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净土大经解演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8:0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六四集)  2011/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64



  诸位算命师傅,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七百四十面,倒数第二行从经文看起: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这个一段,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右文采自《魏译》」,康僧铠的译本。「若参证《唐译》,则此处第一句,其第十二佛,应指第十二佛剎」。按着前面的例子都是讲十方佛的剎土,这个第十二佛也应该是佛剎的意思,『第十二佛名无上华』。「例如《魏译》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唐译》则为宝藏佛国」,佛国就是剎土。「至于第十二佛土显往生菩萨之德,亦是例举」,就是举例而言的。『坚固之法』,不退转法也,介绍那边大士所修坚固之法。『大士』是法身菩萨之称,像我们称观世音菩萨称观音大士,弥勒大士,文殊、普贤大士,这都是等觉菩萨,最低的阶位是圆教初住菩萨,《华严经》上通称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不能称大士,大士一定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才能称之为大士。他们确实圆证三不退,所以称为坚固之法,不退转也,这些大菩萨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至于不退菩萨亦往生极乐,其义为何?」他们为什么要往生?他不往生也能成佛,为什么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如《大论》中」,《大智度论》假设了一个问答,「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为什么他到极乐世界去?「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他暂时不到极乐世界,在六道十法界里头帮助众生,帮助众生是两桩事情,帮助初学的是帮他断疑生信;帮助修行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就是第二个目标,帮助他破迷开悟,而破迷开悟无比殊胜方便无过于往生净土。凡夫,经上常讲的大心凡夫,相信大乘、修学大乘,发心求生极乐世界,这叫大心凡夫,他这一生能成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知道这些人生到哪里?其实我们都是属于这一类人,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什么身分?还是人的身分,极乐世界有人天,我们到那是人的身分,道德水平高的人是天人的身分。可是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虽然是同居土里面的天人身分,到极乐世界所得到的殊胜利益,智慧、道力、神通、福德跟法身菩萨平等,这个不可思议。这是十方世界没有的,为什么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所以是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成就,这样加持得到的,这是他方世界所没有的,这个世界就显得无比的殊胜。这是菩萨不是不知道,菩萨知道这个事情。所以菩萨有两个选择,慈悲心特重的先度众生,像地藏菩萨所标榜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先度众生然后再考虑自己,甚至于完全不考虑。

  第二种,「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这第二种,他乐多集诸佛功德,为什么?将来在十方世界度众生,能度得彻底、能度得究竟。好像在学校读书,慈悲心重的没有毕业就出去教学了,当然有时候会力不从心,为什么?自己没有证得圆满。另外一类的,他不是没有慈悲心,我要证得圆满究竟的佛果,我再去度众生,度众生的时候一切无碍。可以说是两种人本愿有差别。乐多集诸佛功德,这个乐就是喜欢、爱好,多集诸佛功德那就无过于极乐世界,所以他就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他会选择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真的一点都不错,经文里面告诉我们的,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不例外,他每天可以去参访十方一切诸佛剎土,真叫无量无边,怎么去参访?他分身去参访,化身去参访。首先礼敬供佛修福,你说他一天修多大福报!供养一尊佛的福报就不可思议,他每天可以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天天修供养,这修福。除修福之外,听佛讲经教学修慧,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福慧很快可以说就圆满。这是他方世界没有这回事情,如果有,世尊一定会给我们说,而世尊只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留意。下面这两句,都是《大论》提的,好多为众生者,好是爱好,爱好多为众生,众生太苦了,我们全心全力去帮助他。这一类的菩萨就至无佛法众处,这个世界没有佛法、没有三宝,他到这个地方去。慈悲心特重!

  「又《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没有证到清净心的菩萨,「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这是说别教,别教的初地是圆教的初住,圆教初住到七住的菩萨,这也都见性。如果再降一等那就是十信位,通教,天台通教所讲的初地到七地,那就是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初信到七信,七信是阿罗汉。「此菩萨亦能现身」,能现多少身呢?「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阿罗汉可以做得到,十信菩萨能做得到,「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这个作心就是入定,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光目女遇到阿罗汉,向阿罗汉请教:她母亲在世造了不善的业,现在生在什么地方?阿罗汉入定,入定他才能看到,出定之后告诉她,她母亲在地狱里面,在那边很苦,教光目女念佛超度她,念清净莲华目如来。阿罗汉要不入定见不到,法身菩萨不一样,法身菩萨不必入定,他的功力高,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他心不散乱,他心里没有杂念,所以见性跟不见性的作用差别很大。「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他的心不清净,一定要入定,不入定他心就不清净,入定清净心现前。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5-5-4 02:37 , Processed in 0.093996 second(s), 20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