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道算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论坛

查看: 1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戒如大地(南传佛教在家居士戒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2: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戒如大地

  目录 
  一、为什么持戒? 
  二、如何持戒? 
  三、戒的净化如何进行? 
  四、什么是戒? 
  五、什么是戒的语音和语义? 
  六、什么是戒的特征、作用、现状、直接原因? 
  七、戒的种类? 
  八、持戒的最基本功德是什么? 
九、戒的外在和内在的升华是什么? 

  一、为什么持戒 
  1.为什么持戒 
  若无基本戒,在外无以安身立命,在内不足以使心清净调柔。因此,作为一位追寻真理,解脱自他烦恼的人士,持戒就成为首要之务。 
  《长部·涅槃》中云:“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脱”。 
  《清净道论》云:“由戒清净则心清净,由心清净则见清净,乃至于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究竟解脱。” 
  因被烦恼污染的心,决定不会有通达成就禅定、内观慧的机会。 
  《瑜伽部》云:“持狗戒者或成为狗、或堕地狱,就是讲说了佛陀对于一个道外行者学修狗的行为,却希望因此解脱的邪见之呵斥。” 
  2.戒之答疑 
  有人提出道德规范等来自于其生活的社会、历史的观点,来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这在佛教中其实也被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佛陀和圣弟子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和约定俗成的。于是有人因此否定戒等之遵守,认为持戒并无作用。而这又是佛陀和圣弟子们所呵责的,因为戒虽是相对的,但并非没有作用。佛教认为:只有人天善趣有情,才有望在此生解脱。如果一个人否认戒之作用,去作与四恶趣相应的言行,这个人的心也必成为四恶趣众生之心,于是失去解脱之可能;并会由于如畜生、如等心而趋向四恶趣,去领受他(或她)自己所造的悲惨果报。佛教之戒是与人天身份相应的道德规范,它最眼前的果报是可以保证我们平静、快乐地生活于人道,最圆满的果报是可以协助我们在此生究竟解脱。因为如此种种原因,我们应该认真地持戒。持戒是佛教修学的基础。 
  二、如何持戒 
  具体持戒与日常生活言行是不能分开的,那怎么做呢? 
  核心是心意一法,即将正念正知应用于自己的日常言行等。 
  《瑜伽部》经载,佛陀对尊者阿难说:“正念正知导致守护六根,守护六根导致戒律仪。” 
  所以当我们行为或言语之际,应有清醒的意念,这样心意就成为自己言行的保护者,自然而然生起如《小部·经集》中佛陀所说的“诚实、无私、忍耐、自制”四项美德。 
  《小部·法句·双品》所云:“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污染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若人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一旦心意具备清醒,其人就必会规范相应其人道身份的戒,道德的生活就会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正确的持戒心要。 
  《藏外·弥兰陀王所问经》中载有阿罗汉龙军比丘的“念”之演述,正念就如王宫门前的卫士——御其恶者于宫外,导其善者入宫内。同样,我们如果正念其身、心,也自然会明了什么是不符合人天身份的言行而拒绝,什么又是符合的应实行,于是戒行将被谨慎且认真地遵行。充分地正念锻炼,导致戒律仪,为内心的完美建立坚实的基础。 
  大师阿姜·曼说:“持守心意一戒,由此使言行谨慎,并导向心的清净、专注……”。往昔的时代,佛陀也曾如此告诫儿子罗睺罗尊者。 
  三、戒的净化如何进行 
  净化戒律当知悔过自新。那怎样的所作所语之后才需要净化呢? 
  凡那些违反戒制的言行,在行者身上不同程度的真实发生之后——当净化。 
  简言之,即污染其心的不良行为发生后要净化。犯戒者如是犯了不利他人的言行,那净化前必先弥补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如果只是自身的,则直接净化即可。 
  具体净化应蹲踞或跪坐佛像前、又或向僧伽住方,合十忆念所作、所语之不良,誓愿今后不作,如此再三;后随念佛陀、正法、僧伽三宝功德,令己有惭愧心,并在今后常具此惭愧心——即是净化之方式。净化之意义实在于净化其心,由净其心方始净其言行与活命(生活方式)。此者净化要诚实而作,真正有所保证的行者的净化,才会被自己所接受,否则就只是徒有其表的形式。故行者应努力保持正念、精进不懈,在乎自己的言行,常怀惭愧和谨慎的处事态度,则将修持日进,获得心之恬静和喜悦,此等即是与佛陀之戒法身同在。 
  四、什么是戒 
  《清净道论》云:“即离杀生、偷盗、非梵行、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七恶业道,或完成事师、共处等义务行的瑜伽行者之思(意志)、心所(成就)、律仪,不违犯的法。” 
  五、什么是戒的语音和语义 
  语音“尸罗”(silo),义即戒行。为什么称为戒行呢?即确持、保持一切善法之义。 
  六、什么是戒的特征、作用、现状、直接原因 
  1.戒之特征是戒行,即持戒之人必善保持一切善法。 
  2.戒之作用是摧破诸不良的言行等,以成就诸善法。 
  3.戒之现状是清净,即持戒之人的身、语和生活方式必然清净。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现状不清净,那么其人所谓的具戒也必是虚假的,作为修持者便当远离。这是观察一个人便可知晓的。 
  4.戒之直接原因是惭愧。“惭”是自知羞耻,“愧”是畏惧自身对他人的恶行,这也是人天善趣之所以能存在的原因。所以常怀惭愧之人必具戒,犯戒也会及时悔过自新,此为行者必具之德。佛陀亦曾如此开示,详见《瑜伽部》。  
七、戒的种类
戒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出家戒在此不论,受戒者须剃度后依止三师七证受戒和亲近教师学习五年等等。此处只论在家戒,在家戒分:六无间戒、基本五戒、梵行五戒、梵行八戒、梵行十戒、应学法六大类。
1.什么是六无间戒?
犯此者不悔悟必堕阿鼻地狱;即便悔悟,也在今生无法证得解脱果,以彼罪大恶极,自、他力无法救。
① 恶心杀父。
② 恶心杀母。
③ 恶心杀圣果证者。
④ 恶心决裂和合僧团(如举不实怪论、谬论、道外论,辱骂长老、上座,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道中道算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道中道算命网

GMT+8, 2024-6-16 21:38 , Processed in 0.063885 second(s), 20 queries .

㊣ 道中道算命网

㊣  在线算命网欢迎您!QQ:515388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