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9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道德经1-9章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5:0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众妙之门(道德经大意解一)
     《道德经》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全文八十一章,五千余字。相传老子为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世界文化名人。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长孔子20余岁,孔子曾经数次求教于老子,尊称老子为“犹龙”。老子晚年离周西游时,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道老子不凡,请为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流传于世间。
    道德经博大精深,玄妙无比,里面蕴含了无量的智慧和觉悟,其经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形成,还是对社会政治稳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书中句句真理,字字真言,穿越了千古尘埃,折服了无数伟人。他们不仅是佩服老子,更臣服于他所说的“道”。孔子曾经感慨地说道:“天上之飞龙,老聃真乃吾之师也”,朱熹做了一辈子的学问,最后也感慨道:“问渠哪得清泉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鲁迅先生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最后也说道:“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
    道德经所表述的真理,与佛法相比较,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看来老子与佛陀,只是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虽然在言语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在内容的本质上,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正是殊途同归,道法不二,英雄所见略同,真理只有一个。道是什么?道是智慧,道是觉悟。学道的根本目的,就是从智慧觉悟之中,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什么是万物的真相?什么是自己的真相?自己跟宇宙万物有什么关系?自己跟一切众生有什么关系?自己跟大自然有什么关系?能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把这些东西搞明白,这是学道的目的。学道的目标有三个:一是转恶为善,二是转迷为悟,三是转凡成圣。学道的方法有两大步:一是断我执,二是断法执,老子称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是断我执,又玄是断法执,众是众生,妙是妙果。玄之又玄的方法,是转众缘和合之所生,成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妙果之法门,也是转凡夫成圣人之法门。
    学道之中,成就圣人的方法叫妙法,依妙法来修行叫妙行,依妙行之所得叫妙果。什么是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人的行为包括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的行为,依照道德标准修正过来,这是修行学道。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把自私自利、贪图五欲六尘享受这个念头,转变成无私奉献一切众生,转变成无为帮助一切众生,这是真修行。
    《道德经》第一章共五十九个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却言简意赅的将整个修道的过程概括出来,所以这一章经可以说是五千言道德经的浓缩,是五千言道德经的精髓,是五千言道德经的总纲领,除这一章之外的其余八十章经,都是对这一章经的说明。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心的异名,名也是心的异名,所不同之处,道是代表心之理体,名是代表心之作用。道是本心,名是识心;道是智慧心,名是烦恼心;道是觉悟心,名是烦恼心;道是清净心,名是混浊心。古德讲心有三:一是肉团心,二是缘虑心,三是灵知心。前两个是识心,后面一个是本心。肉团心是由四大假和而成,由父母血气所生。缘虑心是对善恶顺逆境界,在思想见解上的种种分别。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而无迁,炳然独照,卓尔不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盘岸,桂(中秋)轮(月)孤朗于中天;圣人悟之,强名为心,众生迷之,便成妄识。
     古德讲灵知真心,老子讲道常无为,哲学讲宇宙万物本体。这个灵知真心虽处一切境界之中,但他不动不乱;经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但他不变不迁;如日中天,光明遍照,独一无二;如大英雄,德智超群,与众不同。灵知真心,凡圣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形无相;无生无灭。灵知真心,无为无不为,无相无不相,不能言其有,也不能言其无,若言其有,视而不见;若言其无,灵灵觉觉。觉悟的时候,他是本心;迷惑的时候,则成识心。也就是说,觉悟的时候,不失体用,知道本心是真我,识心是假我;知道本心是我之体,识心是我之用。而迷惑的时候,迷失本体,把识心当成真我,执假我为真我,不知道本心是真我,不知道在肉身之外的一切都是我。心执住在用上,住在色上生心,住在声香味触法上生心。因为体无生灭,用有生灭,所以当用生灭的时候,也就是说,当这个肉团心和缘虑心生灭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大的痛苦。觉悟的人知道事实真相,觉悟的人知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所以,对大道觉而不迷的是圣人,对大道迷而不觉的是凡夫。修道就是转迷惑成觉悟、转识心成智慧、转烦恼成菩提、转混浊成清净、转名成道、转凡夫成圣人。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常道、有非常道,常道是道之理体,非常道是道之作用。“道可道”意为道能现一切道,这是讲的常道;“非常道”是讲由常道所现之一切道。“可”是能现,“非常”是所现。常道无为无不为,无相无不相,如《常清净经》说:“大道无形,能生天地;大道无情,运转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十个法界依正庄严,皆不出大道一真法界之所显现。佛道、菩萨道、缘觉道、声闻道,这是所现之四圣法界;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牲道、饿道、地狱道,这是所现之六凡法界。虽然有十个法界之所显现,但十个法界之理体都不离不道之一真。正如古德所讲: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因为所现之道,会随不同的因缘条件而有所变化,所以称之为非常道。如当众生造恶的时候,大道会显现三恶道;众生恶不造了,反过来修善的时候,大道会由所现之恶道,变成三善道;众生修四谛十二因缘时,大道会显现声闻缘觉道;众生修六度十大行愿,则又会里显现佛菩萨道等。
     “名可名,非常名”,名是道的作用,道是名之理体。道能现一切相,名能变一切相。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十个法界依正庄严,皆是心的杰作。善心能作三善法界,恶心能作三恶法界,净心能作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和六凡法界在人生的享受上有所不同,四圣法界只有变易生死,而六凡法界不仅要受变易生死,还要受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因业力所感,在寿命上有分限,在形体上有段别之生死;变易生死只是在道学品位上有不同,在境界递升上有变迁。名亦有常名,有非常名。“名可名”是名能变一切名,这是说的常名;“非常名”则是由常名所变之一切名。“可”是能变,“非常”是所变。不过常名只是相对的常名,不是绝对的常名,因为名无实体,当体皆空,是故当转识成智时,名就会成之为道。如第八阿赖耶识,俗话说灵魂,在六道之中他是常名,在三界生死之中,来的时候是他,走的时候还是他。如果他超出三界,由识变成智的时候,则不叫灵魂而叫灵性了。因名所变之一切现象,有生灭变化,如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故说:“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之始是天地未生时的原始状态,也是众生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能证到这个本来面貌,才能成为得道圣人。怎么才能证得?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将万物融并在一起,来观其共同的本源,由观到证。修道中常讲“万法归一”,万法归到一处是修行的首要方法,老子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一就是求证万物的本源,求证万物的本源,是天下道人修行的统一法则。
