。聚书千卷。礼文行之儒为师。四方孤寒志学者。听其自至。厚之廪粮。故其子闻见日博。公每岁。量所入。除伏腊供用外。皆以济人。家最俭素。无金玉之饰。无衣帛之妾。后复梦祖父谓曰。汝无子。寿且促。数年积累阴德。已名挂天曹。上帝特延寿三纪。五子贵显福寿。终后。仍充洞天真人。又曰。阴阳之理。大抵不异。善恶之报。或发于现世。或报于来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无疑也。公愈积阴功。五子八孙皆贵。公享寿八十二岁。一夕与亲友谈笑而逝。

  宋韩魏公琦。少登显仕。首能追孝祖考。育养诸侄。比于己子。衣食其宗百口。所得恩赐。先及亲族。历相三朝。茍利社稷。知无不为。奋其忠勇。置天下于太平。教子义方。严不可犯。其言语行事。一出至诚。周人之急。力或不足。则捐己服用玩好。及脱夫人簪珥以与之。故旧寒窭子孙。依以为生。常数十家。公为益州安抚使。岁大饥。为之蠲减税粮。募人入粟。又募壮者为军士。一人充役。数口可活焉。明道中。以灾伤故。劝诱纳粟。归于常平。发给下户为粥。活饥民百九十余万。其知并州。河东俗用火葬。公买隙地。使得葬其中。知大名日。事无大小。悉亲视之。虽患疾。就决于卧内。或劝委政佐属。公曰。讼狱。人之大事。生死得失。决于一言。何可不慎。吾常恐有所不尽。尚敢委于人乎。有人献玉杯二只。公以百金纳之。每宴客。特置一桌。出杯贮其上。藉以锦。一日宴漕使。小吏误触桌倒。杯碎。众皆愕然。公神色不动。笑谓客曰。凡物成毁。皆有数。复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勿惊。客皆叹服。公帅武定。夜作书。一侍兵持烛于傍。兵偶他顾。火燃公须。公但以袖拂须。而作书如故。少顷回视。则已别易一兵。公恐主吏鞭之。亟呼还曰。勿易。渠今已能持烛矣。众闻。无不感服。公以寿终。薨时。有大星陨。声如雷。谥忠献。子五人贵显。子孙昌盛无比。

  明绍兴府城北三十里。即系大海。每潮水涌入。渰没田禾。嘉靖间。蜀绵竹汤笃斋公。知府事。殚心竭力。为筑海塘百余里。造闸二十八洞。使得因时启闭。自是每岁丰收。万民永赖。后移任去。士民号泣震天。立祠三江。至今享祀不绝。

  焦公。东京人。三世乏嫡嗣。遂为商旅。遍访至人。问其因果。遇一老僧曰。无子之故有三。一祖宗无德。自身无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三精神不守。妻妾血寒。焦曰。德行年命。皆可受持。血寒有何法治。僧曰。不难。但先积德累功。后养其身。三年后。至五台山。当授异方。焦自此。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施恩布德者三年。竟往五台。访老僧不遇。忽见行童。手持一卷。言曰。老师传语大夫。功成行满。回家合药。志诚服之。必有富贵子孙。随念降生。后果生焦员外。员外生子又不肖。自恨何损德若此。亦往五台。乃见行童曰。老师传语。何必来问。但依汝父所行。则愚者自贤。贫者自富矣。员外曰。贫者得富。自是命也。愚者。性之本然。岂能反贤乎。行童曰。昔窦氏五子。初生皆不全角。后更行恩布德。悉皆安愈。且尽登第。彰彰不爽也。员外谢归。信行其语。二十年后。多嗣且贵焉。今人皆知窦氏五子。相继显荣。岂知有生之初。皆患病废。始以积累而安全。后以功德而际遇乎。天人感通之易如此。故特详记于此。以为积德累功之券。愿有志者。坚心勿懈焉。

  明袁了凡积善篇云。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粱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53:12 | 只看该作者
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搜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至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 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公又闻鬼语曰。吾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应公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造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业。枉费苦心。无益也。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则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则为曲。皆当细辨。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57:19 | 只看该作者
殄灭而安全之。亦安能四海坐享太平之福也。念及此。则担夫牧竖。织妇耕夫。处处皆君恩。时时皆帝力。当随分各尽其忠。何况读书食禄之人。不识一个忠字。亦可愧矣。

