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标题: 佛学者的佛教语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 23:51
标题: 佛学者的佛教语录
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这叫福报;但是,它的存在是为了让你快乐,让你做更多的善事,让你为别人服务,为了让你使这个财富变成对大众有意义的,那就是好事情。反过来,它一直在紧绑著你,亲戚越多,友情越多,财富越来越多,而你的心眼就越来越小,它就变成痛苦的根源。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 23:51
经由烟供的上供下施,能渐具足及成就行者的资粮,减少修行过程障碍,且能自利利他,是极方便又有益的最佳法门。并尤其能利益新亡亲友、中阴身、饿鬼道众生及累世冤亲债主,因烟供能免除其饥渴之苦。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 23:52
人要是有业障,真的会听到邪知邪见。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皮肤病,听说蛇肉可以治好,吃了几条蛇后,不仅没有好,而且加了好几倍的严重。或者有人说:怎麽吃素都吃不过牛,自然吃不过牛,我就吃肉,心好就好了。或者有人说,我怕吃素没有营养,怕吃素麻烦,别人看了怪怪的。这也是邪知邪见。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 23:52
建桥铺路,救灾救民....这些人道的苦,是要救拔。但不能否认鬼道的苦,虽然看不见,但祂确实存在。而且作为大乘佛子,有义务去救度祂们,因为祂们曾经是你的父母,你的恩人。现在阴阳两隔了,更应该悲悯祂们的苦。所以大乘佛子,要有这种发心,不能小看超度施食等这些功德。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 23:52
吃牠半斤,还牠八两。 若要世无刀兵劫,但求众生不食肉。楞严经『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 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敢。恶业俱生。穷未来际 。』楞伽经『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 ,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2 15:59
烦恼本来是不存在的,只因为没有智慧,才会产生种种的执著、衝突、矛盾和挣扎。我们学佛,就是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内心的垢秽,开拓智慧;当我们内心的烦恼垢秽清除了,智慧开启了,那麽,我们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就可以转变成为清淨的、圆满的、理想的、快乐的人生了。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2 16:00
当你幸福时,若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这不叫幸福,而是造业;
当快乐时,若快乐会导致痛苦,这不叫快乐,而是痛苦尚未成熟;
当富有时,若财富源于不正行业,这不叫富裕,而是累债;
当自感聪明,若聪明用于自私,这不叫聪明,而是愚昧。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2 16:00
压力太大了,往往是由于欲望太大了。所以,即使你不能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懂得少欲知足。一切随缘,不要让心中的贪欲过度膨胀。佛陀告诉我们,应该降低贪心、减少欲望,同时还要懂得谅解别人,不要稍有些不开心,就怨天尤人。以随缘的心来面对一切,如此才能活得自在。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3 12:38
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孝顺和行善。 3、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世当是非。4、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5、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3 12:38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著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3 12:38
一个佛教徒懂因果的话,就不会在遇到太多权力、财富时候昏头,他会觉得这些是前世行善所得来的,如果不珍惜很快会消失。当遇到灾难、困难和烦恼时,他也会理解这应该是前世造业的原因,只要承受这个业力,恶报过了之后自然就是善报。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恶报或善报。学好佛法,心裡永远就会有一杆秤。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3 12:39
弘一算命师傅有云:「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极度欢喜中,不要轻易许诺别人的要求;极度愤怒时,不要回复别人的言辞)。为什麽呢? 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智者当三思!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3 12:39
「孝,是万善之源。只怕真正懂得的时候,因因循循,过了时机,霎时间父母大期尽了,要报亲恩,再无时日了!古人说孝,必连思字,不思行不出孝道。善人每日思量父母,生我万般辛苦,便要行报亲的孝道。每日思量亲恩未报,父母年纪将衰,便要急急行报亲的孝道!」——印光大师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17 18:14
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吃亏,他们看重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4 05:06
我们在有磨难、坎坷、挫折的时候,心裡就烦恼,其实这都是好事。按世间角度来说,这是你成功的基础和助缘;按照修行角度来讲,这也是帮你消业、还债的机会。逆境顺境、恶缘善缘都是好事,处处都是淨土,人人都是佛菩萨,事事都是清淨吉祥。你有这样的见解和智慧,就可以在顺境中积福,在逆境中消业。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5 02:59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麽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5 02:59
佛教中有句话,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也就是说,在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倘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构成什麽压力了.任何一件事成败都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因为这种暂时得失造成压力,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因此带来更多的负面作用。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5 02:59
慈悲心是化解怨恨,解脱痛苦最好的办法。你觉得别人不好,想伤害他,他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应谁都有。你有好的〞感〞,就会有好的〞应〞;你有不好的〞感〞,就会有不好的〞应〞。所以一定要发慈悲心,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一切物,可以化解一切灾难,一切痛苦,慈悲心能改变一切。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5 02:59
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是善缘、恶缘还是讨债、还债,皆因情缘因果所聚,请随缘善待。要想解脱人生的苦难、家庭的烦恼,应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坚信三世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待家人亲属,善待一切众生,善待世间上的万事万物。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25 02:59
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修菩提心,做好人,说好话,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物皆庆。心怀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30 18:00
慈悲心的培养是必须的,如果我们想最终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如果我们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自己不管做什麽,哪怕是最微小隐秘的行为也有后果,将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会自然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我们也更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30 20:21
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仰望天空时,什麽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麽都比你低,你会自负。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30 20:21
慈悲心的培养是必须的,如果我们想最终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如果我们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自己不管做什麽,哪怕是最微小隐秘的行为也有后果,将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会自然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我们也更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4-12-31 02:35
心胸狭窄的人极度敏感,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他伤得体无完肤。心胸宽阔的人豁达大度,不但自己不会整天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也会给周围带来平和安乐,让人不由自主想与之接近。所以,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凡事不必太过计较,这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成功的人。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2-14 16:25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积极,悲观的人只看见缘分后面的危机。岁月是从来不会主动送幸运到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它也只会如一阵风一样拂面而过。学会珍惜。