   观音菩萨没有离开这个法则,他所用的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万物之本源。大势至菩萨也没有离开这个法则,大势至菩萨用的是,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就是念自性,古德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是自性之异名,人人俱有,生佛同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又如孔子拜见老子时说:“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说:“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万物,形相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同者,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相,无有异也。”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说:“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同”是万物的根源,同是同一个理体,在同一个理体之中,万物平等,我与万物平等、是与非平等、生与死平等、祸与福平等、善与恶平等、吉与凶平等,平等是什么?平等就是自性,自性之中没有贵贱、没有荣辱、没有人我、没有是非。我与万物是一个根,是一个体,我即是万物,万物即是我,自他不二,心境不二,这个时候才能显现出本有的大爱,显现出本有的大慈大悲,显现出如来本有的智慧德能,成就修学圆满之道业。
      什么是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老子对孔子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这就是说,道遍一切处,无名无相,无声无色。无心缘相,想之而不可出;无文字相,求之而不可得;无言语相,论之而不可及。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无名是道,天地之始是道。无名是道之德,天地之始是道之体。大道无形,能生天地;大道无情,能转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什么是圣人?老子对孔子说:“圣人处世,事来则应,事去则静,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恒顺一切众生,随喜一切功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得道之圣人。无常心就是无自我之心,也是老子说的“无名”,名是心上有妄想,名是心上有妄相,名是心上有妄义。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是凡夫,无妄想、无分别、无执著,这是圣人。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之母”是什么?万物之母就是形成万物的原因,形成万物的原因就是“有名”,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
      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常”是大道之德,老子说:“道常无为,无不为”。除常德之外,还有三德,大道是乐,大道是我,大道是净。常、乐、我、净,这四桩事情,是一切众生念念所向往的,时时刻刻所希求的。常是永恒不变;乐是永远离诸苦;我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净是身心清净,永离烦恼。在世间法里面,也就是在六道里面,因众生的妄想执著,只能是有名无实。我们修道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帮助我们放下烦恼习气,放下妄想执著。常乐我净是真有,而不是没有,这四德在哪里?在众生的自性里面,在自性里称为四种清净之德,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换句话说,我们向自性里面求就能求到。如果向自性外面去求,则永远求不到,正是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可见作为涅盘四德的常乐我净,是大道的境界,也是去除烦恼之后的无余涅盘的境界。
    “常无”是离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常无”是道之德相,从道之德相中,可以观其妙体。“常有”是即一切法,无所不为,无所不相。遍布环宇无处不在,周流不息无物不至。从常有中,可以观其徼用,徼是表现在外面的特有现象,如降甘露,普润万物;如日中天,普照大地。道的妙体,道的妙用,此两者同出一个道,常无是说道之妙体,常有是说道之妙用。妙体是妙用之体,妙用是妙体之用,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玄是玄妙深奥之意,为妙体之异名,也是求证妙体之法。离一切相是常无,即一切法是常有。常无是道之体,常有是道之用,因为体用不二,性相不二,故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玄之”是离有相,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能离有相,则不被见思烦恼所迷惑,而出离分段生死。“又玄”是离无相,不著空无之相,虽然大道无形、无情、无名、无相,但大道有作用,道起作用,就是天地万物。不著“空无”,则不被尘沙、无明烦恼所迷惑,而出离变易生死。有无都不著,才能证得中道不二,才能转物成道,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而成就众妙之门。  
不住功德才能不失功德(道德经大意解二)

      老子说:“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这就是说,唯有不执住功德,才能不失去功德。什么是功德?《坛经》说:“念念无住,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念念无住是功德,只有不住功德,才能不失功德。什么叫住?住是住相,是在所居住的对象上,所生起的现象,如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皆知美之为美,是在美上有起心动念,在美上有分别执著。皆知善之为善,是在善上有起心动念,在善上有分别执著。“知美”是里面有我知有我相,“为美”是里面有人相、有众生相。人相是与我相相对的现象;众生相是在一个事物之中,包含有众多的现象,如称人为众生,是在这个人之中,既包含有物质现象,如血肉是物质现象,又包含有精神现象,如思想见解是精神现象。
      为什么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因为美是恶的诱因,古德将恶大致上分为十种:一是意三恶,贪、嗔、痴;二是身三恶,杀、盗、淫;三是口四恶,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因为美会引诱众生在意识上衍生出贪、嗔、痴等恶念,在身体上衍生出杀、盗、淫、妄等恶行,所以称之为斯恶已。为什么会有恶念恶行?这是美在众生眼中离不开五欲六尘,离不开名闻利养,财美、色美、名美、味美、睡美,当人们都知道这些美可以提高享受时,就会在美上起争夺,小的是竞争,中的是斗争,大的是战争,争什么?争权夺利,争资源、争财富。古德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因为这五条根,是诱惑众生堕落三恶道的原因,所以说:“斯恶已”。
    恶不做的时候称为善,但善有“有为”善,有“无为”善,有为之善是福德,无为之善是功德。《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有为法有生灭有无常,所以修行是修无为善,而不是修有为善。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有为法是有因缘,有造作之法,无为法是无因缘,无造作之法。因缘是生成的条件,造作是起心动念,是分别执著。因为“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这是在善上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所以他是有为善,而不是无为善。因为有为之善有生灭,有无常,是故老子说:“斯不善已”,他不是真善,真善是不生不灭,是恒常不变之善。
      如梁武帝问达摩老祖功德时说:“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帮助僧人出家修道,做善事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老祖说:“实无功德”。武帝说:“为什么无功德?”老祖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福,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问:“什么是真功德?”老祖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布施、写经、造寺等,虽然都是做善事,都能得到因果福报,但所做之善,只有福报而无功德。终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正如《坛经》所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又怎能成道呢?什么才算真功德?净慧智圆,体自空寂,也就是说,能自见真如自性就是功,能视一切众生平等就是德,念念之间没执著,常见真如本性,本具真实妙用,这就叫真功德。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是有为法在现实之的具体表现。“相”是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金刚经》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四相的是有为法,无四相的是无为法。
      “有无相生”,有无是相生的原因。有是色有,无是空无,或者说有是心有(有念头),无是境无(缘聚性空)。有、无本来是不分的,如《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于众生无明不觉,将有、无对立起来;将心、境对立起来;将自、他对立起来;这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就会随之发生。分别有无,是众生四相生起的原因,是众生无明妄想生起的原因,有无明才会有分别,有分别才会有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是自己流浪生死苦海,生生死死的原因。
     “难易相成”,难易是生成现象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四相生成的条件,是生成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条件。自性之中本无难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称之为“难”,条件具备的时候,称之为“易”,由条件不具备到条件具备的时候,就是四相生成的时候。佛法讲因缘所生法,因缘是万法生成的条件。“长短相形”,自性中本无长短,所以,长短是众生在物体形状上的分别执著,因为有长短长相的分别,有生活环境的分别,使众生就将大道分别成了不同的形象,分别成了不同的法界。