  臣道不一。为宰辅。则以格心佐治为忠。为言官。则以谏诤匡弼为忠。为刑官。则以执法平恕为忠。为有司。则以爱民勤职为忠。为武臣。则以宣力靖乱为忠。当荐举。司文柄。则以为国得人为忠。事难枚举。夫人臣之所以分其念。使不顾君父者。有数端焉。曰身家。曰爵位。曰权势。曰恩怨。曰名誉。身家爵位之念。出于庸人。坏事犹小。权势之念。多生于奸人。往往关天下国家之利害。而害亦终及于奸人。至于恩怨名誉。虽世之号君子者。亦或不免。唐宋以来。朋党之祸是也。唯忠则尽心无欺。无欺则至诚。至诚则举心动念。全不为自己身家爵位起见。不避豪强。不徇情面。不惜功名。并不求忠直声誉。或委曲济事而非阿附。或执法不回而非矫激。只要实有益于国计民生。且视吾君真为尧为舜之君。不敢萌菲薄念。方是忠敬。

  韩诗外传曰。忠之道有三。以道覆君而事之曰大忠。以德调君而辅之曰次忠。以是谏非而救之曰下忠。说苑曰。从命利君曰顺。从命病君曰谀。逆命病君曰乱。逆命利君曰忠。

  颜光衷曰。凡人居官经世。大是非。大利害处。往往关着性命。暇时虽能经纶守正。到这里嗫嚅不前。依违首领。则杀人以媚人者有之。否则模棱首鼠。败坏国事。而世界受其荡轶者有之。古来干事豪杰。成大功名。大人品。俱从万死一生中来。此中得个定力。而后国家始受其用。如诸葛公之鞠躬尽瘁。郭令公之单骑见虏。李临淮之置刀靴中。韩蕲王之十指存四。刘顺昌之积薪待尽。彼出入万军中。矢石交下。神气不动。默然制胜。岂易易哉。其身已早置为国家有矣。然犹曰战将也。如徐有功。狄梁公。李藩。俱陷大辟。裴晋公。张魏公。韩魏公。委身剑侠。然卒以不死。勋满天地。名悬日月。彼固如此舍得尽。而后大用随之耳。乃知造物鬼神。亦辄以此勘人。勘得过时。神灵供其呵护。宇宙属其撑持。勘不过时。身名俱败。如王衍殷浩等。其始也。亦自负壁立万仞。炫声四海。然见草而悦。见狼而战。羊之质故在也。一遇事变。则嘶声咋舌。彼又安能争乾坤之命。而定人物之性哉。盖其植根原假。假与假相酬。或受得些小福泽。已自便宜。奈享名太重。自许太过。到曳脚露手起来。一筹不展。为天下笑。以此言之。鉴临其隐。自不容欺天罔人。侥幸成功耳。故此处急宜打得清净。此身付与天地万物。即不幸而死。关壮穆。张睢阳。岳武穆。文文山之死。视李林甫。杨国忠。韩侂胄。贾似道何如哉。人孰无死。惟正直忠孝。其死为神。朝廷显赠。崇祀赫奕。子孙食荫。未见权奸之死有如此也。毋论权奸。即如哥舒翰。萧至忠。王涯。贾餗辈。奄奄趋附。图保首领。而当其大限到时。玉石无遗。早知亦是这等横死。何不烈烈轰轰。顶天立地去乎。又如汉武帝。唐武后时。乾坤何等。其无事夷灭者无数。而当时持平之吏。无一死也。阿意酷虐者。则未有不死。即不敢以是尽概祸福。然命之为命。不益可自信哉。又何必惴惴焉。惜其性命。而负君之恩。种毒于世也。

  唐德宗时。李泌为相。德宗以郜国长公主故。欲废太子。召泌告之。且曰。舒王近已长。孝友温仁。泌曰。陛下惟一子。奈何欲废之而立侄。且陛下所生之子。犹疑之。何有于侄。舒王虽孝。自今陛下宜努力。勿复望其孝矣。上曰。卿不爱家族乎。对曰。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云。吾独任汝为相。不力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臣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歆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对曰。此大事。愿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上曰。贞观开元。皆易太子。何故不亡。对曰。承干谋反事觉。太宗不得已废之。并废魏王泰。至于武惠妃谮太子瑛兄弟杀之。海内怨愤。乃百代所当戒。又可法乎。臣愿陛下从容三日。究其端绪。必释然知太子之无他矣。若果有其迹。愿陛下如贞观之法。并废舒王。而立皇孙。则百代之后。有天下者。犹陛下子孙也。向使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徒。承此旨。已就舒王图定策之功矣。上曰。为卿迁延至明日思之。泌曰。如此。臣知陛下父子慈孝如初矣。然陛下当自审思。勿露此意于左右。露之则彼皆欲树功舒王。太子危矣。间一日。上开延英殿。独召泌。流涕曰。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泌历事四朝。为唐名相。后竟成神仙。