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作践了自己,伤害了岁月。生活中,不妨养成习惯: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


【人生有三种苦】你得不到,所以痛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也会觉得痛苦;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麽重要,所以觉得痛苦。既然,得不到、得到了、放弃时都会痛苦,何不把人生的得失看轻一些,保持一颗平常心,痛苦不就会随之而减轻吗?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得失,人生完全可不苦。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2-15 11:46
失落时告诉自己: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那就无怨无悔,青春一经典当,永远无法赎回。过去只可以用来回忆,别沉迷在它的阴影中,否则永远看不清前面的路。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懂你,你也没必要去懂所有人。聚散离合是人生的规律,不必在意,何须伤悲。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4 13:40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
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
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
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
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9 23:56
调伏就是调伏身心,就是製服劣根性、粗野心,改变陈见恶习,培养良好的品德。佛法的总旨就是调伏,戒律也称调伏法。整个佛法在佛经中比作“良药”,众生是“病汉”,贪、嗔、痴是病,佛法就是治这些病的良药,佛就是“医生”,所以佛法也就是“调伏法”,也就是进行思想修养、智慧修养、道德修养。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9 23:56
能够赢得别人理解然好,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被所有人的理解。当你试图干些什麽自以为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指望会有那麽多人能理解你。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9 23:56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请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扬,只管安安静静的去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实现梦想。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炫耀。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值不值,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25 17:45
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鬆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25 17:46
一个母亲,孩子要甚麽就满足甚麽,不捨得给他吃一点苦,可谓“慈悲”,将来却可能害了孩子;

对孩子无理的行为加以管束,培养他吃苦耐劳的能力,才是“有智慧的慈悲”。

慈悲不仅是当下的一种心情,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方法。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25 17:46
夫为人子者,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者父母所为,正业不断。《长阿含经》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27 23:35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3-27 23:35
省思
「如是因,如是果」,人有贫富贵贱、贤愚不等,皆由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而来。布施、持戒、精进、敬信佛法、恭敬三宝、护持三宝,无一不是在累积福德资粮。未来不是在遥远的时空,因为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只要当下肯定自己的佛性,念念起善念,在因地上努力,修一切善不执一切善,果德自然成。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4-1 01:05
人生的学习,可以分为生存的学习、生活的学习和生命的学习。多数人都停留在生存的学习,结果变成赚钱的工具。因为缺少生活的学习,结果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的;缺少生命的学习,懵懵懂懂的度过一生,浪费了难得的人生。学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智慧的生活,也能了悟人生真相,完成生活和生命的学习。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4-1 01:06

弥勒佛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包容,对人的善与恶没有丝毫的成见,心包太虚,量週沙界,肚量之大真是无量无边。弥勒菩萨的形象表的是“欢喜、平等、宽容”。之所以把弥勒菩萨的形象设在寺院的前殿,这裡有很深的寓意,表明佛法的胸怀是博大精深的,佛法的胸怀对任何人都是欢喜敞开的。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4-3 23:58
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体验,也许我们前世修练了上千年才能来人世间走一回,花开花谢,春去春回,没有谁会因为自己停留的短暂而拒绝活著。自然定律必定有其道理,万物都是阴阳交替生生相息的。有生就有死,有喜就有忧。试问人间只有生没有死,只有喜没有忧,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死和悲喜了。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5-7-15 23:27
寂寞是避开尘世的纷扰,拒绝人身无意义的消耗,淨化心灵,昇华自我。寂寞的人有宁静的人生,宁静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也许正是寂寞才会使你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拥有一片宁静,获得积极的人生思考。其实寂寞也是人生的一种潇洒和美丽。
作者: 心镜    时间: 2016-1-21 20:14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
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
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
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变心态




欢迎光临 道中道算命网 (http://www.dzdco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