      “高下相倾”,自性平等,本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但众生因无明妄想,根据生活享受不同,根据物质待遇不同,分别出社会地位的高下,因高下的不同,而有相倾相夺,有相互颠覆,有相互争斗的现象发生。“音声相和”,“和”是不同音声的组和现象。自性本无音声,老子说大道无声,听之不可闻;大道无色,视之不可见;大道无相,搏之不可得。因为众生贪著声尘境相,分别不同的音声,而形成音声的组和现象。“前后相随”,“前后”是指时间,“相随”是时间上的变化现象。自性本无前后,因为众生有妄想分别,所以有过、现在、未来之分别。《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自性里面没有三世,所以也不可得到三心。正是因为众生有前后之分,所以才能三世相随之分。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圣人明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圣人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在修学道业上置身于无为之事,离言说之教相,离心缘之相,离文字之相。如禅宗所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万物作焉而不辞”,这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如人种瓜道就应现瓜,种豆道就应现豆,众生有感,圣人有应,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作恶,即应现三恶道,而为说法;众生作善,即应现三善道,而为说法;众生修无为,即应现四圣道,而为说法;众生修一真,即应现极乐法界,而为说法。对众生所作所为,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推辞,也不会有丝毫的差错。虽然生一切万法,但没有“有”的念头;虽然遍一切处,无所不为,但不恃己有能;虽然成就万事万物,但不居其功,虽然应现而无所执住,不著有为法,不著无为法。正如老子所说:“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是真正的修为。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5:03:49 | 只看该作者
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大意解三)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什么?无起心动念,无因缘造作。老子说:“道常无为,无不为。”告诉我们,大道恒常就是无为。大道恒常是真实的智慧,是无为法身,《华严经》称:“如来智慧德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是障碍证得如来智慧德相的原因,所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不治的对象,就是治理妄想执著。什么是妄想执著?妄想就是无明不觉,执著是因无明不觉,而生出的错误见解、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因无明不觉,使自己看错了、想错了、做错了,做错的结果,就要承受其所带来的各种痛苦,包括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苦恼。
    在错误见解中,最重要的是身见,执著这个五阴色身为真我,而不知道他是虚幻不实的。什么是真我?真我有两个标准,一是能够主宰,就是说我能做得了主。如果这个身体能做主宰,那么我希望这个身体长生不老,他能不能做到?二是自在无碍,如果这个身能得自在,那么我希望我这身体永远不生病,能不能做到?所以这个东西不是真我,这是假我。因为它有生灭,有生老病死,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它的毛病太多,不能把它当作真我。它不是我,是什么?它是我所有的,叫我所,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要把身体当作衣服一样看待,它不是真我。
    什么是真我?有些人想到,人死了有灵魂,灵魂会再去投胎,那个大概是我,也就是说灵魂是我。这个说法有没有错?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因为那个灵魂不是真灵,孔子说:“游魂为变”,游魂是说它的活动范围大,它不是个静态的,是个动态的,非常活跃,所以称他为游魂。而在佛法里称作迷魂,因为它迷而不觉,才会再去投胎,如果是觉而不迷,它就不会再去投胎,更不会到三恶道里去投胎,原因是他迷惑颠倒。而对于“真我”来说,他是一个没有生灭的现象,没有生灭的现象叫灵性,灵性是真正的我。灵性迷了之后,就会变成游魂;游魂觉悟之后,它就变成灵性,灵性是真我。所以,学道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要找到真我,正如禅宗所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灵性,灵性就是佛性,灵性就是道常无为,灵性就是那个“能生万法”的自性,在哲学里面称为宇宙万有的本体。这是真正的我,是真正的主宰,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迷失“真我”是最主要的错误见解。
    当众生的见解错了之后,他的思想和行为,也会跟着错了,就会有分别、有执著,有自私自利、有人我是非、有贪嗔痴慢、有杀盗淫妄等。为了针对众生的错误见解、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老子提出了修道的三个方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贤”是对有德才、有能力人的尊称。“尚贤”是战国时期,墨子关于在用人上崇尚贤才的政治主张,使尚贤成为求官职、求权力的基本条件。因为有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利,所以尚贤就成了人们的竞争对象。老子说不尚贤,这是让众生不要执著“贤”这个虚名。因为“名可名,非常名”,这个贤名是从心识中变现出来的,不是常住之法,不是真实之“我”,是个有生有灭的有为之法,虚妄不实,如《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名是有为法,利是有为法,若能把名利看破之后,才会在心里面把他放下;能放下才能得到自在,能放下就不会为这个虚名,去拼杀、去斗、去争了。
    “难得之货”通常指金银珠宝等,属于稀有难得之货物,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也是不让执著这些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有为之法。如果能明了事实的真相,不再贪著这些东西,那么众生也就不会有偷盗的行为了。众生因为迷而不觉,才会去造业;因造业,才会有苦报。从迷惑、造业、苦报,到再迷惑、造业、苦报,这样就形成了无量期的生死轮回。《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又说:“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六道轮回,以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杀、盗、淫三为根本,形成了众生与众生之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使因果报应没有停止的时候,使六道轮回没有停止的时候。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告诉我们修道的方法,眼不见色欲,耳不闻声欲,舌不触味欲,使六根不被六欲所引诱,不被名闻利养所迷惑,如大势至菩萨所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静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使心不外逸,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贪恋五欲六尘,把一切妄想杂念,转换成一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自己真心本性的名字,是真我的异名,“阿”的意思是离一切相,为道之体;“弥陀”的意思是即一切法,为道之用;“佛”的意思是从“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中所得到的智慧觉悟,为体用一如,中道不二。这即是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阿弥陀经》也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佛久了,自己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本有的智慧德能,自然的就会显现出来。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是圣人所用的修道方法。“虚其心”,是把妄想心,把执著心变成智慧心,变成觉悟心。佛法讲:“烦恼无尽誓愿断”,妄想、分别、执著,是修行道业的三大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人迷惑的时候是由妄想到执著,反迷为觉的时候,应该从断执著开始,然后再断无明妄想,这就像人穿衣服一样,穿衣服的时候是由里到外,一件一件的穿上去;脱衣服的时候,应该从外面到里面,一件一件的脱下来。见思烦恼就是自己的错误见解,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当见思烦恼断了之后,就能进入圣人之流,就能结束分段生死;然后再学无量法门,断尘沙烦恼;然后再从普度一切众生中,断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断了之后,才能见性成道。