  唐魏征。有胆略。善回人主意。事无大小。必犯颜苦谏。即上怒甚。弗辍也。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故久。鹞竟死怀中。文德皇后崩。帝念不已。于苑中作层楼以望昭陵。尝引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为毁楼。征劝帝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帝用其言。后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至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皆征之力也。征为唐名臣。首封郑公。五世孙謩。复为宰相。

  则天时。法官竞酷。司刑丞徐有功。独存平恕。初为蒲州司法。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及为司刑丞。酷吏所诬构者。皆为直之。所活无数。尝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太后虽好杀。知有功正直。甚敬惮之。周兴等。谮毁百端。竟不能害。后擢左台殿中侍御史。子孙屡显。

  唐郭子仪。当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功冠诸将。代宗时。宦官用事。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猝吐蕃入寇。京师震骇。上奔陜州。大将如李光弼等。皆嫉宦官之权。拥兵不至。独子仪召募得二十骑即行。纠合诸将。击鼓张帜。多然火以疑吐蕃。吐蕃骇。众悉遁去。后又同回纥以数十万众入寇。诸将多不时至。子仪以单骑往说回纥。大破吐蕃。子仪为大将。拥强兵。程元振。鱼朝恩。谗毁百端。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58:18 | 只看该作者
诏书一纸征之。无不即日就道。由是谗谤不行。官中书令。凡二十四考。封汾阳王。八子七壻。显盛莫伦。

  宋司马温公为相。以身徇国。勤励庶政。时已得疾。而青苗免役将官之法犹在。西夏未降。叹曰。四害未除。吾死不瞑目。宾客见其瘦。引诸葛食少事繁为戒。公曰。生死命也。为之益力。疾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魏高宗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不欲彰父之恶也。如高允者。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者。朕知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高允一片忠诚。不独激烈者不能。亦讽谕者所不及也。可为谏法。

  宋苏昞上章论国事。窜饶州。行过洛。馆尹焞所。颇以迁贬为意。焞曰。当季明上书时。为国计耶。为身计耶。若为国家计。当欣然赴饶州。若为进取计。则饶州之贬。犹为轻典。昞遂涣然。张可庵曰。士子为官。若有固功名。求容悦之心。则一事做不出。诚哉言也。

  历观古今人臣尽忠而获报者。多不胜述。至于大节不夺。见危授命者。运际坎坷。抱恨千载。似乎天之报施独异。不知生享当世盛名。没受万民拜跪。天之报之。较身受富贵安乐者。不啻百倍。而忘君害民者。天报之惨。更不必言。今且莫论忠不忠之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者。也无好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定然负不得这个字也。自宰相至百姓。多有该尽之忠。然下民性命。最关县令。故县令。尤不可不忠。国家立此县令。要他养民。古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此重任托付。岂容辜负。盖人读书之时。便真切发心救世。及当权乘势。务要将天地君亲。时刻在念。大行善事。清慎率属。勤访民隐。仿美政于程朱。问良模于时彦。勿徇情。勿爱财。旌善惩凶。兴利除害。倡乡约。重农桑。训士理学。教民勤俭。催征务思善法。刑狱每尽仁心。革刁风。察奸吏。水旱早勘速报。灾荒设法赈济。鳏寡孤独。责养有人。圩岸沟渠。劝修有效。严禁溺女。掠卖。赌博。烟花。迎神。做戏。淫书。暴棺。宰牛等恶事。倡行社仓。同善会。育婴。义学。义冢。夏药局。冬粥厂。刊书局。栖流所等善事。真如搜罗宝山一般也。前注中。已说及有司以爱民勤职为忠。今又不惮再三苦口者。诚以最关民命耳。茍能一念自持。则何事不办。其福德乌可量耶。再专附数案。以为为民之父母者观劝。

  宋程明道。令晋城。正己率物。教民以礼义。民有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途者。疾病皆有养。因立乡校。凡六十余所。暇时亲至。召父老而与之语。以访民瘼。其儿童所习书。皆亲为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弟子之秀者。聚而教之。联乡民为社会。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明道视民如子。欲办事者。或不持牒。径至庭下。陈其所以。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明道临政之邦。上下风动。盖有以协和众情。则风动。天地造化。风动而已。

  明道摄邑。盛夏塘堤大决。法当禀府。府禀漕。非月余不能兴作。先生恐苗槁。曰救民获罪。所不辞也。遂发民塞之。岁大熟。

  为上元主簿。河东路。财赋不充。官有科买。则物价腾涌。岁为民患。先生度所需。使富家定其预储之价而出之。富家不失息。而民所费。比旧不过十之二三。又民税常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先生择富民之可任者。预使购粟边郡。所费大省。民力用舒。

