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梵网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5: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摘自《净公上人梵网经讲记》

梵网经  (第三十二集)  1983/11  中华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11-001-0032



  请掀开经本,一百一十四面倒数第二行,我们从倒数第四行来念,因为前面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重新再温习一下,从第二句念起。

  「真为生死,志求佛道,应当渐渐,从外舍去,以至内舍,内外俱舍,舍亦复舍,如是之人,名为肉身菩萨,乃可入道自利」。这一段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我们现前末法时期,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于世出世间法贪爱而不能舍,所以菩提道上修行第一桩要紧的科目就是修布施波罗蜜。我们再接着看今天的文。

  「因此檀度,则能广摄众生,而诸众生,亦易从化」。这几句话里面含的意思很多,而且非常重要。檀是檀那的简称,这是梵语,翻成中文就是布施波罗蜜。这一条里面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所以他能够广摄众生,可以说把九法界有情众生统统包括在其中。不但初发心的人要认真的来修学,就是等觉菩萨也不能例外,为什么?等觉菩萨要不能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舍掉,所谓前面讲「内外俱舍,舍亦复舍」,他要不舍那一分生相无明,就不能够圆满菩提。菩萨因为自己修布施波罗蜜,所以教化众生就容易,众生能够相信他,愿意跟他学;如果菩萨自己本身执着不能舍,而教别人舍,别人看看这个样子也不会相信,也不会跟他学。

  「若夫三贤位人,惟舍二执麤惑,还有微细我法二执,亦要尽舍,方证佛果」。前面一段是通论,这一段是别说。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位菩萨佛门中称之为贤人。他们虽然我执、法执都已经断了,但是只断麤惑还有细惑没断,如果细惑要断了那就成佛了。由此,我们也能够明了我、法二执也是渐渐断的,从粗到细渐渐的去断。开头一定是断我执,因为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源。而烦恼障则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烦恼障不破就不能够超越六道,所以在修行的时候一定是先破我执,再破法执。可是诸位也不能把它看呆了,其实断惑破执都是同时的,我、法这两种执着同时断,虽然同时,初学的人偏重在我执上,偏重在断我执,同时也要破法执。这里面这两句话非常要紧,就是我法二执也要舍尽,方证佛果,没有舍尽不能成佛。

  「是故一切菩萨位中,必以舍位居先」。这就说明菩萨修六度或者是修十波罗蜜,为什么布施排在第一位,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舍,舍得愈干净你证的愈圆满;如果不能舍,换句话说,那就不能证。就以我们念佛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够舍现行烦恼,就不能够达到功夫成片,如果不能舍我执就不能得事一心,不能舍法执就不能得理一心。可见得你要想求往生西方,想求将来品位增高,没有别的就是舍而已矣。所以菩萨的修行如果说以一个字为他修行的总持法门,这个字就是「舍」,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修这个舍而已,也就是放下。

  「若佛子者,标能修之人」。什么人能修布施波罗蜜?佛子,佛子就是菩萨。「堪当大法,代佛化导,故称佛子」。佛为法王,九法界之教主,菩萨有能力担当大法。此地讲的大法就是大乘佛法,这个堪当是他自己有修有学,代佛化导,这就是自行化他。第一句讲的自行,第二句讲化他,所以菩萨的定义通常说之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下化众生是代佛化导,这就称之为佛子。

  「一切舍者,标所修之法」。佛子修什么法门?修一切舍,如果我们也修一切舍,那你就是佛子,你就是菩萨。「理智观行,三轮体空」。这是讲一切舍的理论依据,理是讲的本体,如如之理,智是讲的般若,观行是讲的起用。这三个字是讲的体、相、用。《心经》里面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那个得就是理,智就是此地这个智,观行是讲修学的功夫,这三者是三轮体空,俱不可得。可是这三样东西有没有?有。有为什么说空?说体空,没有说事空,事不空。三轮是体空,事是有,事是有叫妙有,体空叫真空。《心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色是指的事,指的事相,空是讲理体,就是理智观行。体上是空的,事上是有的,我们修这个事要体会它的体空。换句话说,事修里面要不着相,就与它的体相应,如果在事修上统统着了相,与这个理体就不相应。我们的修行目的是在什么地方?目的无非是证这个如如之理,如如之智,是要证得的,可是你在事修上如果说着相的修行,永远没有办法证得真理。

  下面再跟我们说这些事相,事不离理,理也不离事,体不离相,相不离体,要懂得这个事实的真相。「内而根身」,这是说自己的身体,从内讲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外而器界」,外面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小,我们贴身穿这一件衬衣,大到无尽的虚空世界,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切诸有为相,无所顾惜」。这个根身器界统统是有为法,在《百法》里面讲得很清楚,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这统统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前面所讲的它是因缘所生法,也就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它没有自体,所以说当体即空,这是它的真相。真正明了这个真相,所以才在一切有为法里面再没有顾虑,再没有珍惜,他统统能放下。

  「俱能舍之,无有追悔,故云一切舍也」。世间人之所以不能舍,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以为根身器界是真有,所以迷于事理,贪恋幻法,他就不肯舍了,勉强舍掉之后他又生后悔,这是世间人;不知道万法皆空,万法皆如。菩萨通达实相,就是这个真实的状况,他通达,他明了,他晓得一切法当体即空,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他舍得干干净净,他心里面一丝毫牵挂都没有,这叫做修一切舍。向下文里面,凡是讲「佛子」这两个字统统都是这个讲法,都是这个意思。

  「国土城邑至一切舍一节,正明佛子舍心体用,观照之义」。文一定要记住,「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男女,己身,有为诸物一切舍」,就是这几句,是举出几桩事情给我们做一个榜样,看看他们之所以成为菩萨,之所以能成无上道,他是怎么成的,他为什么能成。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5-5-4 08:41 , Processed in 0.103228 second(s), 20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