    “实其腹”,这是修学无量的法门,俗话说:肚里没有墨水,就不能写出好文章。肚子里面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能担负普度众生的重任,就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修学的次第,应该是先断烦恼,再学法门。古德的修学是从“断烦恼”学起,“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之后,定慧就会随着完成,然后再去学无量的法门,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现在修学所犯的过失,就是不先断烦恼,就开始广学搏闻,还希望学得愈多愈好。清凉大师说这种修学的方法叫“有解无行”,只是在解的层面下工夫,对自己真正的工夫起不到作用。不断烦恼去学法门,虽然对聪明智慧会有一点帮助,但对德行一点帮助也没有,对道果上则不能成就。如果起了副作用,就会变成贡高我慢,变成目中无人,变成狂慧之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智慧愈高愈谦虚,能力越高,表现出来的愈是谦卑。像孔老夫子,像释迦牟尼佛,对于乞丐、对于贫穷无依无靠的人,一丝毫的傲慢都没有,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弱其志,强其骨”,是弱化对名闻利养,对荣花富贵追求的志向;强化对无上众妙之道果的修学。古德说:“物有本末,事有缓急”。在宇宙人生之中,我们一定要认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古德告诉我们:“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事大是本,名闻利养是末。生死是大事,我们要放在前面,名闻利养是小事,可以放在后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从根本说是带不走的,是得不到的,所以天天搞这些东西,把时间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以为能得到,殊不知全是错误的。无量寿经说:“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命终弃捐,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名利的志向弱化之后,修学道业的志向就会强化起来,普度众生的志向就会强化起来,因为不度众生不能圆成道业。众生不光是指别人,众生主要是针对自己,因为众生是由众缘合和之所生,包括色、受、想、行、识等,里面有无量的思想,有无量的念头,有无量的行为,这些都要用无量的法门来度化,众生普度究竟之后,才能成就无上妙果誓愿成的愿望。
    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妙道无上誓愿成。修学道业要有愿力,有愿力才能有动力。所谓“乘愿再来”,我们如果发殊胜大愿,愿力如果能超过的业力,那么我们就是乘愿再来。要知道圣人应化在世间,这个身体是为大众服务的,不是为自己。我们今天得这个身体,念念是为我的,为我就是业力。身体不是我的,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一个工具,那就是乘愿再来。凡、圣只在一念之差,一念迷,迷的是这个身体是我,一切都为我;一念觉,觉的是这个身体不是我,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是为众生造福的工具,就这么一个念头,转过来,就是智慧,转不过来就是烦恼。
    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段是讲修行的功夫。“使民无知”这是断无明烦恼,《楞严经》说:“知见立知,乃无明之本”。大道恒常是无知而无所不知,如来智慧德相是无相而无所不相。众生正因为是在这个无知上建立了自己的知见,在无相上建立了自己的身相,所以才有无明,才有不觉。“使民无欲”这是断见思烦恼,因为无明不觉,所以,才会有错误的见解,有错误的思想,有错误的行为。断见思烦恼,可以证入小乘圣果;断无明烦恼,可以明心见性证入大乘圣果。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前面“无知无欲”是断烦恼,这里“知者不敢为”是伏烦恼。知者是未断我知我见,还有无明不觉,虽然有无明不觉,但他知道有因果报应,知道善恶有报,因果不虚,虽然有烦恼,但他不敢胡作非为。
    《道德经》第三章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开始,到“为无为,则无不治”结束,老子不但告诉我们治理有为法的方法,也告诉我们证入无为法的方法,古德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并做到身体力行,才能不辜负老子对我们的期望,才能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目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大意解第四章)

      道有理体有作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道是道之理体,能生一切道;非常道是道之作用,所生一切道。“道冲”是道之理体与道之作用二者相互融合,成为一体的意思。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是指道之作用,阳是指道之理体,理体和作用合二为一,是一个完整的道。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圆满的,但在起作用的时候,或有不圆满的地方。要想知道不圆满的原因,这还得从“人心”来理解。道之理体是人的本心,道之作用是人的识心。因为人心,本无大无小、无内无外,非有非无,取之不可得,用之不可无。禅宗有一个案例说:“神光二祖向达摩初祖求法时,是以断臂求法,当手臂砍断之后,感到心很不安,于是就向达摩初祖求救说:我的心不安。达摩老祖就让神光把心拿出来,然后再给他安好。二祖说:寻心不着,初祖说:吾已将心给你安好了”。这就说明,人的本心不仅遍一切处,人的识心也是遍一切处。既然都是遍一切处,为什么会有本心与识心的不同?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迷悟的不同。人迷的时候,本心会转变成识心;人觉悟的时候,识心会转变成本心。本来两个心是一个心,为什么会转变成两个心?是因为众生无明不觉,当人们无明不觉的时候,一个心就变成了两个心。
      这样“用之或不盈”的原因就找出来了,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在起作用的时候,众生有无明不觉,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用之或不盈的现象是什么?在现象上很不平等,有聪明有愚笨,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难有易,有高有低,有贫有富,有苦有乐,在很多地方,都不平等。
     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因为出现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就有了万事万物。要知万事万物从哪里而来,就必须去寻找他们的根本。找到最后,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本,都是这个“渊兮”,渊深不见其底,无形无相,无声无色,无内无外,无大无小,犹如现在所说的宇宙黑洞,好象这个黑洞就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根本,老子将此现象强名为“道”,也就是说,“道”是万物之宗。
      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字是形容众生无量劫以来,所形成的,刚强不化的顽固习气,也可以说是错误思想;“纷”是因为人们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见解,所形成的言语纷争。《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本性上讲,人人平等。本性是平等的,为什么会有现象上的差别?其原因就是“习相远”。是习气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华严经》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妄想执著是什么?妄想是无明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因为无明不觉,才有错误的见解,因错误的见解,而有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无明不觉是起心动念,错误见解中最重要的是执身为我,因为有我,所以有自私自利,有人我是非,有贪嗔痴慢,有名闻利养。因为烦恼轻重比例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有无量无边的差别。
      老子在上一章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修行大道的宏愿,这一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修行大道的下手处,修行就是要从见思烦恼下手,从妄想执著下手。“和其光,同其尘”是修行的方法,光是心光,这是从心上来说;尘是六尘,这是从身上来说。心在人的身上有六处,也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是六根作用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其光”是将六根合而为一,佛法讲六根互用,能将六根合在一处,就可以达到六根互用。“同其尘”是将六尘合在一处,佛法讲“缘起性空”,六尘是因缘所生法,它们是同一个理体,是同一个理体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现象。然后再心与境合一,根与尘合一,有与无合一,自与他合一,体与用合一。能合一就能达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华严经上说的境界。当功夫做到最后一步“事事无碍法界”,那么任何境界,样样事情,都能透得过,毫无挂碍,这才算得上成佛,才算得上成道。