  知扶沟。民有焚胁舟人财物。每岁必十数次。公捕得一人。使引其类得数十人。不复根治旧恶。分地而处。使以挽舟为业。且察为恶者。自是境无焚舟之患。

  治畿邑。水灾民饥。先生请发粟贷之。司农怒。遣使阅实。使者言不当贷。先生请贷不已。遂得粟六千石。饥者用济。司农益怒。视贷籍户同等。而所贷不等。檄县杖主吏。先生言济饥。当以口之众寡。不当以户之高下。且令实为之。非吏罪。乃得已。先生尝曰。为令之职。必使境内之民。凶年饥岁。免于死亡。饱食逸居。有礼义之训。然后乃尽。

  令扶沟。率民尽力开治沟洫。惜乎未尽其事。即以别调而止。先生尝董役。虽祁寒烈日。不拥裘。不御盖。时所巡行。众莫测其至。故人自致力。常先期毕事。先生凡作县。坐处皆书视民如伤四字。常曰。颢常愧此四字。

  宋朱子知漳州日。曰。予欲留意学校。请黄知录表率诸生。又延前辈士人。同为表率。使士子识些向背。知为善之方。与一邦之人。同趋君子之域。又以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礼。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禁漳民赛会朝岳。曰。只是男女混淆。便当禁约也。又除属县无名之征。岁免七百万。尝到唐石。待野叟樵夫。如接宾客。无分毫畦町。曰。此一等人。若势分相绝。如何使他得尽其情。

  知南康榜文。本军。土瘠民稀。役烦税重。民力日困。深可哀怜。今管下士人。父老僧道。军民诸色等人。有能知得利病根源。次第合作。如何处置。可以宽恤。并请仔细开具着实事状。不拘早晚。赴军披陈。切待面加询问。多方措置。庶几户口岁增。家给人足。

  知南康劝谕文。佃户耕作主家田土。用力为多。全仰主家借贷应付。优恤赒给。无令失所。

  劝谕官户曰。既称仕宦之家。即与凡民有异。尤当安分循理。务在克己利人。

  劝谕伍保互相劝戒事件。仰同保人。互相劝戒。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赒恤邻里。各依本分。各修本业。莫作奸盗。莫纵饮博。莫相斗打。莫相讼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事迹显着。即仰具申。当依条格旌赏。其不率教者。亦仰申举。依法究治。

  知南康。五日一到学。延见诸生。力为普说。曰。今颇觉有风动之意。少加旬月。亦当稍变前之陋也。

  官崇安。以民饥。请于郡守徐公嘉。得米六百石以贷。而因为社仓。后至三十年。积百千斛。岁歉散之。里中遂无凶年。

  浙东大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59:16 | 只看该作者
上命朱子提举常平诸职。既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日与寮属。钩访民隐。至废寝食。筹画既定。案行所部。穷山长谷。无所不到。抚问存恤。所活不可胜计。每出。乘单车。屏徒从。秋毫所需。不及州县。后与建宁守札子曰。救灾之政。与常日不同。决无静拱而可以获禽之理。富人多粟。使之存留分数。以俟来岁。听官之命。以恤邻里之阙。何所不可喻之以仁恩。责之以大义。其不从者。示之以刑。其乐从者。报之以赏。何至惮其怨怒。虑其欺己而不为哉。又饬行属县曰。劝谕上户。略备酒果。延请劝输。厚其礼意。谕以利害。不可纵吏骚扰。上户既是富足之家。必能体悉此意。其间恐有未能致悉之人。亦当再三劝谕。审其虚实。量其增减。如更诈欺抵拒。即具姓名申禀。切待别作施行。又曰。少带人从。逐一亲到地头。不可端坐宽凉去处。只凭乡保。

  朱子每曰。以救民而获罪。亦所不敢辞也。

  清陆稼书尝曰。吾辈叼朝廷一命之荣。无可报效。惟爱养赤子。为国家培植元气是职分。

  陆公初任嘉定。催科立甘限法。令应输者。自限输若干。届期及半。即得宥。以故绝不用杖。而输者争至。惟积蠹顽户。间予杖。公见输者众。恐民称贷。即出示。须后限。

  每逢二四六八日。堂事竣。即到学听诸生讲书。儒童有志者。皆得随诸生听讲。试卷略加批点。不分高下。所讲之书。俱要引到身心上去。不止从举业起见。又每拟策问一道。令诸生退归。考究明白。欲学者兼通经济。

  陆公折狱。不尽拘于律。听断时。孝弟忠信之言。不绝于口。和平恻怛。以至情相感动。嘉定踰年后。讼亦绝少。又因俗尚奢华游遨。痛禁饬之。恳切教诫。且以身先。俗乃一变。又市镇有拳勇朋比。为乡里所苦。公尽廉其名。不即捕。遇有控者。责而械诸门。时时劝谕之。视其情色果悔。则释。不帀月。其党悉散为良民。又作劝囚文。遣吏往狱讲读。诸囚俱痛哭失声。

