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5-9 02:38:34
|
只看该作者
(一)胜义谛之功德:
密乘修行持明者,为成佛果位,修息、增、怀、诛火供。
息火供:可得东方佛金刚萨埵及所有息本尊之报身佛成就果位。
增火供:可得南方宝身佛及所有增本尊之报身佛成就果位。
怀火供:可得西方阿弥陀佛所有怀本尊之报身佛成就果位。
诛火供:可得北方不空成就佛及所有诛本尊之报身佛成就果位。
四者一起修,可得中央毗卢遮那佛及所有本尊的成就。
修行高深之持明者,修禅定胜义谛,不须火供和福物,只了解火供意义,用禅定来修火供,可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最究竟之果位。
(二)世俗谛之功德:
增寿、除病、改运、开智、种福、得子、化解灾厄、生意兴隆、家庭和谐、国家平安....,功德可谓无量无边。
十.火供的回向:
(一)胜义谛:
以三轮体空之回向,布施六道一切如母众生,希望众生免于陷入轮回漩涡,进而获得究竟解脱的永远喜乐。三轮体空之回向,功德永远不坏,而且渐次增益。
(二)世俗谛:
回向给众生,愿世间的众生获得外相上的利益。如失明者重现光明,欲得寿者得长寿,欲除病者病除之,....陷于三恶趣的众生,速离之,进而升至三善道。
火供、煙供、嗅供————第十二世泰鍚度仁波切開示
火供主要的类别有三种, 第一种称为桑, 第二种称为餗, 第三种称做津塞. "桑","餗"," 津塞"之内又包含有许许多多种的荟供类型,但主要的仍是这三种。
火供的主要目的是在做供养, 我们将食物或各式各样的物品, 放入火中, 火将它们燃尽, 所以, 是火吃掉了它们。火将一切化为灰烬, 这是供养的一种方式. 首先, 在第一类 "桑" 供养中, 我们所供养的是烟; 第二类的 "餗" 供养,我们供养的是气味; 在第三类的 "津塞" 供养里, 我们供养的是火的自身, 是火焰、是燃烧的本身.
供养的对象有四大类
所以, 这一切供养, 其对象有四:(1)我们向诸佛、菩萨、本尊供养。 (2)然后, 我们对护法及高灵力的天神做供养。 (3)接下来,我们供养诸有情众生。(4)供养诸鬼魂及饿鬼道,同时特别供养那些我们对他欠了恶业的债主。所以, 我们是向以上这四类的对象做供养。第一类与第二类我们称之为上供, 是供养与给予; 第三和第四类则称为布施, 对象是向下的。
桑供:烟供
三类中的 "桑" 供,主要集中于山河、大地、宇宙诸神祗的供养, 包括各类的神祗, 我们在 "桑" 中, 特别对祂们做供养。我们邀请了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神祗,并特别对于自己局部范围内的神祗做供养。总体是对于四大类对象都做供养,唯在 "桑" 中, 偏重宇宙神祗。 "桑" 供通常是在屋子的顶楼或在山顶上施行,生起很大的烟。
"桑" 供必须非常洁净, 此点甚为重要, 它同时必须是百分之百的素食, 在 " 桑" 供中, 不可有任何肉类。所以,"桑" 供是纯素的、纯净的。
"餗"供:嗅供
接下来谈 "餗", "餗"供也是对前述的四大类对象做供养, 不过, 较着重于鬼道, 幽魂, 及我们对他欠有恶业的生命做供养。所以, 我们燃烧各种不同的食物, 甚至任何其它东西, 来供养他们。有时候, 我们需做某种 "餗" 供, 内容为非素食的, 我们燃烧肉类来供养。不过, 有素的 "餗" 供, 及荤的" 餗"供, 这是两种不同的 "餗"供, 所以, 我们必须将它们分开, 祈祷文是不同的, 要分开来念诵, 所燃的火也是不同的, 分两堆来燃烧。
"津塞":火供
第三类的"津塞", 是最严谨的, 它也供养四类对象, 但主要集中于对本尊的供养。在 "津塞" 供养中, 我们并不烧掉任何东西。 "津塞" 的种类很多, 须依它特定的仪轨来决定应供养那些素材。而且,只有神职人员 (译注:此处指的是出家众及该仪轨等传承持有者 ) 才能执行"津塞"供养, 它不能由一般人甚至不宜去碰触 "津塞" 仪轨中的各项供品, 只有神职人员才能去处理"津塞" 的供物。各种"津塞"皆有其特定的供物,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供的, 不像我们今天在此所做的"餗" 供, 大家看到桌面上好象什么都有, 但"津塞" 具有特殊性,供物的内容及处理过程, 皆须依据仪轨与祈祷文来实施, 仪轨如何要求, 我们就遵循仪轨来做供养, 供养的过程也是依序的。一般而言, "津塞" 可以分为四种, 即息、增、怀、诛。有时候, 四种合并一起进行。所以, 这四类 "津塞"各有特定的供品, 我们必须遵循之, 不是由在家居士来供养, 须由出家或神职人员担任, 若不是出家众,则至少必须是司祭。
以上就是"津塞" 的意义,我并不确切的知道中文的意译, 但我想中文中的"火供" (仁波切以中文发音), 事实上等同于"津塞", 但并不包括 "桑" 及"餗", 我想 "火供" 只包含了 "津塞" 的意义。不过, 我不敢断言。请问 "供" 在中文里的意思是什么 ? (众答: 供养 。 ) 是了, 火供 指的只是最后一种。我想可能在历史上,金刚乘的上师们到中国去, 他们做"津塞" 的供养, 因为, 在非常大规模的本尊荟供之后, 会做 "津塞" 。有时为了整座寺庙、整个国家, 我们也会做"津塞" 。所以,与你们平日常做的"桑"及"餗"是不同的。古代中国, 多是为王室、帝王做荟供,多半执行的是"津塞", 这或许是 "火供"名称在中国的由来吧 ! 这是我的猜想, 也许我的想法并不正确, 有可能 火供 可以代表三者, 包含三种供养的意义, 那是有可能的。无论如何, 现代的人们, "桑"、 "餗 "、" 津塞" 三者都称为"火供", 他们己经熟悉这样的称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