    老子说:“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是清净无染,当自心清净无染的时候,这个本有的智慧德相,这个本有的道常无为,这个真正的自己,就会显现出来。所以老子说:“湛兮、似或存。”因为这个真正的自我,他无前无后,无生无灭,无形无相,无声无色,无父无母,所以老子说:“吾不知谁之子”。因为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无心缘相,所以老子说:“象帝之先”,象是指一切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帝是指识心,即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在一切现象中,他是老大,自然现象是阿赖耶的动相、精神现象是阿赖耶的见相、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相,所以称为象帝。在阿赖耶识和一切现象出现之前,也就是说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貌,就是自己的真正面貌。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事上多用功夫,要时时刻刻观照,观照我们自性的本有光明,在本性上不动不摇。这个本有自性,清净无染,妙湛圆明,无为而无不为,似或存在,但实无可得,因为无所得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5:05:18 | 只看该作者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大意解第五章)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语说得再多,总有穷尽的时候;寿命活得再长,总有死亡的时候;财富积得再多,总有用尽的时候;事业做得再大,总有兴衰的时候。佛法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言语是生灭法,寿命是生灭法,财富是生灭法,事业是生灭法,什么是不生灭法?“寂灭”是不生灭法,把生灭的念头放下之后,就是不生不灭法。生灭的念头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无明妄想,没有分别执著,这个时候就是寂灭,老子称之为“守中”。“不如守中”是不如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贪嗔痴慢、人我是非、名闻利养、我执我见等,因为放下妄想执著,如来智慧德相就会自然显现,真正的中道就会自然现前,真如自性就会自然现前。守中是不迷失中道,不迷失真如自性,心生性灭,心灭性生,如空无象,湛然圆满。
     所以,“中”是中道,不著两边之见。有无是两边、难易是两边、长短是两边、高低是两边、音声是两边、前后是两边。佛法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中道。念而无念,是不著有之一边;无念而念,是不著无之一边。用老子的话说:玄之又玄是中道。玄之是不著有之一边,又玄是不著无之一边。不著有之一边,是破我执;不著无之一边,是破法执。为什么不著有之一边?因为有是假有不是真有。佛法讲:“缘聚性空”,一切万有,都是自性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集聚起来的现象。万物本来无生,是自性的集聚现象,如水集聚生波,波本来无生,波是水的集聚现象,波是水的假名和假相,波的真相是水。万物也是如此,是自性的假名和假相,所以万物是假有不是真有。: Y& r  p8 b5 l7 |* ~, V- t
      为什么不著无之一边?因为无不是顽空,这个无是无名无相的大道,或者说是无名无相的真如自性,这个无他有功能有作用,当他起作用时就是万有。“守中”是不迷失中道,不迷失自性。因为万物是自己的假相,真如自性是自己的真相,万物有生灭,自性无生灭,所以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为了让众生明白这个道理,举例说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者二人,仁者是一个人里面有两个心,有自有他,有心有境。把一个真人分成两个部分,那么这个真人就变成了妄人,这个真心就变成了妄心。仁与德刚好相反,德是将两个人的心合在了一处,德字由双立人,加一个直心构成,因为直心就是一心,所以德是无自无他,无心无境,不落两边,正是中道。天地不仁,是天地没有二心,天地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长无短,天地不落两边,天地是中道不二,天地是真而不妄。与天地相对的是万物,万物有生有灭、有长有短、有来有去、有自有他,万物落在了两边,落在两边的是妄不是真,所以,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用草扎的狗,是假狗而不是真狗。
      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明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所以,圣人没有二心,圣人没有妄念,没有无明妄想、没有分别执著,不分别有,也不分别无;不分别长,也不分别短;不分别前,也不分别后;圣人不落两边之见,所以,圣人是中道不二,圣人是真而不妄。圣人以万物为一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圣人有应,天天帮助众生,天天普度众生,天天不著功德之相。如老子所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正是不住功德,所以,圣人才能恒常不变,获得永生。这正是“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与圣人相反的是凡夫百姓,百姓因为无明不觉,将大道与自己割裂成两个部分,有自有他,有心有境,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因妄想执著,而有妄生妄灭。古德说:“我本不来,是你偏爱”,真我本不生灭,因为执著有的一边,把缘生之假有当作真我,也就是执身为我,所以,随缘生缘灭,而有无量的痛苦。也正是因为缘生缘灭,是宇宙人生的假相,是真我的假相,所以,老子说:“以百姓为刍狗”,刍狗代表幻生幻灭,假而不真。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是鼓风用的风箱,“龠”是犹如笛子一样的乐器。天地之间是百姓的生活空间,老子讲天地,佛法讲六道: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天地是将六道进行粗分,六道是将天地进行细分。天地之间就像风箱,或者说就像乐器一样,你不动它的时候,他没有风生,也没有音生。当你动它的时候,就会有风的出现,也会有音的出现。一直动它,它会一直有风,一直有音。
      天地百姓也是如此,当心念动的时候,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那么就会有生的现象,也会有死的现象。小的动静有小的生死,大的动静有大的生死。一直有动静,一直就会有生死。人有没有死?说实在的,真的没有。如果真的有死,那么死了之后,就不会再生。因为事实真相是,死了之后又会再生,所以,死不是说就一了百了,而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古德称为生死疲劳,这是很痛苦的一桩事情。所以聪明人,真有智慧的人,在这一生遇到佛法,在这一生遇到《老子》,要解决我们无量劫来,一桩最大的事情,那就是生死。如果能在这一生当中,把生死大事这个问题解决,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了不起的人,在佛法里面称之为英雄。英雄是什么意思?世间人不能解决的事情,他能解决;世间人都没有办法解决生死轮回的事情,他能解决。
      所以,老子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来做结论,钱赚的再多,事业做的再大,身体保养的再好,这些都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只有守中才能解决这个大的问题,也就是只有放下妄想执著,老实念佛,使自己的功夫不断提高,把妄想、分别、执著,把这些烦恼转变成智慧,把这些烦恼转变成觉悟,才能得到宇宙人生的真正享受。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是指山谷,山谷虚无,能应声回响,犹如有神,生灵活现,故说“谷神”。上一章老子把天地之间,比作橐籥,这一章老子把天地之间,比作谷神。谷的一边是天,谷的另一边是地,天地之间,随着不同的因缘,而应现出不同的万物。老子讲谷神,佛法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名第八识。第八识是按人的诸识排序而来,人的眼、耳、鼻、舌、身识为前五识;人的分别意识为第六识;第七为思量识,是我执的根本;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储藏识,它有储藏一切信息的功能。
    阿赖耶识犹如分过区的硬盘,它是心的记忆体,有无限的容量,无量劫以来所见、所闻、所想、所说、所做、所受,都一一记录在案,称为种子,也叫业力,这些信息是缘起的,当它们和合的时候,称为种子起现行,或业力现前。人的自性本来是一样的,性空圆满,犹如没有分区的硬盘。因为分区不一样,所以,记忆的信息各有不同,但资源可以共享。大脑是阿赖耶识的工作平台,因受见思烦恼的障碍,阿赖耶识的五种神通,也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难以显示出来。另外还有一种神通,叫漏尽通,那是圣人与凡夫之间的区别,漏尽通是断烦恼之后才有的。伏烦恼能得五神通,断烦恼能得六神通。
    众生将阿赖耶识记忆体的功能,即能知能觉的功能当作是我,也就是执著身体为我的观念,将灵魂当作我显得更贴切一些,身体是属于灵魂的。灵魂就是那个阿赖耶识,它可以变现各种形象。意生身是阿赖耶识的自我意识和潜意识所为。从功能的角度看,心的功能除了记忆功能和自我意识功能,还有视觉功能、听觉功能、嗅觉功能、味觉功能、触觉功能和意识功能,其中意识功能非常特殊,它负责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味觉信息、触觉信息和阿赖耶识数据库之间选取信息,比较它们的差异,分析它们的个性,归纳它们的共性,判断它们的属性,发号施令,象在内存中运行的操作系统。
    众生的业力遍布虚空法界,遵循谁造业谁受报的原则。但身体不是造业受报的主体,身体只是造业受报的工具。造业受报的工具有生有灭,造业受报的主人没有生灭。这个没有生灭的主人,就是阿赖耶识,他是主人的灵魂,他是造业受报的对象。古德说:“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就是自己的业识,古德常用妻子作比喻,一个人有四个妻子:一个是自己的肉身、一个是自己的金钱、一个是自己的眷属、一个是自己的业识。当人临命终时,自己无微不至所关心的肉身,他不跟自己走;自己所付出最大的金钱,也不跟自己走;自己投入爱心最多的眷属,不跟自己走;唯有自己最不关心的业识,不知道用功德去养护的业识,自始自终,不离不弃,这真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梵语阿赖耶识,华译“无没识”。“无没”的意思,是它永远不会失掉,虽然人有生死,但是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这可能是老子所说“谷神不死”的原因吧。谷神与第八识,二者虽然名字不一样,但里面所包含的现象完全相同:一是自然现象,谷中之天,代表自然现象;二是物质现象,谷中之地,代表物质现象;三是精神现象,谷中之神,代表精神现象。“玄牝”是一念不觉的异名,道家紫阳真人说:“念头起处为玄牝”,道家白玉蟾说:“念头动处为玄牝”。《起信论》说:“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里面的三种现象:动相、见相和境相,动相是自然现象,见相是精神现象,境相是物质现象。