  陆公清操饮冰。爱民如子。因诖误被革。万民怨恫。未去而皇皇罢市。既去而家家尸祝。

  再任灵寿县。恐乡愚无知。遍赴各乡讲乡学。使人人知善之当为。凡与小民讲解之言。汇成一册。授之梓。尝曰。区区一卷书。朔望一讲。其遂能胜残去杀耶。仅足以启其端耳。若夫扩而充之。引而伸之。使家喻户晓。沦肌浃髓。邪秽尽涤。渣滓尽融。则视乎继自今行之何如耳。

  知灵邑。派运上供石炭。骡车以五辆。视他邑独多。公首以为请。至以去就争。始得更代。

  知灵邑。有王魁鬻身旗下。旗人持要人札。来索印券。并取其妻徐氏同往。公毅然捐俸赎归。

  灵邑。倚山濒河。间有可耕获者。小民虑一行播耕。便当起科。所入不足以完税。利有限而害无穷。相戒不敢垦。陆公揭示遍晓。谓官长茍非病狂。不勒尔起科。以遗尔无穷之害。于是渐有辟者。

  灵邑大水。陆公亲至各乡勘灾。多方保护。即申报上司。恳其题请蠲免。及赈荒时。公每日裹粮驰驱。穷谷遍到。凡四十五日而毕。又灵邑岁比不登。公多方赈济。万民安全。时有敛财演戏者。切责为首。以其所敛助施粥。公后行取。官御史。谥清献。崇祀孔庙。

  二程全书。及朱子文集大全。语类大全。内载政事极详。有心斯世者。采集一册。则无政不有其矩矱矣。即近今陆清献年谱。亦有善政可法。兹缘编隘。未为完备也。

  颜光衷先生孝弟论曰。有子说孝弟为仁之本。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这孝弟。关涉甚大。横的纵的。往古来今。无边无际的。都是这个物事。然须晓得孝弟的。是何物。所以孝弟的。是什么根苗。人于天地间一气耳。自有宇宙以来。无日不生。都是活活的。仁者活也。我手足活时。便知痛痒。痿痹处。便不知痛痒。天地万物。看那活动的。青翠的。跳舞飞跃的。呻吟鸣叫的。便触着我怀抱。便有生意。疼痛与他相关。盖所谓仁也。吾身活处。从何得来。跟着这精气。而精气非我自家。跟着这形色。而形色亦非我自家。都是从双亲分剖的。试看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养的是母胎。茹的是母血。这里自家原有躯壳否。一旦离里出怀。才有性命。然何处不傍着父母。试看小孩子家。终日醒。亦醒着父母。终日睡。亦睡着父母。终日欢欢笑笑。啼啼嗥嗥。都是欢笑啼嗥着父母。舍父母则一筹不展。一情不立。这里还自家有躯壳否。这便是一堂的生意。合一堂爹爹娘娘。哥哥姐姐。弄这小孩子。小孩子。一味无东无西。依着爹爹娘娘。哥哥姐姐。作一块。那是尔恩。那是我怨。那是尔是。那是我非。岂不是浑然一体。这便谓之仁。仁者人也。原合父子兄弟为一人者也。迨后稍长。便不傍父母行立。自家有一种跑跳的意思。不傍父母喜怒。自家有一种戏耍顽拗的意思。不傍父母食息。自家有一种想佳味。求便宜的意思。岂不是我体日现。渐渐与亲隔了。而为父母者。复不勘破此机。挑他拨他。惟恐他不入了世情。不成了我相。凡事则誉之曰。我的乖乖。我的乖乖。此便引动他毁誉根。务外根了。他日便成了伐善施劳。矜名饰节的气象。对兄弟则戏之曰。这是我儿。这是假儿。这得我怜。这不得我怜。便引动他妒忌根。彼我根了。他日便成了妨贤媢嫉。同胞不和睦的气象。

  遇食物。则戏之曰。我的要多要多。便引动他馋口根。贪婪根了。他日便成了争田争货。受贿纳赇的气象。遇少有得失哀啼。则语之曰。谁惹我儿子。我要打他。便引他很戾根。恩怨根了。他日便成了背公树党。阴鸷斗害的气象。这等气象。渐开渐着。连父母亦不能有其子矣。何也。父母亦不能尽是好言。亦不能尽是怜惜。物食亦不能充量。恩情亦不能无得失也。于是向之所以教其子者。皆为还向父母之具。家人父子间。便有尔非我是的意思。谋事而当。而以之自多也。一惹物议。而曰吾父母实然也。房户之间。笑语之内。恩恩怨怨。赢赢输输。不可胜道矣。是牛李洛朔之党。即家人而已然。而揖让争篡之局。自一堂而遂分也。而况乎外诱驱驰之。妇言荧惑之。子女及仆从怂恿之者哉。若是而可为仁否。自家如此。而能与他人忘物我齐顺逆否。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00:15 | 只看该作者
间有一二知义理有志气的人。硬着要孝。硬着要弟。然无始以来。习心习气。难平难释。故百般冲下。忽现傲惰根。百般奉顺。忽现蛮拗根。百般推让。忽现我能我会根。此根不彻。精神气色。倏忽流露出来。父子兄弟。必有默窥其微者。便不能欢欢喜喜。浑然无事也。故孝弟。是无皮壳的物。有皮壳的。终鼓舞不上。此无皮壳的。便会达之天下。何也。无我也。忍辱也。善下也。不言而饮人以和也。此皆在一家。则一家动。在天下。则天下动者。是故东叫母。西靠子。一一撞着孝弟。则必思所以抚喻之。老无告。幼颠连。一一撞着孝弟。则必思所以终养之。行役之人。边戌之士。不遑将父将母。一一撞着孝弟。则必思所以休恤之。鲲鲕胎夭。将雏翼卵。草英木秀。带根靠芽。一一撞着孝弟。则必思所以濡沫之。全护之。如此种种灵活。真个是叫天天灵。叫地地应。以至于蛮貊异类。有血性者。莫不在其联络中也。何有不仁。

  尝观古来孝子。或至鸷鸟不攫。鸷兽不搏。景星庆云。祥征瑞应。非其顺德致然哉。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一段和豫气象。殷荐上帝。而仁天地。配祖考。而孝父母者。都在于此。此外更有何事。孟子云。尧舜。孝弟而已矣。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两而已矣。煞甚关合。若孝弟。该不得求放心。求放心。该不得孝弟。便非一了百当也。缘心不是圆腔子。原是蔼然乐豫的。原是恻然疼痛的。原是油然活泼的。天霁地朗。心眼具开。天昏地黑。愁乱默默。是天地一心也。草夭木乔。鸟濯麀伏。无限欣喜。颠崖堕阙。凶创夭折。无限凄惶。是万物一心也。舍此而耽彀便宜。利灾幸祸。便谓之放心。即不然而要誉恶声的心。该博涉猎的心。矜名饰节的心。枯槁寂守的心。亦谓之放心。何也。于我心之生意不属也。故前面分明说。仁。人心也。孝弟。便是仁根之第一透露。第一勃郁处。此处养得根活。便枝附叶贯。千花万朵。一齐俱森发了。如人一身。耳听。目视。手持。足行。何者不是一团生意。而道家修养。只是神气上炼得纯。守得一。自能长生轻举。盖一处灵时。连骨节都灵了。孝弟之于天地民物亦然。是亦全身之神气。修养之丹头也。丹头入手。脱凡成圣。在须臾间。更无调理骨节工夫。故尝为之转一语曰。学问之道。仁而已矣。仁之道。孝弟而已矣。此两而已矣。所以贴贴合合。而无痕迹者也。

  又曰。天下之所以纷扰不靖者。只是强心猛气。勃而为怒。斗而为力。奔突而为攻战争逐。涿鹿之兵。七雄之虓阚。潢池渔阳之鼙鼓。看吹息其间。而翻浪乾坤者。是甚么。其初只是些些戾气。横在胸臆间。渐渐相触发起来。咽吐不下。于是抗拒父兄。傲慢长上。此抗拒傲慢的根苗。便是会挟持官长的。便是会椎埋报仇的。便是会不逞啸聚的。故易传曰。讼必有众起。不止是讼于官长。自家有逞是非。争胜负的心。而蹶张横行之势已见矣。尧说丹朱曰。嚣讼可乎。而禹之戒曰。无若丹朱傲。究其讼字。只一傲字。所以事亲而傲。必不能孝。事长而傲。必不能忠。治民而傲。必不能仁。只一傲字。便做成济恶不才之归。而不能解救。是故君子有大道。必骄泰以失之。骄泰的人。亢高傲慢。贵己而贱人。是己而非人。智己而愚人。有甚么心情。计民利病。念民疾苦。大学一书。自齐家以至平天下。都不外孝弟慈。则骄泰的人。分明是不孝不弟不慈也。然虽不孝不弟不慈。终比别人不同。故虽有至刚。而不能不为亲者下。虽有至戾。而不能不为长者屈。此便是天性不可解的。试观不孝的人。到人前。亦自检饰些些。若使之己坐父立。他决定不安。又如道他孝则喜。道他不孝则怒。此亦是人根未断处。此未断处。便是血性所入。便可容吾感化。所以孝子悌弟。于其间一拨便转。如郑庄公把自家母娘休了。颍考叔食肉遗母。关他甚事。却便幡然悔悟。又如子皋居丧。泣血三年。未尝现齿。何预成宰政事。然却成人之兄死。因子皋而为之衰也。此其间不知所以感。所以应。无形相触。翻动肺腑。正是莫为之天。莫致之命在是。前辈施佑兄弟争田。因与严凤舟次。语及产事。凤挥泪不止。佑大感悟。此等事。皆是不可晓的。严公自家孝友。何事管着施家。为之涕泪纵横。且不知何以一滴滴。落向施君肚里去也。