    玄牝是一个合和的物体。若以心来表示,那么玄代表真心,牝代表妄心,玄牝就是一个真妄和合的心。若以阴阳来表示,那么玄代表阳,牝代表阴,玄牝就是一个阴阳合和的道,阳是道之体,阴是道之用。老子在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负阴是借助一念不觉,抱阳是自性变成了谷神,谷神是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
    谷神不死,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不死,念念迁流,能为天地之根本,能含万法之所有,能使存之而不失,就像一颗颗串起来的念珠,把我们一期又一期、一阶段又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使之在三世中流转,虽然众生有“隔阴之迷”,不知道前世与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所以佛法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转变,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由心想生的。我们如果能够想佛,那就是作佛;想菩萨就是作菩萨;想贪瞋痴,那就是搞三恶道;想什么现什么,想什么变什么。任何人一生,生生世世的际遇,与别人不相干,说真话那是自作自受,就看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阿赖耶识就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着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着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地,让种子在里面发芽,让种子开花结果。阿赖耶的特点是,去后来先作主翁。人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去,人生的时候第八识最先来。《八识规矩颂》说:“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二者至於心,一处同时舍。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这是对人死之后,阿赖耶识转世投胎的叙述,意思是说:人死以后,其所积累的善业,会让身体从下方开始冷;所积累的恶业,会让身体从上方开始冷。如果头顶出现煖热,表示已证圣果。如果眼睛最后冷却,表示升天。如果心窝最后冷却,表示再度转世为人。如果腹部最后冷却,表示堕入饿鬼道。如果膝盖最后冷却,表示沦入畜生道。倘若最后冰冷的是脚底,表示堕入地狱道。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门”是出入的门户。玄牝之门,是天地万物出入的门户。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个门户之中而来的,这个门户是众生无量劫来的生死之本,佛法称之为:“勤苦生死之本”。众生无量劫来,生生死死的根本,就是这个玄牝之门,也就是起心动念之处,无明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流浪生死,不能入于涅槃的原因。
    门有觉门,有迷门。老子在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是觉门,有名是迷门。无名是玄之又玄,是玄玄觉悟之门。有名是一念不觉,是谷神玄牝之门。天地之始就是真如自性,万物之母就是阿赖耶识。真如自性遍一切处,阿赖耶识也是遍一切处。所不同的是,自性是一觉一切觉,阿赖耶识是一迷一切迷。一切迷就叫阿赖耶,一切觉就叫真如自性。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念迷了之后,自性就会变成阿赖耶,这是道生一;从阿赖耶中产生有无分别,这是一生二;从分别中产生执著,这是二生三,因执著见思烦恼使自己变成万物,这是三生万物。众生是愈迷愈严重,不知道天地万物为幻有,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执著阿赖耶相分这么一分为自己。古德把大海比喻阿赖耶,大海里起个水泡,迷了之后就会执著这个水泡是自己。原来那个大海之我,就变成个水泡小我,小我造罪业,念念都是为这个小我。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造无量无边罪业,阿赖耶就随着变化,就会变成六道,就会变成万物。这正是:“迷了大道变万物,觉了万物成大道。”
    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阿赖耶识是总报之主。在玄牝门中,阿赖耶不仅能建立有情之体,又能建立涅盘之因。总报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智正觉众生。因为作佛是它,作菩萨也是它,作饿鬼、堕地狱还是它,它是总体,所以说是总报之主。因为它是生命的来源,一切生命都是从它而来的,所以说它是有情之体。因为成佛成菩萨也是它,这是讲它超越世间,所以它又是涅盘之因。
    老子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是起心动念的状态,人的念头是前念灭,后念生,前不落后,后不超前,念生念灭,无常迁流,由于念念迁流的作用,使我们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生老病死,运转不停,连绵不绝,相续不断,故说“绵绵”。“若存”意为好像是存在。人的起心动念,虚妄不实,似有实无,缘起性空,故说“若存”。“用之不勤”,勤是尽的意思,尽心尽力谓之勤。不勤就是不尽,没有尽头。只要你使用,它能一直出现,没有竭尽的时候。如同敲钟一样,人若一直不停的敲,钟就会一直不停的响。同样的道理,众生如果一直不停的造作,法界就会一直不停的感应,生生不息,世世不灭。
    所以,我们要经常想想,“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这个世间干什么?”这是个大问题。佛法告诉我们,凡夫在六道里生生死死,是酬业而来,是为“酬偿业报”而来的。我们想想,这一句话确实不错。你过去造善,这一生就很幸福,一生称心如意,得的是善果。如果过去造的业不善,这一生的生活就很痛若,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这就是“因果报应”,这才是事实真相。我们明白事实真相之后,才能心安理得,不再怨天尤人。命里是富贵的,就安于富贵;命中是贫贱的,就安于贫贱。因为清楚事实真相后,心就安了;心安了后,人就定了;人定了,就能生智慧,生智慧才能改造命运,这是事实。过去世我们造的业,这一世要受报。真正明白之后,我现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纵然有恶报,很快就会报尽,使善业增长。如果是善的福报,有时候不需要等到来生,这一生就能现前。佛法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里面没有尽头,人如果不停的起心动念,不停的分别造作,苦海就会一直存在。什么时候不再起心动念了,不再造作了,当回过头的时候,岸边就会出现在眼前。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5:06:27 | 只看该作者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长地久的原因,是因为不自生。龙树菩萨在《中论》上也说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天地不但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故知本无生,无生也无灭,所以说能长生。“不自生”意为不是自生的,如果说自生,就不能有其他附加的条件。譬如,我们种棉花,只有棉花种子,而没有其它条件,如土地、阳光、湿度、温度、肥料等等,那样棉花是生不出来的,故说不自生。“亦不从他生”意为只有其他条件,而没有生的种子,如我们种棉花,只有土地、阳光、湿度、温度、肥料等,而没有棉花种子,那样棉花也是生不出来的,故说亦不从他生。“不共生”意为不是自己和他人共同生的自己。因为自己和他人,共同生不出一个完全相同的自己,即便是生出来的,那也是父子关系,双方的习气不同、见地不同,是两个相互有别的灵魂,故说不共生。
     “不无因生”意为是因缘所生的,佛法讲:“缘起性空”。是自性在一定条件下,集聚所生的。如波是水在风的条件下,集聚所生的,波本无生,是水的聚集现象。天地的现象有三种:一是自然现象,二是物质现象,三是精神现象。日月照明是自然现象,地大物博是物质现象,能证明天地存在的是精神现象。《起信论》说:“一念不觉生三细”,一是无明业相、二是见相、三是境相。《起信论》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无明不觉,这个本来没有的,本有的当然可以恢复,本无的当然可以去掉。如果能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对于修学道业,就会增加信心,就会有信心成就自己的智慧和德能,这个是最重要的。一念不觉的时候就会有现象,一念觉的时候,则没有现象。所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天地无生,也就无灭,不生不灭,故说“能长生”。