  大抵天地间。有意气。有圭角。有算计的。都会抵拒人。无根无蔕。无奈何。不自知的。偏会感动人。任是阛阓间。至愚至贱的人。有一个孝子出。不大家揄扬他。则大家钦敬他。或则默地负愧他。此敬他愧他时。真个是戾心平。躁心释。一片可掬可怜境界。在一家则一家平。在天下则天下平。上而官长。上而君相。权力愈大。嘘吸愈众。又岂有不尽天下而孝子之悌弟之者哉。故曰。一家仁。一国兴仁。又曰。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机正在此。天下风俗坏时。大抵自其子弟时先做坏了。人品心术坏时。亦自子弟时先做坏了。少有拂戾。便容受不下。稍有才气。便收敛不入。所以一到长成。放出无状来。遂不可当。古来洒扫应对。奉几侍立。都是要消除子弟的雄心猛气。使之鞭向入微。又如天子之子。齿胄鸣谦。曰。君在则礼然。父在则礼然。长在则礼然。此是何等意思。天下不患无才干。而患无真性。不患不能为君父师。而患不能为佳子弟也。以子之道君之。在在通是可奉侍可怜惜的意思。以弟之道君之。在在通是耕让畔行让路的意思。昔舜禹之有天下也。天下方讴歌之。讼狱朝觐之。极其熏赫。而舜自视不过有虞之穷人耳。井廪犹存。只载莫见。于田号泣。方恨无所控诉。而天下已治矣。禹自视不过羽山之罪人子耳。父痛莫赎。洪波惊骨。路逢罪人。不觉泪数行下。而天下又治矣。以至文武之孝。莫不皆然。彼犹然日朝于王季之寝门三也。彼犹然事事关其忾僾。而在在受其提命也。故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盖文武不终于为人君。而终于为人子也。想其惠鲜鳏寡。吊民伐暴。独有此前人之心事。耿耿胸臆间耳。彼丹朱之启明。岂无其才。然一傲字。已结断天下命根矣。此五典百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01:13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属之有鳏氏也。

  又曰。圣人言孝。皆不是小可的事。礼记云。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夫子说舜之大孝。便说德为圣人。大德受命。分明是完天之所生。以天事亲了。须晓得亲是何物。不是一团血肉之亲。我生于亲者是何物。不是一团血肉之我。原是圆陀陀。光亮亮。大家作一块的。亲亦是这个。天地万物。亦是这个。父母生我一身。便要把身所有者。毕罗而献之父母。方是聚顺。若只去用力用劳。把那个粗形相服事。而一点空灵真骨血。无边宝贝。却抛下不理。可谓孝子乎。我事父母。又要将父母一肢一节。一念一动。下至涕唾几杖。无不尽情承奉。而父母一点空灵真骨血。无边宝贝。却抛下不理。可谓孝子乎。故才说大孝。便是顺亲养志。顺亲者。顺其灵妙之亲也。顺其先天未分之亲也。其汩没情识中者。伪亲也。养志者。养其大公之志也。养其彻地通天胞民与物之志也。其躯壳形骸中者。伪志也。然要顺亲养志。又须诚身守身。守身者。守其明善之身也。守其以达德行达道之身也。不然。则竭力顾养。柔颜侍养。亦伪身也。能认真身。始能认得真亲。故曰。不诚乎身。不顺乎亲矣。曾子之身。与曾元之身。便悬隔了。故所奉诸亲者。亦是不同。今且以舜孝王祥观之。王祥之孝。至真至恳。不遗纤力。岂不几于舜之不思不勉者。若道孝与舜一.则王祥便是尧舜了。若道品地尚悬。心量尚未完满。又难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也。盖大舜从灵明上认亲。王祥从郛郭上认亲。大舜视瞽瞍便是至神至圣。至仁至慈的。其要杀我。要不使我娶之心。都是后来习心。其真心原不乃尔。假饶从其乱命。取快一时。奉承他习心。却把至神至圣。至仁至慈的真父母。结断了种子。于心何堪。于性何忍。故百般维持。百般挑动。果现出真父母来。若王祥卧冰等项。固是天性笃挚。然其所随顺者。情识之父母也。亦缘王祥之身。未造虞舜地位。故所认亦止此。此即是善之不明也。