     不仅天地不自生,一切万法都是不自生的,都是因缘所生法。《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因缘所生法是空性的假名,亦是中道集聚的现象。佛法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无明行识是过去因,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无明”就是爱,是自己的错误见解,错误思想。“行”就是取,是自己的错误行为。“识”就是有,老子讲:“有名”,俗话说灵魂。灵魂是在无明、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然后再借助父母精血,也就是“名色”,而有色身。能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我本无生”。龙裤国师在明神宗时,给皇太后超度时说:“我本不来,是你偏爱,一念不生,超出三界。”“我”本来无生,是因为偏到爱这一边,爱就是无明不觉,就是见思烦恼,因为爱才有幻生幻死。如果是没有无明,妄念不生了,那么就会超出三界,入“无名天地之始”的境界,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之时,是自己的本来面貌,那个时候无天、无地、无万物,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明了这个肉身为幻有,所以,把肉身放在后面,把道身放在前面。就像龙裤国师一样,龙裤国师因没有读过书,出家后显得比较愚笨,他老师因他愚昧无知,难以教化,所以只叫他挑水砍柴,在火房做后勤。后来他遇到一个云游僧,就向云游僧请法,云游师见他心意虔诚,虽然愚笨,但看到他道心坚固,生死心切,云游师非常赞许。于是为他说念佛法门,给他开示说,念佛法门简单容易,没有魔业干扰,如果信心坚固,由信入门,专念阿弥陀佛,将来能一心不乱,必定证得念佛三昧。
   法师听了之后,心有感悟,于是就到三峰山的石窟中,超然物外,不杂人间,栖身净土,专心念佛。后来他的外甥,听说舅舅隐居山林,非常清苦。就带着布匹等物,去看望他,并再三的劝他回到寺里修行。因法师不为所动,外甥只好将布匹留下,含泪而去。法师不看不理,一心念佛,就如平常一样。这样匹布一丢,就是十三年之久,上面积了厚厚的尘土。而法师因住山日久,所穿布裤破裂,膝盖附近的肉都露出来了,法师自己安慰说:“此时能度且暂度,等我以后,受国师礼时,让你穿龙裤。”这样布者自布,堆作尘土;裤者自裤,破而不补。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他刻苦修行,念佛三昧终于现前,道身终有成就。
   一次有个做生意的人,当他收摊回家时,由于躲雨,就到了法师住的地方。因为肚子饿了,就向法师要吃的东西。法师让他捡一些石头,并清洗干净。然后法师将这些石头放在锅子里,加一点水,让他帮忙看火,过了不久,法师说:“芋头熟了,可以吃了。”打开锅盖一看,果然芋头满满的,那些石头都变成了芋头。味道又香又美。
后来法师下山用布施茶水的方法,广结善缘。等到万历年间,皇太后驾崩,托梦给皇帝,让皇帝恳请有德高僧,为他超拔幽冥之苦。皇帝命令通天监,占卜有德高僧出于何处。通天监回报说:“臣观察福建一带,有祥云一道,圣僧应该出自那里。”于是皇帝下诏书,延请闽地的出家人,到皇宫进行验证,为皇太后做超度法事。
      这期间有几个南山寺僧,在赶往北京时,途经法师施茶之处,法师问他们要去哪里?南山寺僧回答说:“要到北京为皇太后超荐。”法师说:“我还没去过北京,可以带我一起去吗?”南山寺僧说:“你又不会拜忏这些法事,去了有甚么用?”法师说:“我虽然不会经忏,但可以帮你们挑担行李,可以吗?”南山寺僧回答:“如果是这样,就随你的意思吧。”于是法师跟在他的后头,挑着经箱,好像西游记里沙僧之模样。沿路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之后,当他们要进入皇宫时,皇宫守门的人说,皇帝有旨:“凡是闽地为皇太后超荐者,一律由新门进入。”众僧都进去了,唯有法师一人不敢进去,跪在门口喃喃自语。因为皇帝有旨:“凡是由新门进去的,一律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去。”守门人不知道其中机关,便问法师为什么不进去,法师回答说:“地下有金刚。”于是守门人上报皇帝,皇帝听后很高兴,说:“得道高僧,应该就是此人了。”于是亲自出来迎接他。皇帝见了法师之后,问他为什么不进去。法师仍然回答:“地下有金刚。”皇帝说:“何不颠倒进来?”法师说:“敬奉来教。”于是翻了一个筋斗,跃身而入。
  皇帝说 :“善哉!善哉!这位就是圣僧了。”于是命令属下,将地下所藏之《金刚经》取了出来。说道:“朕为了考验真假,所以做了这样的方便法,不是真的得道高僧,怎么会知道地下有佛经呢?”回头问法师:“朕要报答皇太后养育之深恩,拔除皇太后幽冥之苦,应该做何种经忏?希望法师见教。”
  法师说 :“经忏我不会,只会念佛可以吗?”皇帝愣一下想想回答:“既能念佛,也是超度。不过坛场要如何安置?”法师说:“可以结坛如台式,高度一丈左右,用以安灵位,再摆置一个招魂幡即可。”皇帝问说:“什么时候要用?”法师回答:“就在明天。”皇帝心想:“堂堂皇家,这样做超度也显得太简单了。真不知这位法师他在干什么。”于是一面照法师之意结坛场,一面面视法师,猜测他的心思。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问法师:“法师要洗浴身体吗?”法师说: “洗浴身体,我不会。”皇帝笑笑说:“不会?我命令宫女帮你洗浴身体好了。”法师默然不答。于是皇帝请法师入内休息。然后召集宫女说: “你们等一下为圣僧洗浴身体,然后密密观察他的戒行、定力,看他在被你们洗浴时,能不能把持住,查明后来报告。”
  在洗澡时,当宫女为法师洗到下体时,宫女们都不敢为他擦洗。法师知道是试验,故意说:“这块肉不是肉吗?何必妄起分别?”宫女不得已,只好以浴巾包着帮他清洗。洗完之后,服侍法师穿衣,要穿裤子时,没有见到生殖器官的形状,却见到一堆如螺旋状的东西在生殖器之位置。宫女们连忙向皇帝报告,皇帝一听称赞说:“真是圣僧,寂然不动欲念之情,真是稀有,一定是圣果中人,应该以国师之礼对待他。”
  第二天一早,只见法师上了坛场,手拿招魂幡招请皇太后之亡魂,并向着灵位说:“我本不来,是汝故爱。连根拔起,超升天界。”说完,又以招魂幡连招三次,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三称。对着皇帝说:“已经超拔了。”皇帝听了一愣心想:“这样超度未免也太快了吧?”刚刚起了个念头,忽然听到空中有熟悉的声音说:“承蒙圣僧的法力,我已经脱离恶道,得升天界了,要为我礼谢三宝及圣僧之恩德。”皇帝抬头一看皇太后之影像立于云端,疑心顿除。一时之间满腔心事,想要问个所以然,却又悲咽哽塞而说不出话来。心情激动,便跪下向圣僧顶礼,再次举头时,皇太后已不见于云端了。于是法事圆满结束。皇帝牵着法师的手,一起走下坛场。
  皇帝拿出金银珠宝,盛在盘上供养法师,法师一点也不接受。皇帝又赐给法师紫色袈裟及其他法具等,国师也不接受。只是注视着皇帝所穿的裤子,似乎依依不舍,皇帝才会意的说:“如果喜欢这套衣服,我可以送给你。”国师笑著说:“以前在山上修行时,所穿布裤破裂,膝盖的肉都露出来了,于是起了个妄念:此时能度且度,等我以后受国师礼时,让你穿龙裤。”皇帝笑着说:“没关系,我做一套新的送给您。”国师说:“这个就可以了,只不过是消个念头,哪是真的以穿它为快乐呢?”皇帝更加钦佩他,并立刻去换裤子,将所穿之龙裤送给国师,更为他赐名为“龙裤国师”。
  后来皇帝邀国师同游御花园时,国师看到园中有一座石塔,上面刻了七佛名号,皆是梵文,就问皇帝说:“这是什么东西?”皇帝说:“是塔啊,难道你不知道吗?”国师默默无言,只是用心的看着,显得很欢喜的样子。皇帝说: “若是喜欢此塔,朕可以命令工匠运送过去如何?”国师说:“只要你愿意给我,不用工匠运送。”皇帝说:“好吧 ,你便拿去吧。”国师说: “谢恩。”立刻运起神力,将塔变小收落袖中。国师将身一纵跃到空中,就跟皇帝告辞要回去了。皇帝亲眼见到国师现大神通,知道国师是圣人非是凡夫,便跪下来磕头,请他留下来长住。连续三次叩请,但是国师都没有答应,也不下地受礼。皇帝又问:“圣僧今后要到哪里?”国师回答:“到福建三峰石窟里去。”说完脚踏着虚空,回到自己原来住的地方。
  圣人将肉体之身放下之后,道德之身自然就会现前。在修道之中,由发心菩提,到伏心菩提,再到明心菩提,然后到出到菩提,于大智慧中得方便力,灭一切烦恼,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苦海,证无量快乐。然后再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证无上菩提,断尽诸烦恼,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久,以老子的话说就是:“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只有以其无我无私之行,才能成就自己真正的,不生不灭的大智慧之身。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这是老子以三分之上善讲道德之修行。一般来说,若以善道来分,上善相当于大乘圣道之行人,中善相当于小乘圣道之行人,下善相当于人天道德之行人,再往下就是恶道,不能称为善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用水善来比喻上善道德行人,水善的特点是利益万物而不争,水能够成就万物,能够利益万物,如动物如果没有水,就会成为干尸;植物没有水;就会成为干柴;矿物没有水,就会失去光泽。水之德性是不与万物争名利,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如水成就动物,但动物中没有水的名分和利益;成就植物,植物中也没有水的名分和利益;成就矿物,矿物中也没有水的名分和利益。众人之所恶的是无名无利,如果无名则众人不愿为之,如果无利则众人也不愿为之;而水则与之相反,即不图名,也不图利。上善之人也复如是,上善之人,能处众人之所恶,能逆众人之所行,故几于道。道是无“上”善,上善是有“上”善,虽然上善做的都是道的标准,但因为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还有一丝毫的妄念未破除,故只能说几近于道,还不能说他就是道,如佛法中只能称等觉,还不能称为妙觉。
    “生”是“生起”,“相”就是“森罗万象”。这个“生”就是变现出来的,变现出来的这叫生相。生相无明要是一破,所有的现相就没有了。如同我们作梦,梦中有很多的现相,当醒过来时,梦中这些境界完全没有了。所以破生相无明,就好像从梦中醒过来一样,虚空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星球没有了,所有一切东西都没有了。为什么?因为这一切现相都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就不会有生灭变化,有生灭变化的就不是真实的。当生相无明破了之后,就是如来究竟圆满的大道境地了。上善有很多功德,老子大致将上善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是居善地,居是居住,能契入大道之理名为住,住到里面能生功德,能长功德,能成就功德的地方,名为善地。华严经讲“住”有十种: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善地也有十种: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最后是法云地,代表断除烦恼证菩提,以无量智慧,观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利一切众生,具足一切无碍,证得真如自在。
     二是心善渊。渊是深静不动的意思。上善之心,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比喻上善,行深般若之法,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阴皆空,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当行到深般若的时候,才知道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都不可得。深般若观的是大道之本身,是能够生育万物之本体,《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虽然能生天地万物,但它本身没有形相,没有物质的现象,也没有精神的现象,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因为本体不可得,所以相也不可得,万物都是它的现象。如果能知道不可得,人的执著心才会放下来,才会知道执著是错误,知道是执著带来的痛苦。执著甩掉之后,六道里面的烦恼就没有了,烦恼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五欲七情,只要把执著断掉,这些烦恼就都没有了,就得到大自在。这个道理很深,故称之为深渊。
     三是与善仁。大道之理明了之后,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无缘大仁之心。缘是生善的条件,上善知道万物是一个大道之体,所以,以万法为己身,无条件的去行帮助一切众生,行大慈大悲。上善的仁爱不同于父母与子女,父母与子女的爱是有条件的。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左手去帮右手一样,它是无条件的帮助。上善所行的是无心布施,三轮体空,一是无我相,没有希望回报之心。二是无人相,在布施中无能施之人,亦无被施之人,布施中没有轻慢之心。三是无众生相,所施之资财珍宝等物,被视为一切皆空,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所以没有贪欲之想。因为三轮体空,所以,在普度众生中,能真正体现出上善之者的大爱之心。
     四是言善信。善信是对道德经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阿弥陀经要解》讲了六个方面: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真心,本非肉团心,亦非缘影心。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如果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净土,决无诳语;信老子道德真经句句实言;信弥陀如来四十八愿,决无虚愿;信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净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尚能作为成佛种子。况且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钞》说: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假如不从事上取舍,只是崇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只能解悟,不能证悟。既然废于事,理上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所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是以名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说散念成为佛种,若能执持,则能登不退之地。
      五是政善治。政通正,政里面有正有文,故“政”即是正知正见。政善治是以“正知正见”,来普度众生,来治理国家。正知正见是八圣道之首,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正定。故正知正见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无私无为,清正廉明。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能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六是事善能。治是理无碍,能是事无碍。在事上,诸上善人,无为而无所不为,能依大智慧立行持,依大智慧立行愿;能断恶,能行善;能断烦恼,能证菩提,能帮助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七是动善时。“善时”是无争执、无分别、无烦恼之时,也是一心不乱之时。一心不乱,有事一心不乱,有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破见思烦,理一心不乱是破无明烦恼;事一心是破除我执,理一心是破除法执。能得一心不乱,在处理一切事务时,则会做到恰到好处。老子说:“夫惟不争,故无尤”,不争是无烦恼之争,无尤是无过失之缺。能不争,则能无人怨,无鬼责,也不担心堕入三恶道。就如《心经》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老子在上一章说:“夫惟无争,古无忧。”争是烦恼的代名词,小的争是竞争,中的争是斗争,大的争是战争。众生争什么?争功名、争利禄,名闻利养,是众生相互争夺的焦点。众生为什么会有争?因为有贪欲之心。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享受。古德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因为五欲,使众生流浪生死,因为五欲,使众生堕入轮回。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开头就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手里拿的东西再丰满,不如其已。“其已”是什么?其已是“其止”,止是止观。止观是戒定慧三学,戒是心之行,定是心之体,慧是心之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开了之后,一切诸苦,则可具得解脱;如来智慧德相,则可自然显现。有一次阿难拜见一位上座时问道:“修习已,当何所成?”上座回答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终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古德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乃断惑之正要;止乃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照神解之妙术等。止乃是修定,观乃是修慧,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无不备也。有人问佛:“舍利弗为什么有大智慧?”佛回答说:“舍利弗心内如鼓,空空如也。”鼓能随人敲打,而显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内心无念,空空如鼓,才能随问随答,一经过考虑,即落在意识心上,必须要用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才能与佛心心相印。
    为什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因为止观是戒定慧,属于功德一边,而持家立业,则属于福德一边。出离生死是靠功德,而不能靠福德,福有用享尽之时,而功德则无穷尽。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为什么称烦恼作漏?因为烦恼能把自性里面的功德丧失掉,就好像一个茶杯,茶杯底下有个洞,装上茶水就会漏掉。我们的自性功德,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烦恼习气,这些烦恼习气,会把功德全都漏掉。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做了很多善事,一发脾气、一骂人,功德全没有了。虽然功德没有了,但还有福德。瞋恨之火不能把福德烧掉,但能把功德烧掉。所以,修功德不容易,修福德容易,修福德能给来生带来福报。功德不同福德,功德不但包含福德,还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必须依靠功德。故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揣是揣摩,揣摩是战国时期之游说术。《史记》里讲到苏秦为了达到拜相封候,追求功名利禄,四处游说,揣摩思量国君的心思,使游说投合其本旨,结果出游数年无功而返。所以,即使揣摩思量达到了锐不可当的程度,用老子的话说:“揣而锐之”,因为他是意识心用事,属于有为之法,如《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一见太阳它就干了,毕竟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这是形容财富很多,前面一句是追求功名,这一句是追求财富,因为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佛说即是空”,体尚不可得,何况体外之影尘。俗话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连自己的身体,到死的时候都带不走,更何况是身外之财。所以,老子说:“莫之能守。”
    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当人富贵的时候,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贡高我慢,专横跋扈,这样不但他学道不能成就,世间真正的学问他也不能成就,只会给自己种下恶道之果,最后落个自遗其咎,自作自受。所以,人富有了,就应该多做善事,多积德功德,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加富有。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所以,修学道德,就应该像天之道那样,生而不有,不住功德,不住名利,当功成名遂之时,就要将身退出来,唯有不住,才能使功德恒常。《金刚经》说:“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问: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是故,把自身放下来,不贪功名,不贪利禄,才是天长地久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5-16 20:07 , Processed in 0.099074 second(s), 23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