  明乎善。便完全那灵灵活活的。随在出生。自有寸尺。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告而娶等项。非有成法可寻。自家心灵必如是而始快耳。自家如是。所以服事父母者亦如是。故云事父母几谏。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父母原来只有一善心。则尽属吉祥善事。就做微有转念。而此善心。亦隐隐跃跃。未肯澌没向尽。此亦是转凶为吉之几。事父母者。正从此处婉转。几未动。挑动他。几甫动。接引他。几有失。挽回他。是以心斡心。视无形听无声的工课。故不待行事不从。当见志不从时。孝子已费尽心计矣。惟如是。故能心与之一。而未始有违也。如此而诚。如此而顺。便把亲与我联属一本之真原。团团会在这里。便把天地同根。万物同体之真原。团团会在这里。何性命之不周。何位育之不行。何天下之事变经权。不在我灵明斡运中。是谓集百顺以贻之亲。大舜之所以德为圣人。备福尊养者。此也。武周之所以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者。亦此也。此个是常存的。常活的。彻于重元。而贯于灵蠢的。故舜同天之命。而凝天之休。以天事亲也。武祀乎其先。而达乎郊庙。以亲事天也。究竟是一生字。自有天地以来。无日不生。亲与我。都是一生生相续。完着这个生。便把一世有生的物事。都相触相动了。方谓之无忝所生。张子西铭。全是发明此意。如王祥之孝。不免是个死法。会不思不勉矣。而未可谓之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得与中。是何物。是那天然活泼的。操无形之规矩。能尽天下之方圆。故云。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从容中道。圣人也。然即不会得。不会中。则亦谓之思勉可也。思勉者。意也。识也。性真不和盘捧出。则傍在意识上用事。若动着性谛。虽如舜之号泣怨慕。不可为人。不可为子。这样困勉之极。依然不思不勉耳。吾人既不能生而浑全。与尧舜一般。当思亲所与我是何物。原不是目视耳听的空髑髅。酒囊饭袋的臭东西。何堪将此抵塞糊涂。过了日子。且以此奉其亲也。思及此。一跃跃出。浑身作汗。便不肯把天下第一等。饶与别人做。自家做得一分。便是孝弟尽得一分。到完完全全。修德备福。则舜武为君之孝。与周公为相之孝。孔子素王之孝。莫不殊途同归矣。

  又曰。天下那有不孝的人。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称之不孝则怒且愧。且人前矜名饰节。未敢如私居之放纵。是亦其良知不汩没处。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剖得明白。则父识所以教子。子识所以自克。譬如攻贼。知贼所在。平定有期矣。

  又曰。小不孝之所以习成者有四。一曰骄宠。为父母怜悯过甚。常顺适他性子。骤而拂之。则便不堪。常让他便宜。任他佚豫。令之执劳奉养。则便不习。人前出言。稍有过失。父不忍唐突其子。而子乃敢唐突于父。文行艺能。父誉子。惟恐不在我上。而子必欲父之出我下。积此骄纵。他人处。展不出手。独父母处。展得出手。遂真谓老成人无闻知矣。二曰习惯。语言粗率惯。便敢冲突。动作简易惯。便敢放恣。父母分甘绝少惯。遂不复忆其甘旨。父母扶病任苦惯。遂不复问其痛养。三曰乐纵。见同辈不胜意气。对双老而味薄。入私室千般趣态。上高堂而机窒。甚且明以父子兄弟为俗物。不乐相对。则岂有孝弟之念由中而出耶。四曰忘恩记怨。夫恩习久愈忘。怨习久愈积。人情然也。故一饭见德。习久则餍嗛起。一施感恩。常济则多寡生。一迎面见亲。累日则猜嫌重。况父母兄弟。生而习之。以亲爱为固常。且有忧我而获拂者矣。以训迪为聱耳。且有誉我而被厌者矣。以任劳庇护。极念经营为平等。且有强预我事而怒耽者矣。眼前大恩。恬然罔识。况能推及胎养之劳。襁哺之苦。弱质惊魂之痛者哉。故人情有至颠倒。至古怪。而不自觉者。子之于父母是也。不以恩获怨者鲜矣。此数者。皆人之习情。然亦未尝无真性。但积久不知其误耳。是宜急急唤醒。早早克治。时时思量。勿谓亲心之慈。我可自恕。勿谓世道之薄。我犹胜人。小不孝之积渐。即为大不孝。可不惧乎。

  又曰。大不孝之所以习成者有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8 15:29 , Processed in 0.060700 second(s), 14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